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73】《大地之子》─從神通電腦的副總,變成致力環保的工作者
前幾天晚上在對學員們分享「梅峰四季秋之風華」簡報時,當螢幕上一貫出現清境地區“種”滿民宿,遠觀滿目瘡痍的山坡地時,除了“八股”的提到這樣漫無目的的開墾所將可能帶來的水源、土石流等問題外,最後我很無奈說的是:「因為所有人都覺得這不干他的事!這是政府的事、官員的事、法律的事,所以所有人都覺得沒理由管,不該管,反正是別人的事,我也沒能力管,所以這地方就越來越糟,越來越爛。」
這是我那天講簡報時,即席發揮的一段話,但我“感覺”得到在場將近八十個人中,有一、兩個人嚇到了,也許我講到了他們心中試圖懷疑,也曾徘徊的什麼。。在臺灣的僵化教育方式之下,人除了變得不容易感動,沒有創意,對大自然也顯得麻木不仁,尤其,不願意相信一個人的力量也可以很大!
我知道,現在我願意做這樣一份工作,是因為大自然曾經在我的生命中,徹底的感動了我。你呢?如果你也喜歡自然,是不是曾經有一瞬間,大自然把什麼樣的美好深深的植入了你的心裡。以前我也覺得對於某些工程的抗爭,環保人士走上街頭是離我很遙遠的事,但我現在知道,那是需要去參噢,並關心的事情,因為我們誰都不該免除於外。但連我這號稱是從事與生態教育相關的人,都要花那麼久的時間,才能有漸次的深刻體認,又怎能要求一般人,在滿天飛的八卦新聞與口號般的環保行為之外,對這塊土地有什麼真心的捍護呢?
那你願不願意相信自己,也可以影響別人。同樣的是某天晚上,我正準備開始六點半的簡報分享,但在簡報開始之前,我仍留在辦公室裡處理一些事情,忽然,電話響了。接了起來,是個男生的聲音,他沒頭沒腦的敘述著一件長長的事,我耐住性子聽他說完,原來是前幾天他載了一個在路上跟他攔便車的解說員,但是她將帽子遺落在車上了,而現在他想詢問她的住址,幫她寄回來。聽到這裡,我對他說:「非常謝謝你!我把住址念給你聽,她是我們一個很愛旅行的同事,平常盡量都是徒步,但那天她趕著去看一群孩子,所以才會攔便車,謝謝你願意停下來載她。不過她有點迷糊,所以麻煩你以到付寄到這個住址,我們可以自行負擔運費。」他堅定的告訴我:「沒關係,我負擔就好了。但是你怎麼知道就是她。」我回答:「因為她是我同事。」掛掉電話,我愣愣的坐在椅子上,想著要是我沒有接到這通電話呢?
而這個同事回來並沒有提起遺落帽子的事,後來知道這通電話後,開心且驚喜的她才告訴我,大概她在車上有和對方閒聊一會,那位先生非常訝異她獨自出來旅行,而詢問她的年紀,卻發現他自己才比她大兩歲,但是為什麼就覺得有許多想做的事已經沒有實行的可能?而現在他願意主動把帽子寄回來,我相信,他也被我的同事感動了!
講了這麼多好像跟主題無關的事,是因為我剛讀完同事阿雅昨天拿給我的這本書,而心情澎湃,無法自己。阿雅負責今年度梅峰農場自然蔬菜的研究試驗,在這個過程中,她時常和我們分享一些關於自然有機的想法。有一陣子她的MSN暱稱是採自劉力學先生的一句話,大意是「買有機蔬菜的錢,絕對比你日後看醫生畫的醫藥費便宜」。於是我也在生活中,慢慢的被她引起了對於自然蔬菜的興趣。而改天,梅峰的山中講座,也剛好邀請了劉力學先生蒞場演講「黑金的農業─有機質的堆肥製作」,也許您沒有時間來聽,那就看書吧!
昨天下午翻開了這本書後,我在今天早晨無法停頓的把它看完,裡頭劉先生對教育、環境、生態的理念,勇於挑戰,勇於追尋面對等態度,在在令人耳目一新及佩服,有機會,希望你們都能買下或找來這本書,展讀!而下面就先來看看我摘錄的書中一些不錯的段落吧!希望當你們看完時,也會深深反省自己,並點燃心中的某些火把吧!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居住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絕不亞於父母或學校教育。正所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自然是最好老師,它可以教你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對於自然的熱愛,可以養成獨立自主的個性。」
「原來自己比熊還偉大─當不可預知的危險突然降臨時,人常因無知而心生恐懼,因恐懼而背甲像掩蓋了真實,於是危險被無限極大化。事實上,解除危險的最好辦法,就是冷靜地看清楚隱藏在危險背後的真相,然後正面地迎向它,如此一來,危險不再可怕,即使熊站在你面前也無須畏懼。」
「缺陷的完美─缺陷,就像白紙上的小黑點,如果你一直望著它,黑點會在眼睛的錯覺下越來越大,倘若選擇用彩色筆去描繪它,它也可以變成一朵美麗的花。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或多或少有些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與其刻意地突顯它而悲傷,不如選擇創造另一個優點去美好生命。」
「痛,也可以過得很快樂─面對生理或心理上的痛楚,應該從小培養忍耐的能力,以淬鍊出超人的意志力,如此一來,面對困境的時候,你更能堅忍不拔,更能咬緊牙根去度過難關、解決問題。反之,一遇疼痛便退縮、慌張,容易削弱意志力,成為一個懦弱的人。」
「明確的目標,生命的原動力─在人的生命過程中,都該有個明確的目標,如此,生活才有一個能夠依循的方向。當生命的目標確立後,即使面對巨大的壓力、再辛苦的環境都能承受;有了目標,心中便會升起一把熱情的火,這把火就是生命的原動力,驅使你朝著目標不斷的前進。」
「學習、學習、再學習─人們應該不斷地為了創新而學習,因為失敗而學習到更多的經驗,更因此獲致更多的樂趣與成功的滿足感。尤其在現今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唯有不斷地求取新知且因應時代的變遷來做改變,活到老,學到老,你才等於有一塊穩固的立足點。」
「理論純粹是理論,與生活上的一切毫無瓜葛,而這也是台灣整個文化和教育的悲哀。」
「打好思想構造的基礎─語言會影響一個人的想法與腦部發展,因此教育孩子時,應該試著以大人的語言去和孩子溝通,且最好選定一種母語作為基礎,來發展他的想法構造。不要在基礎尚未穩固之前,就讓他學習另一種語言,這會對他的想法發展造成衝突。」
「沒有做錯事的經驗,如何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
「環保是一輩子的生活─環保不僅僅是個做法而已,它應該是一種精神,一種生活態度,它是個需要從小建立養成的觀念。用法令或獎勵來使人民回收寶特瓶或少用垃圾袋,也許能達到環保的目的,但卻無法讓人民真正體驗環保的精神,讓環保變成他們的天性,真正落實於他們的生活之中。」
「生態農村的願景─臺灣若想要真正落實環保工作,必須先從教育做起。而最有效的環保教育,是讓自然環境與生態去教導孩子,讓他們多去接觸、認識自然環境。當他們發現自然的美好,自然而然地會去照顧與呵護所有的動植物。」091119
匡邦文化 劉力學‧翁崇家著
上一篇:【書摘72】《昆蟲知己李淳陽》
下一篇:【書摘74】《45%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