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22 12:42:59山綠色
下雨的味道
從來我就沒有喜歡雨天過,『再見康橋』裡水溶溶的美在我看來只是一陣噁心,覺得雨中漫步的人們都像工蜂一樣,當了某種不明混和物的媒介。因此當我大學就學之際,並不因即將入住大城市而讓我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感到興奮,在我腦中盤旋的皆是我要如何面對素有雨都之稱的基隆,還有,我要如何克服挑食—討厭吃水生動物—的毛病。所幸挑食這毛病並未真正影響我在基隆的生活,除了對米飯口感頗有微詞外,物價與台東相似,購物方便,沒什麼好抱怨的。
但雨天真的讓我很頭痛,在我進學校就讀之前,我無法想像校園裡會有修理雨傘的店舖存在(修理皮鞋的店現在也很少見了),更無法預料將來的大學四年內竟有五、六把傘仙逝(不論是損壞、遺失、或是被幹走),還一度狠心發誓寧願淋雨也不買傘。剛開始我不知使用雨傘也有訣竅,常常傘葉開花、傘骨也歪,實在是狼狽極了,看到基隆在地同學撐傘像華爾茲一樣,從容不迫地轉著手腕在空中畫了一個又一個的圓,如魚得水般輕鬆得很,我才明瞭原來雨傘像風箏一樣,也是要跟著風向跑的。
下雨前總是有一股味道,我想應該是遠處落了雨在柏油路上所傳來的,那樣的味道很特殊,我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比喻方式來形容『它』。有時那味道持續半個月之久,連帶的讓室內地板也漾起了一層薄薄的水氣,而晾在室內的衣服也不惶多讓,很配合的與天氣相稱,總是濕冷,此時只好靠著人力烘衣機—拿著吹風機上下移動—趕走預生的霉氣。更別說雨天擠公車的慘況了,那簡直是人間煉獄(也許我右手臂的肌肉如此結實,就是這樣鍛鍊來的。)
現在回到台東,標準的南部氣候,就連路上行人的肌色是健康的蜜蠟,而非北部人特有的病蒼蒼的白,潮濕冷濘的情況已不復見,但我仍習慣出門就會備支傘,是什麼的想法我也搞不清楚,也許是期待那偶爾出現的雨味,雖短暫,卻足以讓我想起基隆的一切,想起那個曾經灰濛濛裡的我。
但雨天真的讓我很頭痛,在我進學校就讀之前,我無法想像校園裡會有修理雨傘的店舖存在(修理皮鞋的店現在也很少見了),更無法預料將來的大學四年內竟有五、六把傘仙逝(不論是損壞、遺失、或是被幹走),還一度狠心發誓寧願淋雨也不買傘。剛開始我不知使用雨傘也有訣竅,常常傘葉開花、傘骨也歪,實在是狼狽極了,看到基隆在地同學撐傘像華爾茲一樣,從容不迫地轉著手腕在空中畫了一個又一個的圓,如魚得水般輕鬆得很,我才明瞭原來雨傘像風箏一樣,也是要跟著風向跑的。
下雨前總是有一股味道,我想應該是遠處落了雨在柏油路上所傳來的,那樣的味道很特殊,我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比喻方式來形容『它』。有時那味道持續半個月之久,連帶的讓室內地板也漾起了一層薄薄的水氣,而晾在室內的衣服也不惶多讓,很配合的與天氣相稱,總是濕冷,此時只好靠著人力烘衣機—拿著吹風機上下移動—趕走預生的霉氣。更別說雨天擠公車的慘況了,那簡直是人間煉獄(也許我右手臂的肌肉如此結實,就是這樣鍛鍊來的。)
現在回到台東,標準的南部氣候,就連路上行人的肌色是健康的蜜蠟,而非北部人特有的病蒼蒼的白,潮濕冷濘的情況已不復見,但我仍習慣出門就會備支傘,是什麼的想法我也搞不清楚,也許是期待那偶爾出現的雨味,雖短暫,卻足以讓我想起基隆的一切,想起那個曾經灰濛濛裡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