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我與好物交換送愛心活動
近一個月以來,都忙碌著2013梅峰春之饗宴活動。我負責的站叫作「綠色好點子」,希望帶入一些對環境友善的觀念,並透過「好物交換送愛心」的活動,提醒人們擁有已超過需要,而透過分享,彼此都將擁有更多。這個活動的初始想法得自東華大學顧瑜君老師在壽豐鄉所運作的五味屋http://www.5wayhouse.org/。五味屋是一間二手鋪子,但它更深的用心,是要讓偏鄉的孩子習得一些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想法,讓他(她)們擁有自信….賣東西只是一個手段。於是我也從去年春之饗宴時開始進行了「好物交換送愛心」的活動。
活動進行方式為在活動開始前先在網路上募集大家用不到的東西,歡迎以郵寄或現場帶來交換的方式參與活動。活動期間沒有準備東西的朋友,也可以以一張發票抵十元,或是現金方式購買。
此活動去年受到非常熱烈的迴響,我們募到了非常多物品、現金和發票,都捐給了有需要的弱勢團體。雖然少數朋友會帶來骯髒不堪的玩偶,或是抱著佔便宜的心態帶著非常多可能對過獎的發票來「買」東西,不過整體來說,我覺得這個活動是很有意義的。許多朋友在這裡找到了他(她)非常需要的東西,當我看見了他(她)那滿足或驚喜的表情,就覺得我也被一種快樂充滿了。
今年為了避免讓自己像「資源回收站」,我修改了募捐的物品清單,可能多了限制,因此所募得的物品不如預期,但還是有許多朋友熱烈響應,以及周遭志工老師及同事們慷慨捐出物資,讓這個活動到明天為止,都還能持續進行。
過程中發現雖然想透過活動傳達的意義是關於簡樸、分享、以物易物的可能、檢視擁有、消費前想一想或是物品的價值非金錢能衡量等概念,但是活動中最容易進行的部分就是「買賣」,當我發現自己偏離了意義,便試著修正,也思索著有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也許在實際操作時,最容易被呈現的面向,有時往往喧賓奪主,而不易察覺。
關於物品的「價值」,此次我也有深刻體認。「你不需要的,也許正是他人急需的。」這句話也在活動中屢屢映證,因為不管是我覺得多奇怪或應該沒人會需要的東西,都會被換走,我很高興促成了這樣的流通。你有沒有發現,有的東西不管它多便宜,但也許是和一個人有關、或可以紀念一個事件,不管人家出價多高,你都不會賣的,那就是對你有意義和有價值的東西,也顯出了金錢的侷限與狹隘。透過這個活動,我也希望促成人們去發現這件事。
「缺貨」的時候,我就會在下班後回到自己的房間裡時,戴著頭燈(因為電壓不足,房裡燈光閃爍,戴頭燈找東西比較方便),來回巡視著自己的書櫃,一次抽出幾本。有的書你實在很捨不得拿出去,但想到自己真的沒翻開幾次,就一咬牙都捐出去了,房間裡變得寬敞了,讓我想到「勇者無懼」這句話。如果你想清楚不需要擁有,就不會被想擁有的欲望束縛,所以我用勇者無懼這句成語形容,也許不太恰當,但我覺得比較貼切當下的想法。
一直想到讀雜誌時說一個日本人死後房間裡有四千樣物品。那將留給他人多大的困擾呢?因此我經常環視自己的房間,檢視著,思量著。我這次還拿出一件應該有五年都沒穿過的外套了,很高興它有了喜歡它的新主人。另外是四張原住民CD。那大概是我四年前買的吧!有一回和同事剛好經過清境,見到一團原住民樂團在演唱,主持人提到:「我們待會就要回家了!」所以我就心軟花了一千元買了四張唱片,結果隔天又經過清境時,他們還在。原來此回家非彼回家。有遊客要買這唱片時,我告訴了他們這故事,他們開心的買走了。
另外,我這次活動中還收到一雙十年未穿的全新登山鞋(還好那時沒有環保鞋底,不然就成灰了。)這雙登山鞋是捐贈者的朋友十年前從英國帶給她的,但是對她而言卻太大,等到女兒現在念大學確定不會參加登山社後,她就把它帶來。我們找了很久的「灰姑娘」,後來被一位合腳的同事換走了。你不需要或不珍惜的物品,有可能是他人珍視非常的;還收到一支標牌上寫著6600元的金色手錶,後來我標價一千元(我可是想了很久才決定這個價錢的,因為我不會便是那是不是仿冒品),隔天一早就賣掉了;另外比較特別的還有兩組紀念幣,也遇見了有緣人…..。
在這些物品流通的過程中,我一直被一些想法或感動觸動著。例如:被捐獻或分享出來的東西們,通常只有一個,就算有個人多麼喜歡這個東西,還想要一個,也沒有了。緣份也有其個性和堅持。活動過程中,我則一直思索著該寫一篇文章來記錄這個過程中一些點滴,還好終於有時間靜靜坐對書桌與電腦。也很高興,可以與你分享。
PS.此次我自己也獲得兩頂非常喜歡的帽子,算是辦這活動很不錯的回饋吧!
ps1.照片為 綬草
下一篇: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