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0 21:31:39卑斯

國際風雲

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實力。實力包括兩方面: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

國際地位取決於軍力和財力兩個因素:美國以「涉嫌窩藏恐怖份子」為由﹐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繞過聯合國﹐派兵攻打伊拉克﹔北韓政府公告天下﹐其國擁有核子武器﹐美國只是口頭警告或經濟制裁﹐未發動一兵一卒----因為忌憚北韓的軍力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身為戰敗國的日本不能擁有自己的軍隊﹐只容許成立自衛隊。但日本於國際社會亦佔有地位----這有賴於日本戰後的經濟奇跡。六十年代﹐中國外交部長陳毅曾說:「經濟搞不好﹐我這個外交部長很難當。」便說明此道理。今天﹐中國漸漸被國際社會看重﹐相信近年經濟的迅速發展功勞不少吧。

無實力的國家只能聽命於人﹐唯霸主的馬首是瞻﹐或高舉「和平」﹑「國家主權」﹑「人道主義」等旗號﹐博取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出手相助。經濟和軍事漸見起色﹑鋒芒初露時﹐其他國家便想辦法抑制其發展﹐常見手段包括:限制貨物出口﹑協助國內欲自治的地區尋求獨立﹑要求開放本地市場等。當經濟和軍事實力遠遠拋離其他國家時﹐便能於國際舞台扮演領導角色﹐說話自然有份量。

中國一直採取韜光養誨的外交政策﹐不惹人注目﹐默默搞好內部經濟建設﹐希望假以時日﹐能貯備足以於國際社會發言的實力。這方法行了二十多年﹐今初見成果。不知道將來仍然行得通嗎?

下一篇:一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