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29 12:14:30Psychic Duo

【為人作嫁陳年記】談標準

前幾年,我由美國去北京開會,住在城郊的渡假中心。臺灣來的兩個女同事住在隔壁房間。

一大早,隔壁房間傳來尖叫。我敢趕緊衝出來敲她們的房門,一邊問發生什麼事。
門開了,兩位小姐又是尷尬,又是懊惱的指著浴室裡冒煙的吹風機,說:「我們從臺灣帶來的吹風機和大陸的電壓不符,所以燒焦了。」

這個出差的小插曲給我的印象深刻。自此以後,我出國旅行,總是特別注意有什麼不同的標準,免得造成不便。不留意還好,我這樣一來才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是人為設定的標準。

最不着痕跡,卻也是最強制的標準莫過於開車靠左或是靠右。

無論你原來習慣靠左還是靠右,花一些時間,總能習慣新的開車規定,照樣開得順手。可是一開始,換了新環境,大多數人總要重新界定自己的象限。

我曾載過一個澳洲來美國出差的同事。平常反應快的他,那天給我指路,卻總是慢半拍,使我多繞了不少路,才抵達他的目的地。我們都明白,他習慣靠左開車,企圖調整腦子裡的座標系統,當然會使他的反應變慢。教我覺得有趣的是,這個同事平常老批評歐洲人如何,美國人如何,那天卻對和澳洲不同的開車規定毫無抱怨。

同樣來自靠左開車的日本客戶,來美國開車,也是同樣的反應。而平常他們總是事事要發表意見。

他們為何不約而同的接受了相反的標準?

沒有標準,這個社會就難以維持下去。試想,如果你高興靠左就靠左,他高興靠右就靠右,馬路豈不真要如虎口?更可能路況紊亂到大家都無法動了。再說,周遭的人都遵行同一個標準,他們的標準又不是特別好,也就沒有必要費勁宣揚了。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明白,他們原來的標準也只是別人為了大家方便,硬性規定出來的,無所謂對錯,也隨時可以更改。

在科技產業界,新標準常多得教人眼花撩亂。儘管如此,這些新標準也不是說訂就訂,通常是遵循制訂標準的管道,而得到眾人的支持。比方,一九六九年,加州洛杉磯分校欲對網路的軟體設立標準,製作了第一份「請多指教」(Request For Comment) ,迄今已有逾兩千五百份欲改革舊標準而產生的新「請多指教」。

當然,有機構致力發展新標準,就有機構負責協調,而在聲望高的組織或財勢大的業者之間取得共識而達到新標準。美國國家標準機構(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就在美國的網路或電訊業界擔任上述的重要角色。

我常覺得人生也可以運用科技產業界的法則。在分析事情的時候,也可以想一想,自己的標準和別人的是不是有衝突,自己的標準可以更改嗎?如果自己的標準並不是特別高明,反而會引起眾多的不便,那麼又何妨效法我的澳洲同事和日本客戶,平靜的調整我人生的座標系統?

假使自己覺得我的標準比較合理,那麼我也會很理性的和家人、朋友、同事討論,聼聽各種主觀、客觀的批評,取得相關人士的理解,然後快樂的以我的標準生活。

再不然,也可以向聰明的筆記型電腦製造廠商學習──知道買此種產品的顧客多半會三江五湖的到處去,乾脆把產品設計成具有自動轉換電壓的智慧──懂得因時因地尊重不同的標準,而使自己的人生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