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22 22:44:50mary
家鄉味
想起了這些,竟流下眼淚---------
-------------------------------
忽然懷念起家鄉的口味,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返回台南的途中,
車上帶了一袋「蕃薯葉」,那是媽媽特別到田裡去割給我的。
因為家裡有吃不完的蕃薯葉,我從不在超市、大賣場買這樣菜,
那種心情很難說清楚。
常常看到蕃薯葉像其他的葉菜類被綁成一把或裝成一袋販賣
「啊~這樣要九元(十元)喔!」──這就是我的心聲。
想想家裡多的是,就覺得花錢買這種菜,好像對不起媽媽。
不只不買蕃薯葉,也不買地瓜。
這年頭好像也很流行吃地瓜,
小地瓜刷洗乾淨了,以電鍋蒸熟,聽說吃了有益腸胃。
市面上的地瓜有的論斤賣、有的論袋賣,不知價錢如何?
我只知道回到台中舅家,那種小蕃薯是上不了檯面的,
舅媽都會說:哎呀!賣不了多少錢,你要多少自己拿。
如果我像平常一樣,穿著洋裝高跟鞋,下了班到大賣場,買吹過冷氣的小地瓜,無論是論斤賣、還是論袋賣,都會被舅媽嘲笑。
這就像我的父親叔伯老是對我說:「超市的魚不能吃」,道理是一樣的。
我在海邊長大,從小吃的魚不是海裡捕回來的,就是自家池塘釣上來的,
全是新鮮貨色。所以,說實話,我真不知如何分辨魚到底新鮮不新鮮?
因為從小我所看到的魚全是活的,新鮮的,
所以,我不知道不新鮮的死魚長什麼樣子。
負笈在外求學的日子,我幾乎不吃魚。
學生餐廳的魚我只吃過一口,從此學得一個真理──
除了父親叔伯給我的魚之外,其他的魚都不能吃。
每個人都有一些難以忘懷、難以取代的家鄉味。
像我,直至今日都吃不慣家鄉以外的瓜仔肉──蔭瓜加絞肉,
我就是吃不慣軟綿綿的蔭瓜,
在故鄉,我們用洋香瓜醃成既脆又甜的瓜仔,
然後用這樣的醃瓜煮絞肉。
離開故鄉後,才發現:這樣的醃瓜根本買不到。
沒有人拿洋香瓜來做醃瓜,除了我自己的家鄉。
因為我們習慣在夏天、在兩期稻作中間的空檔種香瓜,
等到夏末,第二期稻作要開始耕種了,
所有的香瓜不管青的、熟的,全都要採收,以便翻土耕田,
還未熟透的青香瓜,就被拿來「廢物利用」,醃成瓜仔,
風味很好,又脆又甜,家家戶戶都要醃上幾甕,
可以煮魚、煮肉,可以切片配稀飯。
負笈在外,我就是吃不慣那些蔭瓜、幼條瓜、脆醃瓜……
管他什麼瓜,只要不是洋香瓜做成的,我就是吃不慣。
回到台中,就向媽媽抱怨。每年,媽媽都答應我:
等到盛產洋香瓜的夏天,她要醃上一甕讓我帶去台南
可是…………
這算不算農村的悲劇?
我們從偏遠的鄉下海邊,搬到市郊,
搬走的不只我們,農村人口外移,是不爭的事實,
少了青壯人口,老一輩又逐漸老邁凋零,
稻田荒蕪,連水稻都種不齊整了,更沒有氣力再種洋香瓜
而且,聽說:現在是種什麼賠什麼,
種得愈認真、愈花心血的,賠得愈多。
媽媽答應我的醃瓜,沒有一年醃得成,因為買不到青的洋香瓜。
這樣的家鄉口味,大概再也吃不到了。
想起住在花蓮的那段時日,吃過朋友的「私房菜」,也是瓜仔肉,
帶點辣味的醃黃瓜,是朋友的母親親手做的,
特地幫自己的孩子挑選青脆的小黃瓜,並且加了辣椒。
朋友得意的說:「我媽媽知道我喜歡吃辣。」
在返回台南的途中,想起了這些,竟流下眼淚──
天涯海角,能夠帶著家鄉味、能夠吃到家鄉味
那是多麼幸福的事。
-------------------------------
忽然懷念起家鄉的口味,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返回台南的途中,
車上帶了一袋「蕃薯葉」,那是媽媽特別到田裡去割給我的。
因為家裡有吃不完的蕃薯葉,我從不在超市、大賣場買這樣菜,
那種心情很難說清楚。
常常看到蕃薯葉像其他的葉菜類被綁成一把或裝成一袋販賣
「啊~這樣要九元(十元)喔!」──這就是我的心聲。
想想家裡多的是,就覺得花錢買這種菜,好像對不起媽媽。
不只不買蕃薯葉,也不買地瓜。
這年頭好像也很流行吃地瓜,
小地瓜刷洗乾淨了,以電鍋蒸熟,聽說吃了有益腸胃。
市面上的地瓜有的論斤賣、有的論袋賣,不知價錢如何?
