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3 15:28:17老農夫
閱讀課掌握的要點
今天羽球研習結束,有同事問我:「小朋友書都努力讀了快兩百本書了,為什麼程度也不見提升?」
這麼說吧,對我自己來講,身為一個老師,可能要先了解這小朋友的程度如何?是「生而知之者」,不用教他自然而然就能夠吸收內化;「困而知之者」可多花很多工夫還未見進展!或是班上絕大部份的程度──「學而知之者」?如果是「學而知之者」的學習效果不彰,我會重新檢驗自己是否注意到了以下幾個教學的重點。
「首先是引發興趣;其次是開啟創意;再來是教導學習知識的互通性;接著是學會良好而有效的學習方法;最後則是學以致用,也就是將學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五點就是我想告訴那位同事,目前我上課時所思考的重點。掌握了這五點,應該就不會有如此的感慨了!
引發興趣可以很容易就從課堂中的對話上手。如果老師能夠提供多元思考的觀點,並鼓勵同學作另類的思考,那將有助於他們做天馬行空的聯想。
老師在課堂上除了對答出標準答案的同學加分之外;答錯的也應該給獎。不只是因為要鼓勵他發表,更因為答出「不標準」答案的同學通常都是更用心思去思考問題的同學。
開啟創意則可使用多種媒材來進行討論、閱讀、及作文教學的引導。這也將可以帶來更大的樂趣,引發學生更大的興趣。以圖片、影片甚至是校園或社區環境作為閱讀、寫作的素材,將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成效。
課堂上,我會提供一些包含細節的圖片,讓同學觀察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也可能提供一些有趣的文章作為引導的主軸。如最近我讓學生看一個餅乾廣告,內容是說一包餅乾吃剩兩塊,一旁一個小女生露出想要吃的神情,結果倒數第二塊,影片中的男主角就給了小女孩。正當最後一塊餅乾要送入口中的時候,另一邊一位老婆婆也伸手來要!這時男主角停了一下,就將最後一塊餅乾剝成兩半,自己和老婆婆各分半塊。下一個畫面是老婆婆變成了仙女,告訴主角說他可以許一個願望。男主角許了要一台跑車的願望。結果,跑車立刻被變了出來,不過只有半部!
我問小朋友廣告強調什麼?
「餅乾太好吃了!我也要去買!」
「那是有法力的餅乾!」
「做人要善良一點,才會有好報。」
「男主角太小器了!」
所有發表的同學都得到一份小禮物,但我還是進行進一步的引導,那就是:「廣告最後是透過表面上強調主角的小氣而實際強調了餅乾好吃。這種修飾技巧叫作──烘托法。」這正好跟前一個閱讀課教學主題──童詩賞析所介紹的內容結合。
那麼,「知識的互通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一向度、領域的知識移轉為其他向度、領域使用。就好比課堂指導同學構思作文大綱的表格,在社會領域報告的安排或自己分組討論時,會將他好好應用,甚至在思維的時候成為一個完成的體系。也或許音樂課中學到唱歌所使用的腹式呼吸法,也可以用在直笛和長笛的吹奏上,此外,在運動場進行長跑時的換氣方式也可以使用。
說說「誇張法」這個技巧吧。如魯冰花電影中,主角古阿明畫的圖菜蟲很大,大到可以吃掉茶葉和所有的事物,這就是誇張法。圖畫這樣用,文字也這樣用。如菜蟲很大,大到可以吃掉童年的幸福。
知識(含能力)如何相通呢?閱讀、作文學到的修飾技巧,有時用在美術或音樂上居然也是適用的。如果經常能朝這個向度思考,學習上想要能夠舉一反三就不是難事啦!
