2018-10-30 19:50:48bearwang5687

修道課程四門功



題目:修道課程四門功(10月啓慧班講師黃經理)
(前言):
。修道品格驗當先,再培功德立志前
     火候煉足性光現,博文約禮法聖賢
(修道修心)
。一念動即輪迴種,一念靜成金剛身
     一念善即是天堂,一念惡即是地獄
    〇⋯⋯要懂得轉念⋯⋯念轉命運轉。
(深知!日常生活是道場)
。活在當下是修行,行有不得反求身
     坦蕩坦蕩平常心,才能隨遇而平安
。聖人云: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
    〇⋯⋯實乃修道至貴之箴言⋯⋯
。修道行路近而遠:從人身修成佛身
     從己人道達天道,按部就班順序進
     方有功效達至善。
。師尊     叮嚀慈語:
     將來的成就不在道場的大小,也不
     在佛堂廟宇的多寡,更不在信眾人
     數的比較,而看修道人是否真修實
     煉,護守愿戒,無貪無妄,不爭不
     辯,心性圓融的工夫完成自己使命
     題目:修道功課四門功
     一、品格:修己主要功夫
     二、功德:成聖成賢主要條件
     三、火候:煉性主要功夫
     四、禮節:行的體現主要功夫
一、品格:修己主要功夫
。聖人云:己所不正,如正人何。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自我完善:改脾氣,去毛病
     2.率性而為: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3.反觀自照:懺悔改過,反省自身
。老前人嘗云:
     修道者每個人足以代表道,一人之好
     壞,直接間接都會影響道的名譽,若
     能改毛病去脾氣,謙恭和藹低心下氣
     孝父母,友兄弟,信朋友,貧而無諂
     富而無驕,如此品格自然高超,人人
     敬佩,如再勸人,可獲成功。
。孔子曰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
     之(誠不以富,亦祈以異)其斯之謂歟
 〇由此可知,為人修養德性之重要,
          若能一步一步行來,品格升高
二、功德:成聖成賢主要條件
。古云:人間無不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神
。聖人云: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佛云:天上果位人間定,西方果位人間證
。如何實踐?
     1.至誠無息:在日常生活盡心盡力
     2.三施並行:財施,法施,無畏施
     3.不住相布施:三輪體空
                  (無布施対象,事物,身心)
     4.因果是真:以功補愆
〇故修道若不立德,立功,怎能名留千古
     受人崇拜?三曹普度,萬佛降世,神
     人共忙,三曹會議,全靠功德為急,
     功多果自強。
     單傳時先把內果修成,再立外功
     如今普渡辦功在先,修果在後。
     我們如不行功培德,怎能位証九蓮?
     若能日積月累,積沙成塔,何患功德
     不圓滿,又何愁不成仙作佛?
三、火候:煉性主要功夫
。火候煉足時,方呈太和元氣,人人歡喜
    否則嗔火一動,功德難存
。有云:一把無明火,能燒萬里功德林
。如何實踐:
  1.低心求進:低心下氣,虛心學習
  2.迥光返照:二六時中,安然自在
。師云:
     靈園煙迷霧重鎖,幻海失真我
     滔滔波浪逐朝流,方寸地遙遙遠隔
     蔽有層層物慾,,蘊著烘烘魔人
     一念之差錯規則,塗炭真功德
     深負母慈朝暮盼,都只為腳歩放左
     勿爭一時長短,,當懷將來結果
 〇所以修道人若不降伏魔火,雖功德
      無量亦難免毀於一旦。
(蘇東坡與佛印的對話)
。蘇東坡自認修道火候佳:
         ~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佛印文考門前書之曰: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〇東坡見了慚愧萬分,無地自容,
     從此立志低心求進,絕證大仙之位
(唐朝魚朝恩與南陽慧忠國師的對話)
。魚朝恩問曰:
    國師善講無明,何不將無明拿出一見。
。國師曰:
    現下國勢衰危,魚朝恩何敢來問佛法。
。魚朝恩大叫:和尚欺人太甚。
。國師破口微笑曰:此即是無明
〇故魔火生時,若能迴光照,
     低心下氣,無明從何而起
四、禮節:修道的體現主要功夫
。聖云:誠於中形於外
     又云: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聖人之敎: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〇故禮節可以治己治人,治國安邦平天下
     若能導之以德,齊之以禮,人人自然
     有恥且格。
。如何實踐?
  1.遵守佛規禮節:十大愿,十五條佛規
    ~要重返道的本來面目,必須先從守禮開始。
    ~不肯守佛規,身段不能低下便不算修行。
  2.眾生平等:佛與眾生佛性沒差別
                                彼此態度要謙和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