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3 04:45:00三樓

貳捌肆▎走!建築



說好的建築展,
從吃早餐開始,




之後就去觀展啦!



這裡要放包包,才能觀展喔,




而這篇也是簡單紀錄一下。


田中央工作群,由建築師黃聲遠在宜蘭創設,
他們嘗試創造一種,
能跟地方生活與環境相融合的建築實踐,
並以多種開放的方式連接不同技藝者加入,
來創作生活。



蔡明亮-出去走走



此展是一個迷你的建築,
通過對於田中央建築的闡釋,
開放邀請不僅是展出者
也包括觀者,在此交疊和轉變,
創作的意義並理解他人,
在之前互不相通的世界之間,
進行關係的回補與重塑。


林聖峰-形成
這可以在上面走看看

感受一下,只是有限定人數
好像五個人吧!



這展覽,展出七位藝術家從各自出發,
經過不同路徑,在不同時空脈絡中,
與田中央建築相遇,還有協作,
而碰撞出的多種圖景
觀者通過凝視去思考,在當代世界中,
何謂建築,而建築的目的為何。


聶永真-假建築
觀看這作品時候
,用著不同角度
遠觀
,近觀,都會有著不同感受


對於非建築專業的尋常人來說,
建築是個生活物件,
而且跟許多人生活中的人造物件一樣,
這些人造物不僅具有使用上的物質意義,
它們也表達我們,甚至會塑造我們。



江國梁-一處場所
裡面是介紹許多的時間軸與年代

可以在裏頭慢慢觀看,能了解許多,
有些影片,也能停下腳步,看看。


從象徵的角度來看,
生活物件擁有被多種闡述的可能,
同個生活物件,對於不同人能傳達不同意義,
而反過來說,同一意義對於不同的人們,
可以用不同的物件,以多種方式獲得象徵。




有時值得注意是,
創造是不可能無中生有的,
意義或者說是象徵的產出,
總是只是對原有意義進行再造,
新的意義總是
從原就存在的意義中再構而生。






陳逸恩-身體的跟建築的

此作品有提供耳機

可以坐著聆聽去感受,很棒的體驗。



建築既是獨特也是普遍,
建築是人類生活器物中的一種,
它與環繞在人們身邊,
眾多的生活器物並無二致,
這些器物為人們構成了一個生活之網,
讓我們追求幸福成為可能。





而這有這樣一段話

建築不只是藝術,不只是作品,
不只是專業,不只是科學,
不只是工程,
不只是營建,
不只是好用,不只是常漏水,
不只是如何室內裝修,
不只是執照與簽證,
不只是法規,不只是爆肝,
建築是以上所有之總和,
充滿無窮的滿足與失落。

建築也更是眾人的體驗。



這展覽雖然不大,作品不多
但是真能好好感受,超出建築的感受,
有時候,我們觀展除了,
認識,創意,感受,

重要的一環就是理解。




之後,還看了一下,
在置物櫃旁,
王仲堃的個展-流.感

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聽不見不代表沒聲音。



作品-体
是一個聚集的球體向著空間,
四周探測風。



作品-風的姿態
讓流經廊道的氣流擾動搖擺,
曲折原本在高處水平排列的風帆。



作品-場
密集站立的垂直扇葉,
讓氣流的形被看見。




之後就結束啦

是個很愉快的觀展感受,
與體驗。

對我跟蠍子來說,是很棒的,
別看這樣的小展覽,足足待了三個小時,

也謝謝崽崽的介紹
告訴我們有這展覽!


觀展完要幹嘛?
當然就是吃飯呀!


所以那天去吃了每天都很多人的,
我家牛排。


已經被我動口,才拍下紀錄的牛排





又是愉快的一天,
這篇紀錄寫的超認真,
沒歪喔!

哈哈。


最後想分享一首歌,
作為結尾。

長大後,學會怎麼去看展覽
在觀展的時候,也像看世界,
看看他人的腦袋瓜世界,
看看一些創意分享,
甚至還包含了理解。






而在這裝模作樣的世界裡,
洪安妮一首長大是一瞬間的事,
也是夢遊樂園的主題曲


以音樂娓娓道出長大後世界的真實犀利,
又如何接納一切不完美。

詮釋對於成長內心的掙扎
崩潰
接受與重建,
最後恢復平靜,成為更堅強的人。







腳步時間:2023/2月底


超出建築 ── 田中央 +七位藝術家 聯展

展期:2023 / 2 / 11 – 4 / 23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