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2 17:39:57夏琳

齊平關的褲檔

一位大時代下的小兵,隨著抗戰的爆發,跟隨國民黨的政權渡海來到台灣,隻身一人,從此飄零孤苦,過著老榮民的生活。這樣的故事,相信身為台灣的每一分子,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李國修的屏風表演劇團《西出陽關》講得正是這麼一個時代背景下的故事。不同的是,從紅包場切入來談老兵的孤獨與真誠,格外令人動容。對於老齊(李國修飾)而言,小紅不只是名義上的乾女兒,也是心靈實質上的親人。儘管紅包場中的歌女小紅,在最後仍然面目揭露,花言巧語騙走了老齊僅餘的財產,然而對於最終病榻上的老齊而言,小紅做了什麼是不打緊的。重要的是那些紅包場一曲曲動人的音樂,撫慰了老兵凋零的心事。

《西出陽關中十分令人感到震撼的一幕,是歌女小紅到病榻前去探視已命垂旦夕的老齊。老齊忽然振奮起精神來,站起身走向前去。這位小兵哥,在離開老家與年輕時相愛並留在家鄉的小妻子後,便一直未再另娶他人。解嚴後開放探親,他回到了久未謀面的家鄉,識出了心中縈縈繞繞的小妻子。然而妻子已鬢白容顏,且令人心傷的是早已嫁作他人婦。如今病榻前回首舊夢,前塵往事浮上心頭。他於是拖著病重的身軀,似迴光返照般自床上爬起,來到小紅身旁。老齊一件件褪去自己的衣裳,只剩下穿戴整齊的襪子和鞋子,還有身上一條四角白內褲。

他抓著小紅的手來到自己的褲檔,用著濃重鄉音說著:「小紅呀,妳別怕,來摸摸。我這傢伙呀,跟著我大半輩子了,是『形同虛設』呀!」這是一幕淒涼又充滿黑色幽默的橋段。觀眾席笑中又帶著酸。如同為小妻子守貞一輩子的老齊一樣,生命的步調,笑中也是帶著酸楚的苦澀。

戲末,劇院兩旁落下的布幕,斗大的幻燈投影著,老齊叫做「齊平關」。編導李國修優雅而有禮地向大家說明齊平關確有奇人,並言及其編劇源由。同樣飾演劇中角色的萬芳,在壓軸安可中,穿著旗袍站在舞台上閃亮造型的電子花車中,為大家獻唱了一曲《王昭君》。  「陽關初唱,往事難忘,琵琶一疊,……。陽關再唱,觸情神傷,琵琶二疊,……。陽關終唱,後事淒涼,琵琶三疊……。」令人傾絕的身段與歌聲,為整齣劇劃下了難忘的句點。老兵的故事,其中轉折幾許淒涼。對於「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老齊而言,太多的往事塵灰揚揚,已難探盡。

我想到了幾年前印象深刻的一部紀錄片—《陳才根的鄰居們》。
透過了導演吳乙峰(同時也是拍攝九二一紀錄片《生命》的導演)的鏡頭,我們看見了陳才根已八十高齡而年老失智回歸兒語的狀態。這個撫遠街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裡,滿滿平樓的違章建築,一戶戶小方格裡,有著一戶戶家家難解的辛酸。吳乙峰先生認真地以一個門號為出發,引領我們進入違章裡的悠悠世界。

因為是違章,這裡有著各種各式曲折迂迴的巷弄,在同一個門號裡,住了九戶的人家。推開小紅木門下,裡頭是一個像迷你三合院一樣的層層疊疊,郵差也習慣了在這個門號底下,原來住了這麼多的人。有的是退休老兵,有的是逃役老兵;有的講起前塵往事滔滔不絕,夢裡的景象仍舊栩栩如生、家人也依舊歷歷在目;有的則是擺擺手搖著頭,別再多談了吧!彷彿。他們喝著小酒下著小菜,就讓過往的歷史隨風而逝吧。

歷史已往而老兵凋零,這個被歷史壓縮成小小一只門牌的「陳才根和他的鄰居們」的世界,時值今日,就是連一只小小的門牌,也早已隨著拆遷而時移事往、人兒四落。不知道陳才根和他的鄰居們是不是還往來著呢?或著這些大多孤獨至老的老兵朋友們,已漸漸天國相聚。

糾葛的國族想像與歷史圖騰樣貌仍在繼續。夜闌人靜,我會想起「陳才根和他的鄰居們」這樣的故事,那推開紅色小門後曲折幽撓的巷弄,就如同齊平關的褲檔底下曲曲折折的難解心事,樣樣離愁件件難。那些走入歷史後的浮沈人世的表情,一張張都仍是帶著你我熟悉的姿態、尋常悲傷歡笑的臉孔。
夏琳 2006-11-03 04:14:29

啊,李國修是自導自演的。他飾演主角齊平關,
在戲裡,大家都喚他老齊。萬芬飾演的不是主角小紅,是紅包場裡的一位小歌星。劇情上不甚輕重,但是數度在劇中登台演唱動人歌曲,劇末也是在她的演唱中落下的,所以是很畫龍點睛的角色。


尤其在最後謝幕安可中,廉幕拉起,她又再度站在紅包場舞台上,為全場觀眾唱完整首完整的西出陽關,長達三分鐘。誠意很令人感動呢!

珍珠 2006-11-01 16:03:16

看了站長的劇評,才知道你為何一直推薦我去看這齣戲。

做這一齣戲,真是需要勇氣。很感動。

不過因為沒去看戲,所以有點看不懂文章。李國修是自導自演嗎?萬芳扮演什麼角色?小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