再以剛剛提到的「烘托法」為例,在告訴同學這個方法的意思就是「表面上強調第一個重點,實際上真正要強調的是背後的第二個重點。」如,表面上強調爸爸的汗味很臭,其實真正強調的是爸爸很辛苦、很偉大。甚至可以舉「汪洋中的船」為例,汪洋大海中的一艘破小船,海越大,船就愈岌岌可危!還有「鶴立雞群」,所強調的雞愈大群,鶴顯得更加高得明顯!再以美術課畫花園裡面的花木為例,萬綠叢中一點紅,所畫的綠葉愈廣愈鮮明,紅花的鮮艷、搶眼更得以彰顯。
對小朋友說明寫童詩時應注意「情感」、「技巧」及「取材」為例,可以用唱歌為補充說明的題材。以當紅歌唱節目「超級星光大道」為例,評審最常對歌手提出的批評是:「你今天歌唱時沒有唱到歌裡面,沒有融入,沒有感情!」還有會批評:「你今天的Key不對,Pitch不準,音高上不去,節奏下得不對,肚子沒有用力所以聲音是虛的,你很想在一開始就把練習的結果展現給我們聽,但是你的歌沒有層次,從頭到尾音都很強!」
什麼叫層次?就是爬山一開始拼了命跑;後來沒力了用走的;最後舉步維艱只好用爬的。也就好像唱歌一開始小聲;第二段大聲;第三段最強最大聲!也好比本來住一樓;後來搬上二樓;最後爬上了三樓,那就是層次了!如果在童詩作文中反覆法配合層次來寫就會很有感覺了!
在立敏的童詩「爬山」中,第一段寫道:「我的腳太痠,我的速度像老牛……」第二段寫道:「我的腿太短,我的速度像烏龜……」第三段寫道:「我的口太乾,我的速度像蝸牛……」三段結構相同,可是就有速度變慢的層次感出現啦,當然在畫圖時,看到畫面最前方是兩個人快樂的唱著歌;圖畫的中間是汽車通過的馬路;最後面則是一間便利超商作背景!前中後很明顯,可以看到景深的厚度。
「你今天選這首歌就對了!整個人融入歌曲的情感之中,我有感動到……」同樣的,童詩、作文有真實的情感也很重要。再者,如果在感動人之外,選材還能夠有振奮人心的勵志效果,讀者讀完會心想:「我也要加油!」那就更棒了!
在閱讀與作文的學習過程中,學到了聯想、做摘要、「乾坤大挪移」、拓展生活視野,用眼睛看,用心思考,這樣可以更加深化學習,對日後其他方面的學習也就能提供更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至於閱讀、作文指導上如果小朋友還能夠同時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那就更合理想了!
上閱讀課、學寫作文也會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可以,比如說學到了一個深具智慧的成語「守株待兔」,知道想要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生活中會自我要求自己加油努力,要想成功就得苦幹實幹,成功沒有僥倖,不可能一直靠天上掉下來的幸運而成功。
再以學會「調虎離山」的成語為例。學生學到了成語故事,還懂得在要幫班上實習老師慶生的同時,就先請實習老師到辦公室找人,之後再布置教室,並安排演出人員,而且還能順利完成任務。
學了「滿招損謙受益」知道自己做人要謙虛,不可以自滿,更會在作文裡舉例說明;學到了「歧路亡羊」的故事,知道要立定志向,不然最後會一事無成,同學也能將這道理吸收,成為寫作文舉例的內容。這就是學到乾坤大挪移,甚至能將學得的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又如,在閱讀時學到了「三字經」中的內容──「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蠶吐絲,蜂釀蜜……」這些蘊含道理的故事,其實正是極佳的教材,也是寫作文時,強而有力的說服例証。如果老師在課堂上能讓學生有深入的學習,並能學得有用的知識再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相信那將是令人感動的學習!
閱讀的學習,可以是輕鬆而有趣的。如果老師多用一點心,多一點兒思考,也許收穫會很不一樣;如果老師讓學生的學習不只是學習知識,那麼效果也許會很不相同!閱讀的天空有多大,學習的氣氛有多好,端看老師對教學重點掌握的有多少!
這麼說吧,對我自己來講,身為一個老師,可能要先了解這小朋友的程度如何?是「生而知之者」,不用教他自然而然就能夠吸收內化;「困而知之者」可多花很多工夫還未見進展!或是班上絕大部份的程度──「學而知之者」?如果是「學而知之者」的學習效果不彰,我會重新檢驗自己是否注意到了以下幾個教學的重點。
「首先是引發興趣;其次是開啟創意;再來是教導學習知識的互通性;接著是學會良好而有效的學習方法;最後則是學以致用,也就是將學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五點就是我想告訴那位同事,目前我上課時所思考的重點。掌握了這五點,應該就不會有如此的感慨了!
