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12 08:18:29圓恩
放假
060805
我是個很少對自己“放假”的人。儘管我假很多,但事實上我很“儉省”,盡量都在“萬不得已”得放假的時候放,其實就是蓄積著,讓假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用。所以有時儘管我很累了,連帶了很多隊,我還是會盡量上班,把假留著去爬山、回台北,或是偶發的必要事件。不過昨天忽然聽到學長的死訊,加上lulu學長的分享,我忽然覺得何必要對自己那麼苛刻?何不停下腳步,看看自己,讀讀自己。於是早上我請了三個小時的假,優哉游哉揮灑著時間。
一早醒來,鼻血就狂流,沾染了棉被,只好被迫清洗床單。洗了頭,忽然很想吃泡麵。拿著泡麵,到小木屋,宥蓁姊正在準備生菜沙拉、生機果汁,還有滿地昨天小魚去春陽撿回來的一麻袋的百香果。一邊閒聊,一邊進餐,這樣開始的晨間約會,令人心曠神怡。
回到房間,很輕易的就寫好了一篇小文章,似乎寫作的倦怠感,也和帶隊的一併消逝。同事特地打了電話來詢問,大概工作狂沒上班,是件讓人很納悶的事吧!一陣暖意漫上心頭。
【公關隊】
這個週日,有一批審議委員會的人要到春陽,後來場長要求必須有解說員下去帶。主管E橋了J,但卻又把我叫出去,特地跟我說:「本來要橋妳的,但D特地跟我說,不能因為妳好橋,每次都橋妳,所以跟妳說一下。」我並不在意這件事,就算他們是派我,我會緊張,卻會把它當成一項磨練。不過我卻覺得J更合適,畢竟她已是非常資深的解說員了。只是,關於E的這項行事,我覺得似乎有些部分不恰當。她總是習慣把她做下決定的前因後果,甚至是誰告訴她的什麼話,都和盤托出。雖然是一種尊重,但對於有的人而言,實話卻是刺耳,更有可能因為轉述的過程中,而造成誤會。我想這都是我們必須要注意的。
【糗事】
翻著狄徳勒的《溪畔天問》,讀到了一段話:「我很年輕的時候,傻里傻氣地猜想所有外國語都是英文的代碼。譬如說,我以為『hat』這個字就是帽子這樣東西真正的、實際的名字,然而其他國家的人很頑固地堅持使用其祖先的代碼,因此,譬如說,不單只是用『ibu』這個字來表示帽子的概念,而且以此代表『hat』這個英文字。我只認得一個外國字『oui』(法文『是』的意思),而這個字和它所代表的字(英文的『YES』)都是三個字母,因此,實在令人感動,它似乎證實了我的理論。我猜想,每一種外國語言都是一套套不同的代碼,我在學校裡終將學到竅門,開解衣些最重要的代碼系統。當然我也知道自己可能要花上好幾年的工夫,才能流利地使用另一種語言,流利到可以在腦子裡輕而易舉的換用代碼並解碼,而原本毫無道理的聲音也會產生靈巧的意義。然而,第一回學法文時,第一天事情很快地就出現了完全不同的型態。我發現自己必須從頭開始學說話,一個字一個字地學,依次學一個字──我簡直不安到了極點。」
這段話,令我聯想起許多事。首先是這次上英文課,WENDY提到,有個外國人問她:「你們台灣人學英文學了十多年,怎麼都不敢開口說。」可以想像,我們已經學英文學了那麼久了嗎?十多年耶!人生有幾個十多年?為什麼我們都會被那種害怕被笑,害怕講錯所囿,而永遠的不肯開口。
我也學英文學很久了,小學畢業時,媽媽把我丟去長頸鹿。不過問題是,那時我大概已經太大了,又有著害羞的毛病,那樣活潑的英文課程,對我毫無助益。反而,先就開始害怕了。國中上英文課時,有一次上課前,我在樓梯間遇到老師,當時的我天真的以為,英文就是把中文,換個音調念出來罷了,例如「台北」、「台灣」等等,當初我無法意識到,那是因為其他地方沒有屬於我們的符碼,只好直接用音去辨識。我這樣告訴老師,那個老師很生氣,我也不知道她幹麻生氣,反正後來我的英文一直一蹶不振。雖然我爸爸很重視語言學習的教育,他自己就自學日文很成功,於是他買了翻譯機,一大堆英文教材,字典給我,但大概方法不對,加上家人很少逼迫我的功課,一切都是我自己給自己標準和壓力,所以我的英文還是不見起色。它的分數,只稍稍比我一直很爛的數學好上一些。
不過有一天,我決定開始每天聽英文。這大概跟我在功文式教育機構打工八年有關,那是日本的一種教育機構,有一套教材,強調的就是不間斷的學習。我自己學過,但後來因為沒有耐心而中斷,後來就在那位待我像女兒一般的老師身邊,打工打了許久。我不能說我完全認同這樣的學習方式,但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卻真的發現,孩子在反覆不斷的學習中,有著顯著的進步。所以儘管我很笨,對英文實在沒辦法,卻決定讓英文不要成為永遠的痛,反正我每天聽,也沒有刻意的要記,後來我出國時,卻驚喜的發現,至少我聽得懂。算算,斷斷續續的學英文,也十二年了耶!好可怕!而不要它成為阻止自己的力量,就是去面對它吧!而作者的這段話,對於這樣的經驗和過程,我覺得真是精闢的見解呀!
【會議室事件】
那天我們上英文課,要用到會議室。S請小鳥隊的一個小朋友把東西收一收。但是她態度不佳,後來S很火,乾脆把資深的小鳥隊兩個隊員叫來唸了一頓。後來那個小朋友,聽說也被資深的隊員唸哭了。我對那個小朋友,印象不錯,她是救蚯蚓那個女生。所以這次事件,我一直很難聯想到是那個連蚯蚓都不敢抓的小女生引起的。不過態度的確是生活中滿重要的一件事。而未目睹實際情況的我,也無權置喙,只在這做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