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9 00:00:00圓恩

張氏尾尺蛾生活史初窺The life cycle of Ourapteryx changi Inoue

 前言─我與蛾類遭逢之始

 

將近四、五年前的某天下午,我和古道專家伍元和老師在光華商場的舊書攤晃蕩尋寶時,忽然在架子上看見四本臺灣省立博物館出版,由張保信老師所著的《臺灣蛾類圖說》(二)至(五),那是一位準備移民出國的人,剛從家裡清出賣至舊書攤的,當時對蛾類沒有特別興趣,只是習慣將解說員工作所需的相關工作書籍蒐羅完備,於是當下我就眼睛發亮的全數買下。

 

雖說當時對蛾類沒有特別興趣,但在爬山或自然觀察的過程中,經常有機會與各式蛾類照面,苦於無相關書籍可以參考,得到這四本圖鑑,的確如獲至寶。後來,我才知道張保信先生已經過世多年,翻閱這四本圖鑑時,書頁帶有一種斑駁的氣味,一張張都帶著歲月情調的蛾類照片,以及一篇篇詳細的文字說明,儘管艱深或專業到我無法理解,卻能體會張保信老師當時在臺灣地區花了很多時間做觀察與記錄研究,有許多珍貴的蛾類種類也是在梅峰地區發現,被張老師感動的我,就身在此地工作,於是決定好好珍惜這個機緣,開始觀察記錄此地的蛾類。

 

而小主管剛好分派我在臺大山地農場(梅峰)負責解說員訓練的昆蟲部分,從三年前開始,幾乎每天晚上我都向一盞架設在場區內的蟲燈報到。用相機攝下許多蛾類的影像,再對照查對手邊既有的參考書籍,或是網路上可以詢問比較的網站,這樣接近尋寶的過程,尋找到的答案總是激動人心,慢慢的也逐漸的對蛾類的名字有較多的認識,但對牠們大多數的生態、習性,卻依舊陌生。

 

蛾類是一種神祕、多變、有趣、美麗又帶著孤獨氛圍的生物,隨著對牠們的接觸越深,我陷入了對牠們的一切神祕莫名的著迷境界。

 

遇見交配中的張氏尾尺蛾

 

在2011年的03月22日晚上,我一如往常的走近蟲燈,蟲燈下的布幕總是幻變著各式景象,隨著每天停棲的不同蛾類,停棲的不同位置,這塊白色布幕就像不知何時消失的小時候床頭櫃上那幅沙畫,我經常將它上下左右顛倒,在藍色仿如海水液體裡的白沙、黑沙,就會交融、混和、堆疊成各幅形貌。蟲幕經常就帶給我像沙畫那般又如萬花筒那樣充滿各種可能的期待。

 

蟲幕從不重複,每天都有不同的驚奇,只有當你走近它,讓自己被它擁抱,才能收納那些每天都不相同的感動與美麗。有時是從來沒有看過的蛾類,有時是某個季節固定會出現的蛾種,有時則是只看過那麼一次的蛾…….。也有許多常見的蛾類,幾乎每天都看得到的綠翅茶斑尺蛾(同事暱稱其為「抹茶蛾」)、大霜尺蛾、張氏尾尺蛾等。

 

而這天,在我還來不及將蟲幕上的蛾一隻隻的攝入相機之眼時,就驚訝的發現了一對正在布幕上交配的張氏尾尺蛾。雖說這種由井上寬(Inoue)博士發表,,為紀念張保信老師而以「張氏」命名,身為台灣特有種的張氏尾尺蛾是我幾乎每天可見的蛾類,在當下我才發現自己對牠們竟是如此陌生。

 

我將正在交配的牠們關入一個透明的塑膠盒子內,帶回房間準備等牠們交配完產卵,以便觀察牠們的生活史。回房間查對了圖鑑,在張老師書裡的敘述如下:

 

【張氏尾尺蛾小檔案】

……♂gnathos中央舌狀隆起寬厚於類似近緣種,furca遠離gnathos,……,♀前節片lamella antevaginalis半圓形,……。成蟲整年出現於臺灣低山地至2200m左右山地。

 

除了將它們分開一個個的中文字大概可以掌握個別的意思外,上述文章合在一起對我就有一種艱澀之感。最簡單的,我發現張氏尾尺蛾雌雄蛾的觸角並不像我一般以為的,雄蛾是羽毛狀或單櫛尺狀等,雌蛾是絲狀等,而是兩者都是絲狀!對這可以稱為平凡熟悉的蛾類,卻有著我不清楚與明瞭的許多地方,而且就在最理所當然的以為之下(觸角部分),卻最徹底直接的被推翻了。這大概可謂「近廟欺神」了,越熟悉的東西,我們反而應該提醒自己對它也要有不同角度探知的好奇心,而不應該因為常見,而輕視或不以為然。這是張氏尾尺蛾,今晚先幫我上的第一堂課。

 

我寫了信向幾個朋友探問張氏尾尺蛾的一切,並麻煩他們幫我翻譯張氏尾尺蛾的小檔案,最簡單的,如何判斷雌雄,因為牠們幾乎長得一樣,要不是我剛好抓到正在交配的一對,之後可以以產卵來判斷,幾乎無從辨別。

 

遠在德國,先生為蛾類學者的前同事陳美瑜(小魚)回信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肚子(恕我駑鈍,還是不太會看)。而臺大昆蟲博士生吳士緯則告訴我他印象中雄蛾的觸角櫛齒寬上一些。我想這必須有精密一點的儀器,對我來說,光用肉眼和相機,雌雄幾無差異,但就先將這部分暫且擱下吧!

