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18 19:27:31mary
木棉花開的台灣詩路
週五研究日,去了一趟台灣詩路,再不去只怕連木棉都凋謝了。
台灣詩路在那裡?台十九線往學甲的路上,一直走一直走就會看到。
有指示牌,但更容易辦認的目標是木棉花,
一望無際的嘉南平原,忽然出現一排火炬,那裡就是台灣詩路。
兩岸都是稻田的產業道路很小,我的車子夠小了,還是開得險象環生
路口有兩顆大榕樹,名為夫妻樹,樹下可以停車,
打開車門才發現:風勁且冷──
這裡就是荒涼的田寮,嘉南平原上最貧瘠的土地。
冷得直打哆嗦,我從行李箱拿出一件準備送洗的外套,
還好只穿過兩次,並不髒,天冷,勉強穿著吧!
一排火紅的木棉,木棉樹下是陶版製成的台灣詩路,
木棉樹外則是一望無際的綠野平疇,
很美,真的,若要說有什麼美中不足,只差看不到山罷了!
一路讀著從日治時期以來台灣詩人的詩作,
其中一首是詩路創造者的作品,我認識他,他是文史工作室的執行長
但我不知道他也寫詩,寫人生有能有幾季?守著父祖的田園,
一季又一季,耕種收穫,年少的夢想像遠飛的候鳥……
望著眼前的「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不知怎的,我想起陶淵明,歸回田園耕讀的陶淵明:
「……遶屋樹扶疏。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盧。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路底,一位老伯在自家農舍外種菜,和他攀談一陣,無非是桑麻農事,
老伯伯七十多歲了,所種蔬果種類繁多,數量卻少,剛好夠老倆口吃。
我問他附近的庭園別墅是誰的房子?
他說:那樣的大房子,看著好看,其實很熱,不好住人。
這個老伯伯,一定很喜歡自己的生活吧?!
幾畦菜蔬,足夠養活自己與妻子;紅磚舊瓦不只遮雨蔽日,還冬暖夏涼,
有風景如畫、有鳥鳴歡唱……日子是夠愜意的了。
週六夜晚,閒閒無事,從床頭撿了一本小書來看,
一個日本作家寫他的山居歲月,記錄許多鳥事。
有野鳥相伴的山居生活,作者自己開挖土機整地種菜,帶著開山刀整理山林
整地、除草、養樹、種菜、什麼菜應時好吃……
盡說些柴米油鹽的瑣事,我卻看得津津有味。
平淡如白開水的生活,也像白開水一樣,因無味而不膩,因無味而恆久──
無味才能回味無窮。
然而,我能過這種無味的生活嗎?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五音令人心狂……」
當五官受聲色污染之後,還能再回歸「無」的境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