我只知道回到台中舅家,那種小蕃薯是上不了檯面的,
舅媽都會說:哎呀!賣不了多少錢,你要多少自己拿。
如果我像平常一樣,穿著洋裝高跟鞋,下了班到大賣場,買吹過冷氣的小地瓜,無論是論斤賣、還是論袋賣,都會被舅媽嘲笑。
這就像我的父親叔伯老是對我說:「超市的魚不能吃」,道理是一樣的。
我在海邊長大,從小吃的魚不是海裡捕回來的,就是自家池塘釣上來的,
全是新鮮貨色。所以,說實話,我真不知如何分辨魚到底新鮮不新鮮?
因為從小我所看到的魚全是活的,新鮮的,
所以,我不知道不新鮮的死魚長什麼樣子。
負笈在外求學的日子,我幾乎不吃魚。
學生餐廳的魚我只吃過一口,從此學得一個真理──
除了父親叔伯給我的魚之外,其他的魚都不能吃。
每個人都有一些難以忘懷、難以取代的家鄉味。
像我,直至今日都吃不慣家鄉以外的瓜仔肉──蔭瓜加絞肉,
我就是吃不慣軟綿綿的蔭瓜,
在故鄉,我們用洋香瓜醃成既脆又甜的瓜仔,
然後用這樣的醃瓜煮絞肉。
離開故鄉後,才發現:這樣的醃瓜根本買不到。
沒有人拿洋香瓜來做醃瓜,除了我自己的家鄉。
因為我們習慣在夏天、在兩期稻作中間的空檔種香瓜,
等到夏末,第二期稻作要開始耕種了,
所有的香瓜不管青的、熟的,全都要採收,以便翻土耕田,
還未熟透的青香瓜,就被拿來「廢物利用」,醃成瓜仔,
風味很好,又脆又甜,家家戶戶都要醃上幾甕,
可以煮魚、煮肉,可以切片配稀飯。
負笈在外,我就是吃不慣那些蔭瓜、幼條瓜、脆醃瓜……
管他什麼瓜,只要不是洋香瓜做成的,我就是吃不慣。
回到台中,就向媽媽抱怨。每年,媽媽都答應我:
等到盛產洋香瓜的夏天,她要醃上一甕讓我帶去台南
可是…………
這算不算農村的悲劇?
我們從偏遠的鄉下海邊,搬到市郊,
搬走的不只我們,農村人口外移,是不爭的事實,
少了青壯人口,老一輩又逐漸老邁凋零,
稻田荒蕪,連水稻都種不齊整了,更沒有氣力再種洋香瓜
而且,聽說:現在是種什麼賠什麼,
種得愈認真、愈花心血的,賠得愈多。
媽媽答應我的醃瓜,沒有一年醃得成,因為買不到青的洋香瓜。
這樣的家鄉口味,大概再也吃不到了。
想起住在花蓮的那段時日,吃過朋友的「私房菜」,也是瓜仔肉,
帶點辣味的醃黃瓜,是朋友的母親親手做的,
特地幫自己的孩子挑選青脆的小黃瓜,並且加了辣椒。
朋友得意的說:「我媽媽知道我喜歡吃辣。」
在返回台南的途中,想起了這些,竟流下眼淚──
天涯海角,能夠帶著家鄉味、能夠吃到家鄉味
那是多麼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