 

張氏尾尺蛾產卵了!

 

2011年03月23日下午四點多我正坐在書桌前打字時,忽然發現塑膠盒裡似有動靜,一看居然是張氏尾尺蛾雌蛾正在產卵,之前牠已產了兩排數顆。牠攀附在盒壁上,像蝴蝶那樣束著翅膀,伏地挺身那般顫動著,鼓脹的腹部有著若隱若現的綠,應是被正待產下的卵粒充滿,而牠伸長著針頭般的產卵管,在透明的塑膠盒壁上探尋著,像吐出珍珠那樣,一顆顆或有秩序或隨意的依序產下,放大來看,那是有著像哈密瓜果肉顏色的綠,又像是小時候吃過的糖果那般,剔透球型的卵。大約十分鐘後,牠就停止產卵,不知是否是我的緊迫注視驚擾到牠?!

 

張氏尾尺蛾產卵影片分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FrEH_Ng_8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e8kvcfWSBU

 

深夜和隔天清晨牠又陸陸續續的產下了卵,到最後我大概數算了一下,將近有兩百多粒的數量呢!產完卵後,我依舊禁錮著這對張氏尾尺蛾,直到03月30日發現雄蛾已死去,便心生不忍的把雌蛾野放了。

 

2011年04月01日蛾卵有的變為較深的綠色,2011年04月18日開始有幼蟲孵出,而即將孵出的卵粒外殼整個變得透明,裡頭則是眼珠般的一團黑。剛孵出來的幼蟲非常細小,約0.5mm,眼睛幾乎尋不到牠絲線一般的身軀,除了那股子興奮莫名的顫動,彷彿昭告著牠們的誕生,是如此值得歡慶的時刻。而牠們身後被遺留下的卵殼,頂端是完整的圓型開口,就像一個個透明的小燈籠呢!

 

張氏尾尺蛾的飼養

 

在此之前,我也寫了信向朋友詢問張氏尾尺蛾可能的食草,小魚說她曾經養過黃尾尺蛾有試過霧社山櫻花( Prunus taiwaniana Hayata),蓮花池的朋友郭智筌則建議可以試試殼斗科。霧社山櫻也是特有種,可能性頗大,但我還是將殼斗科和霧社山櫻都準備了,剛開始實在看不出來牠究竟嚐了那一種植物,值得慶幸的是,隨著霧社山櫻葉片的缺刻越來越大,而小尺蠖也逐漸的長大著,讓我鬆了一口氣的知道自己壓對寶了,牠吃霧社山櫻花!

 

我留下了兩隻飼養,其他的都野放了,到了2011年05月08日牠已經有兩公分長了,2011年05月27日則有四公分長,另一隻則已經五公分了,褐色系的牠,喜歡抓著自己喜歡吃的植物葉緣,另一端還有一根游絲確保,像一根直挺挺的枯枝那般一動也不動的懸在空中。

 

2011年06月12日其中一隻開始化蛹,用了身旁的一些枯葉懸吊在深褐色系約2.5公分長的蛹上,若不是就在塑膠盒裡確定的看著它,在野外大概極容易會以為只是枯朽枝葉而不以為意吧!2011年06月25日另一隻也化蛹了,這一隻比較隨性,沒有尋找任何掩蔽,就讓自己光溜溜直挺挺的躺在底部,像是一根褐色的釘子,兩邊紋路都不太相同,仔細看,好像是有表情的釘子呢!2011年07月16日第一隻張氏尾尺蛾羽化了,我沒有將牠放走,希望等待另一隻羽化也許有機會交配,但居然三天後就死去了,後來另一隻羽化後我趕緊把牠放了。因為我不知道羽化成蟲的牠是否需要吃東西,看樣子應該是需要的,不然不會那麼快死去。生活史約四個月的牠,依我所觀察製作的「2010年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梅峰)蛾類各月份出現表─張氏尾尺蛾」可見,除了12月及1月外,幾乎全年可見張氏尾尺蛾,其在一年中的出現分佈,也與四個月的週期約略相符。

 

 

 DSCN9613.JPG  

2010年臺大山地實驗農場張氏尾尺蛾月份出現日數分佈圖

 

結語:

這一次成功的飼養及觀察,讓我可以初步認識張氏尾尺蛾的生活史,也算是對這隻以張保信老師之姓氏所命名的蛾類之致意;也希望之後能夠持續有機會認識更多蛾類的生活史,希望牠們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可以提供給人類更多不同的思索角度!期盼透過許多人們對蛾類默默的觀察與分享,人類在與自然環境相處的態度上,也許也將擁有更多可能哦!

