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03 08:08:34圓恩

060228-0301

跨過一個晚上,就跨過一個月了。繁忙的三月即將拉開序幕。隊伍臨時取消的二二八一早,答應和大哥一起去爬廬山三寶之一的武令山,倒也沒細想,就把來訪的學弟A帶去了。一行有惠娟、阿芬、阿財、大哥、我、學弟和小黃〈狗〉。

剛開始的路段,我之前曾來過。不過還是有著許多植物、風景吸引相機焦點的駐留。我們走得很慢,阿芬和惠娟在後頭拍蕈類,我們四個則在前頭認植物、認蕨類、找鳥〈黃腹琉璃、棕面鶯、小啄木…..〉,近中午在溪邊休息,吃著大嫂包的好吃素飯糰,咀嚼著土肉桂的香芬氣味。雨忽然的下了起來,大伙穿妥雨衣準備回撤時,雨卻又停了。於是繼續朝武令山的三角點前進。

武令山是農場多羅灣場區的範圍所轄,常常聽同事提到他。典型中級山的林相,走起來很舒服。也或許是對我們這種已經習慣邊走邊看,東翻西找,隨時會為了一朵小花撲倒在地猛拍,對著一枚蕨葉的伸展驚嘆的人而言,很有趣。有著學弟在旁對照,我忽然發現我和同事間的對談,不外是植物名、鳥名、樹名……也許對自然生態較無所接觸的人而言,根本就是外星人的符碼吧!

後大半段路,從溪流開始,幾乎是一路近六十度的陡上。慢慢的,我注意到A臉色怪怪的。原來他不知道我跟他說的「健行」,原來是這麼鳥的中級山。其實也是怪我疏忽,大哥每次都說很簡單的地方,其實對一般人不一定是簡單的。因此我也就覺得只是慢慢走,邊走邊拍照,會累到哪去?A是我山社的學弟,剛退伍,較喜歡爬大山。不過我卻覺得所謂喜歡爬大山,難道就不能學習欣賞中級山的荒蠻嗎?區分自己喜歡爬哪一類型的山,其實無甚意義。對於我而言,爬山的本質都是相通的。於是我雖然注意到他興味索然的樣子,問過他,說之前當兵時不小心扭傷了腳,幾番試圖鼓舞。但後來,我也有點生氣了。

我是個很害怕人家生氣的人。尤其是你可以很明顯發現他臉色很臭那種,所以你知道他生氣了,但是卻又不知該如何是好,有時是不解事出之因,更是自己莫名的著慌。甚至到後來,不但不敢詢問,不敢看向對方,只是在心裡焦急。

我想著如何解除當下這個困境,因為A可能對那些會引起我們驚嘆的植物、動物並無進而能激發出感動的情感。所以他覺得很無聊,再加上山徑的困難度超過其預設,所以他生氣是自然的。而我因為顧慮著他,也幾乎無心觀察,甚至愉悅的探看風景了。

這讓我想起,自己似乎很久沒有看過人家臭臉了。偶爾自己倒是會擺。這表示,我已經一個人很久了。不需要去在意另一個人的心情起伏,只需要顧好自己。今天複習了臭臉,我告訴自己,我不想常常面對這種處境。當然,這就必須有所犧牲。似乎這也就像A第一天抵達時,跟我說「一個人住久了,會不會只有你習慣自己的生活方式,其他所有人卻都不習慣你了。」我承認,自己變得很怪。

大哥一直說著「快到了,快到了。」A忍不住告訴我他不想再聽到「快到了」,因為感覺都還要很久「那麼,你就不要記在心上,忘記它,別去在意是否快到了,專心體味過程。」既而,我又告訴A,「人生中很多情境都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但是在裡頭如何找尋樂趣是更重要的事。」後來,我們還是登頂了。

山頂平坦,種了幾棵櫻花樹,花開時節,冠羽畫眉激動的喧噪著。這裡該是曾有日本人留駐過吧?

【大花斑葉蘭的提醒】
回程的路上,我和大哥、惠娟三個落在後頭,慢慢跺著,路旁乍現數棵含著花苞的大花斑葉蘭,經過了她們,再走了一段,大哥才注意到,路怎麼變小了?遇到這種情況,我是那種會堅持繼續走下去的那種人,於是我們仍向前走了一小段。來過多次的大哥終於還是忍不住堅持回頭,他說這條路越下越低會一直通到碧湖邊,不但很遠,而且到時還要爬上去。

我們也開始覺得怪怪的,又走回了大花斑葉蘭身邊,拍了幾張照。的確,早上來時是沒經過她們呀!莫非這是大花斑葉蘭的提醒?於是終於認份的順著剛才下降的很輕鬆的斜坡爬回去。一邊撥了電話給走在前頭的阿財,請他呼嚷。卻一直沒聽見喚聲,終於爬回了電塔處的三岔路口,阿財特地卸了背包,也從前頭跑回了這附近來找我們。剛剛經過這裡時,有一上一下兩條路,在前領頭的大哥說兩條都一樣,所以也沒細想,就跟他朝下方那條路走了。這下,換他帶錯路了。雖爬山走錯路很正常,但是因為之前他和lulu來時,lulu走錯了路,被笑了好久,這下算是遲來的現世報吧!

直到五點多才出到登山口。精采的一天還未結束,蜀龍、大胖和小魚騎了兩台機車下埔里;我把機車送去換輪胎,然後惠娟的小汽車就載了近四百公斤衝下山。

畫畫課很愉悅,大家相繼完成燈籠,各有風味。Lulu做了四週,今天則很努力的把剩下的材料做來送給別人;小魚則是用冰棒的板子補強框架的部份;我們其他人還用彩色鉛筆或粉彩畫了靜物畫。十一點多回到霧社,各自騎了機車上山。接近梅峰時,霧濃,大雨滂沱。濕淋淋的回返。這一天才真正告終。

【尊重】
幾乎每個來找我的朋友,或許我們彼此之間都暗暗的在進行著一場角力。他們想說服我這樣的生活和現實的世界脫節太遠;為什麼不趁年輕時拼一拼;這樣提早過退休生活太危險;對自己太好了〈那到底什麼時候才要對自己好?不過會試著再鞭策自己一點〉……,只是這樣的認知,究竟是立基於何處?那些人云亦云的“應該”嗎?

和A聊著聊著,四人房電量不足暗了下來,於是我們轉戰到小木屋繼續聊。在畫畫的小魚偷聽到也忍不住出來幫腔。我們這樣的一群人,或許“不穩定”,但只是選擇和一般人不同罷了!現下這個世界你去哪找一份真正“穩定”的工作呢?

而且怎樣的工作才是值得做的?小魚說鄔先生〈她老公〉,從來不會覺得她畫畫不好,反而很鼓勵她畫。因為他覺得每個人只要專心做一件事,做得很快樂,就有意義。但是台灣的社會和價值觀,卻不認同“好好做件事”這回事。反而是每個人都要去讀書,都要去當老師、醫生…….。

聽了小魚這樣說,心有戚戚焉。偶爾有朋友來找我,我展示著我過的生活,也眺望了一些他們所過的生活,希望我們彼此都有收穫。

【砸】
昨天早上在幫同事和自己載運瓦斯時,因為擺放在踏腳處的瓦斯並不均勻,所以等到停好車,準備搬時,整臺機車幡然倒下,一邊的後照鏡整個就碎了。我最近怎麼一直砸毀東西?還好不是把自己砸了,頗慶幸。似乎有個時期,東西會一直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