引發興趣可以很容易就從課堂中的對話上手。如果老師能夠提供多元思考的觀點,並鼓勵同學作另類的思考,那將有助於他們做天馬行空的聯想。
老師在課堂上除了對答出標準答案的同學加分之外;答錯的也應該給獎。不只是因為要鼓勵他發表,更因為答出「不標準」答案的同學通常都是更用心思去思考問題的同學。
開啟創意則可使用多種媒材來進行討論、閱讀、及作文教學的引導。這也將可以帶來更大的樂趣,引發學生更大的興趣。以圖片、影片甚至是校園或社區環境作為閱讀、寫作的素材,將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成效。
課堂上,我會提供一些包含細節的圖片,讓同學觀察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也可能提供一些有趣的文章作為引導的主軸。如最近我讓學生看一個餅乾廣告,內容是說一包餅乾吃剩兩塊,一旁一個小女生露出想要吃的神情,結果倒數第二塊,影片中的男主角就給了小女孩。正當最後一塊餅乾要送入口中的時候,另一邊一位老婆婆也伸手來要!這時男主角停了一下,就將最後一塊餅乾剝成兩半,自己和老婆婆各分半塊。下一個畫面是老婆婆變成了仙女,告訴主角說他可以許一個願望。男主角許了要一台跑車的願望。結果,跑車立刻被變了出來,不過只有半部!
我問小朋友廣告強調什麼?
「餅乾太好吃了!我也要去買!」
「那是有法力的餅乾!」
「做人要善良一點,才會有好報。」
「男主角太小器了!」
所有發表的同學都得到一份小禮物,但我還是進行進一步的引導,那就是:「廣告最後是透過表面上強調主角的小氣而實際強調了餅乾好吃。這種修飾技巧叫作──烘托法。」這正好跟前一個閱讀課教學主題──童詩賞析所介紹的內容結合。
那麼,「知識的互通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一向度、領域的知識移轉為其他向度、領域使用。就好比課堂指導同學構思作文大綱的表格,在社會領域報告的安排或自己分組討論時,會將他好好應用,甚至在思維的時候成為一個完成的體系。也或許音樂課中學到唱歌所使用的腹式呼吸法,也可以用在直笛和長笛的吹奏上,此外,在運動場進行長跑時的換氣方式也可以使用。
說說「誇張法」這個技巧吧。如魯冰花電影中,主角古阿明畫的圖菜蟲很大,大到可以吃掉茶葉和所有的事物,這就是誇張法。圖畫這樣用,文字也這樣用。如菜蟲很大,大到可以吃掉童年的幸福。
知識(含能力)如何相通呢?閱讀、作文學到的修飾技巧,有時用在美術或音樂上居然也是適用的。如果經常能朝這個向度思考,學習上想要能夠舉一反三就不是難事啦!
再以剛剛提到的「烘托法」為例,在告訴同學這個方法的意思就是「表面上強調第一個重點,實際上真正要強調的是背後的第二個重點。」如,表面上強調爸爸的汗味很臭,其實真正強調的是爸爸很辛苦、很偉大。甚至可以舉「汪洋中的船」為例,汪洋大海中的一艘破小船,海越大,船就愈岌岌可危!還有「鶴立雞群」,所強調的雞愈大群,鶴顯得更加高得明顯!再以美術課畫花園裡面的花木為例,萬綠叢中一點紅,所畫的綠葉愈廣愈鮮明,紅花的鮮艷、搶眼更得以彰顯。
對小朋友說明寫童詩時應注意「情感」、「技巧」及「取材」為例,可以用唱歌為補充說明的題材。以當紅歌唱節目「超級星光大道」為例,評審最常對歌手提出的批評是:「你今天歌唱時沒有唱到歌裡面,沒有融入,沒有感情!」還有會批評:「你今天的Key不對,Pitch不準,音高上不去,節奏下得不對,肚子沒有用力所以聲音是虛的,你很想在一開始就把練習的結果展現給我們聽,但是你的歌沒有層次,從頭到尾音都很強!」
什麼叫層次?就是爬山一開始拼了命跑;後來沒力了用走的;最後舉步維艱只好用爬的。也就好像唱歌一開始小聲;第二段大聲;第三段最強最大聲!也好比本來住一樓;後來搬上二樓;最後爬上了三樓,那就是層次了!如果在童詩作文中反覆法配合層次來寫就會很有感覺了!