 

110323張氏尾尺蛾產卵暫時告一段落休息一下吧.JPG  

110323張氏尾尺蛾產卵暫時告一段落休息一下吧

110323難辨雌雄的雌雄蛾分開狀.JPG

110323難辨雌雄的雌雄蛾分開狀

110327張氏尾尺蛾的卵有其他蟲類來查看.JPG

110327張氏尾尺蛾的卵有其他蟲類來查看 (1).JPG

110327張氏尾尺蛾的卵有其他蟲類來查看

110327張氏尾尺蛾與卵.JPG

110327張氏尾尺蛾與卵

110330已然死去的張氏尾尺蛾 雄蛾.JPG

110330已然死去的張氏尾尺蛾 雄蛾 (1).JPG

110330已然死去的張氏尾尺蛾 雄蛾

110401張氏尾尺蛾 卵.JPG

110401張氏尾尺蛾 卵

110416張氏尾尺蛾第三批產下的卵 已經轉為透明,中間為眼珠般的深黑.JPG

110416張氏尾尺蛾第三批產下的卵 已經轉為透明,中間為眼珠般的深黑

110418剛孵出來的張氏尾尺蛾幼蟲.JPG

110418剛孵出來的張氏尾尺蛾幼蟲 (1).JPG

110418剛孵出來的張氏尾尺蛾幼蟲

110508張氏尾尺蛾幼蟲.JPG

110508張氏尾尺蛾幼蟲 (1).JPG

110508張氏尾尺蛾幼蟲

110510 張氏尾尺蛾毛蟲.JPG

110510張氏尾尺蛾幼蟲

110515張氏尾尺蛾幼蟲.JPG

110515張氏尾尺蛾幼蟲 (1).JPG

110515張氏尾尺蛾幼蟲 (2).JPG

110515張氏尾尺蛾幼蟲

 

110518張氏尾尺蛾幼蟲.JPG

110518張氏尾尺蛾幼蟲 (1).JPG

110518張氏尾尺蛾幼蟲

110527張氏尾尺蛾幼蟲.JPG

110527張氏尾尺蛾幼蟲 (1).JPG

110527張氏尾尺蛾幼蟲 (2).JPG

110527張氏尾尺蛾幼蟲

110529 張氏尾尺蛾幼蟲.JPG

110529 張氏尾尺蛾幼蟲 (1).JPG

110529 張氏尾尺蛾幼蟲 (2).JPG

110529張氏尾尺蛾幼蟲

110605張氏尾尺蛾幼蟲.JPG

110605張氏尾尺蛾幼蟲

110612張氏尾尺蛾開始化蛹.JPG

110612張氏尾尺蛾開始化蛹

110618張氏尾尺蛾幼蟲.JPG

110618張氏尾尺蛾幼蟲

110618張氏尾尺蛾蛹.JPG

110618張氏尾尺蛾蛹 (1).JPG

110618張氏尾尺蛾蛹

110625第一隻張氏尾尺蛾的蛹.JPG

110625第一隻張氏尾尺蛾的蛹

110625第二隻張氏尾尺蛾化蛹.JPG

110625第二隻張氏尾尺蛾化蛹 (1).JPG

110625第二隻張氏尾尺蛾化蛹 (2).JPG

110625第二隻張氏尾尺蛾化蛹

110716第一隻孵出的張氏尾尺蛾.JPG

110716第一隻孵出的張氏尾尺蛾

110716第一隻孵出的張氏尾尺蛾的空蛹.JPG 

  110716第一隻孵出的張氏尾尺蛾的空殼

參考文獻:

《臺灣蛾類圖說》(四)p.152臺灣省立博物館出版 張保信著

《鞍馬山的蛾1》傅建明 左漢榮 合著 台中縣鄉土自然研究學會印行

 

 ※此篇文章由解說員 李圓恩提供 刊載於2010年12月第七十六期特有生物中心自然保育季刊

 

Seedlover 2012-04-17 09:26:18

我代老張在天之靈向您說聲"謝謝了!!"
我認為除了霧社山櫻之外應另有寄主植物, 一般廣植的緋寒櫻也許可能會入選, 但還要實證.
恭喜您的文章刊出, 哪像我只會騙吃....

版主回應
謝謝,我寫得不好。
其他的寄主植物,又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有趣地方呢!
最近沒有空跟您請益,但謝謝您之前的幫忙解惑。
幫了許多大忙呢!
2012-04-17 13:57:58
five 2012-04-03 12:13:59

你這篇寫得真好 很想給你按100個讚

版主回應
謝謝五元
你這是極致的讚美
感激不盡
最近較忙
少於問候
還請包含哦!
2012-04-06 20: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