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22 04:50:20白行

青春, 死亡, 大都會, 大時代-- 關錦鵬「地下情」

「地下情」不是很流行的電影, 但有不少香港電影愛好者視為話題作.

「地下情」是關錦鵬第二部作品, 現在回望絕對是星級陣容. 梁朝偉, 周潤發, 溫碧霞,「一一」女主角金燕玲, 幕後有張叔平, 葉錦添, 丘戴安平, 林敏怡等, 還有歌姬蔡琴. 除周潤發外, 大部份包括關錦鵬當時只是初生之犢或未到成熟階段, 故「地下情」可謂香港電影巨星的搖籃, 單是他們的早期演出已使「地下情」具有一定吸引力.

「地下情」英文名為(Love unto Waste), 單看片名也有那種「烈火青春」的味道. 事實上, 梁朝偉, 周潤發, 溫碧霞和金燕玲的四人組合, 跟譚家明「烈火青春」的張國榮, 湯鎮業, 葉童, 夏文汐可謂非常相似. 巧合的, 當中梁朝偉/張國榮, 金燕玲/葉童, 溫碧霞/夏文汐三組人後來的銀色事業又是異常地類同.

「地下情」就是那種「烈火青春」式的電影. 梁朝偉演的是從加拿大回港米鋪太子爺, 無所事事; 金燕玲演從台灣來港, 半紅不黑的影星; 溫碧霞則是整日也帶著太陽鏡的Model; 他們在酒吧中認識, 因朋友蔡琴被劫殺而認識了當警察的周潤發.

Love unto Waste, 當然夾雜青春的苦悶. 兩名男角, 周潤發以查案為名, 實因離婚苦悶欲認識他們; 梁朝偉遊走世界各大都市, 換來的是以性排解心中屈悶. 美術指導張叔平, 以近機場舊式唐樓, 西環米鋪, Sogo, 還有周潤發家中空Freezer, “座地吊燈” 等等以大都市的背景及新舊大時代的衝擊穿插片中青春的苦悶. 張叔平將這份都市美學在「阿飛正傳」和「重慶森林」又進一步的延續.

1986年的「地下情」比「烈火青春」多的, expectably當然是回歸. 梁朝偉演的從加拿大回港米鋪太子爺, 台灣來港的金燕玲和蔡琴, 加上機場, 西環米鋪, 與及對「我愛你/我鍾意你/ I Love You」兩文三語式的討論, 不正是達明一派「你還愛我嗎? 我怎麼竟有點怕」的變調.

面對歷史梁朝偉和沩碧霞在米鋪造愛, 成為他倆整個故事的高潮; 到了台灣, 沩碧霞才發現自己那晚的興奮, 是怕被米鋪的米堆死. 周潤發來到米鋪的閣樓, 他扮起了Hitler. 過去, 就是這樣的矛盾.

最後「地下情」和「烈火青春」到帶著死亡的味道和結局. 「烈火青春」是血淋淋的, 「地下情」的死亡是無形的. 金燕玲, 蔡琴的墮胎, 周潤發的癌症, 還有蔡琴的劫殺兇手是誰全片毫無交代, 因為「青春」已胎死腹中.

關錦鵬將歷史/ 香港身份和死亡的連繫, 在「胭脂扣」和「阮玲玉」都帶有女性情感的昇華; 至於「地下情」歷史蒼白無味的死亡氣氛, 後有同代導演羅卓瑤及 “揚眉女子” 和 “失城” 作者黃碧雲.

青春, 死亡, 記憶, 香港, 大都會, 「地下情」是世紀末的囈語. 看畢電影, 又使我想起達明一派:



燈光裡飛馳 失意的孩子
請看一眼這個光輝都市
再奔馳 心裡猜疑
恐怕這個璀璨都市 光輝到此

(今夜星光燦爛, 達明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