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4 23:17:08zcqwz ★

草屯 / 登瀛書院 -*

其實我不知道有這個書院呢 `

登瀛書院在頗鄉下的地方 , 如果不是阿姨帶我來 - 我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呢 !!

一走進書院 , 這個葉子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
看不到上面的字嗎 ? 沒關係

我親自放大把它一字一字打出來了 - 很貼心吧
** 

草屯鎮 登瀛書院

創建時間:清道光27年、西元1847

登瀛書院﹝原名玉峰社、俗稱文昌祠﹞,座落於四周稻香馥郁,風景旖旎,樹影婆娑,搖曳拂拂,輕風迎展之古色古香圍牆內。祠堂草創於清道光27年﹝西元1847年﹞10月,古地500餘坪,建地約300。奉祀文昌梓潼帝君、至聖先師孔子、關聖帝君、魁斗星君、孚佑神君等古聖先賢。本書院首創,地方仕紳倡議設立玉峰社於北投街附近,為登瀛書院之濫觴。

購置學田35餘,備為教學經費,從此各地學子聚集書院研讀四書經典、唐詩宋詞。中華優良傳統文化之精髓於焉滋長,登瀛書院堪稱為草屯地區人才之搖籃,可謂實至名歸。﹝登瀛書院管理委員會﹞

 

有了這個能讓想來這邊遊玩、點學士燈、拜文昌帝君的人更容易找到 *
(
話說只有門牌也很難找餒 

 
搭起的棚子讓主建築有點不完美 -

** 春祭大典點光明燈
  所以不同於其他的書院,每到考試季節,都可以見到學子們在廂房內念書,或是點個光明燈,希望文昌帝君諸神明可以引領學子們有個好的前程,而且於每年的農曆一月三十日為書院之春際大典,歡慶文昌帝君之聖誕,每年文昌帝君的生日同時舉行學士燈及功名燈開燈儀式,該書院管委會依古禮準備麵線、壽龜等供品舉行春際大典,祭典之後,便由穿上祭祀誦經禮服的婦女拿著登記點「功名燈」、「學士燈」的名冊,一一向文昌帝君報告點燈者姓名,希望神明能保佑考生,誦經的同時,功名燈和學士燈也一併點亮,將一整年不滅。

** 建築物風貌
  書院位於稻田中,四周有圍牆環繞,為單進兩翼齋舍的三合院建築,外觀宏大深廣,正前方有燕托翹脊的照牆一座,中央為三開門的正殿,並有兩齋舍(護龍)、肄業房、山長房、藏書庫,正殿屋頂剪粘極為簡潔,殿內裝飾如木彫、彩繪以典雅為主,以保持書院特有的肅穆風格。在正門上懸有「登瀛書院」,神龕上方懸掛有「文運重興」、「學教敦倫」等匾額。而「登瀛書院」及「學教敦倫」二匾係創建時所懸,「文運重興」則為民國十五年整修時所獻。正因它遠離市儈,且保持原貌,靜靜地佇立於綠油油的大地上,使訪客置身其中,彷彿走過時光隧道,回到舊時年代。 

話說 , 我也點了個學士燈哦 -
希望在課業可以更順遂 * 相信誠心加上努力不懈 , 一定可以獲得好成績 


看完了裡面 , 我們到外面去大口呼吸吧 *

登瀛書院乃為草屯第一座學堂,目前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所保有的文物相當豐富,其位於遼闊的稻田中,相當古樸幽靜,乃是全島六十二所書院中:
1、建築物保存最完整者。
2、捐出最多的土地,發展地方教育的書院。
3、保持清譽,正派經營,不以怪力亂神、乩童、符咒等開闢財源,保持文廟之嚴肅寧靜型態,塑立了不隨俗的典範。

** 沿革
等級:第三級
類別:書院
  草屯地方昔屬南北投堡域,清雍正年間,漢人之入墾者激增,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清廷為教化北投社平埔族子弟,設有土番社學一所。乾隆年間,在北投街設北投義學,以為漢人子弟啟蒙之所。至道光年間,北投社人陸續內移埔里地方,致土番社學有名無實。時漢人之拓墾已歷一百餘年,民生欣欣向榮,文運鼎盛,乃有北投堡總理莊文蔚、職員洪鐘英等人發起,募得銀五千八百元,卜地於北投街郊現址建登瀛書院。工程始於道光二十七年(西元一八四七年)十月,翌年十二月竣工。

  登瀛書院,正殿祀文昌帝君、朱子、魁星等,俗稱文昌祠。內設山長一人,聘請舉人、貢生、廩生等擔任,設正、副董事各一名,爐主一名。書院非專為考試而設,無官試,費用來自堡內玉峰社、碧峰社、萃英社、梯雲社等捐贈,其經營管理,與官府無關。此書院招收北投堡內成年子弟、授與讀書、作文、作詩等課業,每年二月、八月舉行春秋二祭,屆時仕紳子弟會飲宴饗。

 西元一九0三年(明治三十五年),將玉峰社等學田約三十五甲捐獻草鞋墩役場,以購草鞋墩公學校用地,致傳統文教功能廢絕,且苦無維護費用。至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春秋二祭中輟。光復後才恢復秋祭(農曆八月十八日此書院所保存文物之豐,為本省其他書院所望塵莫及,例如文昌帝君、侍神、土地公立像等雕塑之精緻;牌匾、執事牌、香爐、供桌、燭台、朱文公神位、魁夫子神位等極其完整,且皆屬上乘古物,堪稱珍貴的文化資產。〈資料來源:草屯鎮公所〉


以上墨綠色字體引用至 -

南投縣草屯鎮農會
http://www.tsaotun.org.tw/travel.asp?cat=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