在立敏的童詩「爬山」中,第一段寫道:「我的腳太痠,我的速度像老牛……」第二段寫道:「我的腿太短,我的速度像烏龜……」第三段寫道:「我的口太乾,我的速度像蝸牛……」三段結構相同,可是就有速度變慢的層次感出現啦,當然在畫圖時,看到畫面最前方是兩個人快樂的唱著歌;圖畫的中間是汽車通過的馬路;最後面則是一間便利超商作背景!前中後很明顯,可以看到景深的厚度。
「你今天選這首歌就對了!整個人融入歌曲的情感之中,我有感動到……」同樣的,童詩、作文有真實的情感也很重要。再者,如果在感動人之外,選材還能夠有振奮人心的勵志效果,讀者讀完會心想:「我也要加油!」那就更棒了!
在閱讀與作文的學習過程中,學到了聯想、做摘要、「乾坤大挪移」、拓展生活視野,用眼睛看,用心思考,這樣可以更加深化學習,對日後其他方面的學習也就能提供更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至於閱讀、作文指導上如果小朋友還能夠同時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那就更合理想了!
上閱讀課、學寫作文也會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可以,比如說學到了一個深具智慧的成語「守株待兔」,知道想要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生活中會自我要求自己加油努力,要想成功就得苦幹實幹,成功沒有僥倖,不可能一直靠天上掉下來的幸運而成功。
再以學會「調虎離山」的成語為例。學生學到了成語故事,還懂得在要幫班上實習老師慶生的同時,就先請實習老師到辦公室找人,之後再布置教室,並安排演出人員,而且還能順利完成任務。
學了「滿招損謙受益」知道自己做人要謙虛,不可以自滿,更會在作文裡舉例說明;學到了「歧路亡羊」的故事,知道要立定志向,不然最後會一事無成,同學也能將這道理吸收,成為寫作文舉例的內容。這就是學到乾坤大挪移,甚至能將學得的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又如,在閱讀時學到了「三字經」中的內容──「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蠶吐絲,蜂釀蜜……」這些蘊含道理的故事,其實正是極佳的教材,也是寫作文時,強而有力的說服例証。如果老師在課堂上能讓學生有深入的學習,並能學得有用的知識再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相信那將是令人感動的學習!
閱讀的學習,可以是輕鬆而有趣的。如果老師多用一點心,多一點兒思考,也許收穫會很不一樣;如果老師讓學生的學習不只是學習知識,那麼效果也許會很不相同!閱讀的天空有多大,學習的氣氛有多好,端看老師對教學重點掌握的有多少!
上一篇:其實,這只是一個玩笑
下一篇:從誤解經曲解到瞭解
高珍妮
2012-08-20 22:26:40
天馬行空的聯想、答錯也要給獎、知識的互通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老農夫大哥的閱讀作文教學所傳遞給學生的除了閱讀寫作的樂趣外最重要的就是層次
而層次如何引導,老農夫大哥可以信手拈來的運用在教學中,讓晚輩小妹我著實的佩服
要學習的真的很多啦
大師快出書啦~
把你的大腦裡面的武功秘笈通通拷貝出來吧
老農夫
2008-02-22 23:08:36
Liliy同學:
應該叫「老同學」還是要叫「老朋友」?猶如昨日的「貝多芬時代」,一眨眼竟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閱讀課或繪本導讀的話題可以慢慢談!真的是要先想清楚到底要教什麼比較重要,不然小朋友自己讀不就得了!
而一切的設計都應該以「提升能力」為導向的……有空再慢慢聊吧!
最乖的高珍妮同學:
禮物半份下次見面的時候領。
妳同學要什麼資料請在明天告訴我,不然我就只能給上次去楊梅國小研習分享的檔案囉!
出書是不用了,我不想敗光家產!我也不想出名更不想太累!
不過還是謝謝支持,妳們家小榆如果配合得到一定讓她來上免費的作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