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28 06:13:34墨林

【醫院筆記】血液腫瘤科病房

血液腫瘤科的臨床診斷見習課程對我而言有著不一樣的感覺,即使身為醫學生,聽到癌症或腫瘤還是難以掩飾心中的震撼,或許是因為我們太過於稚嫩,或許我們看的病例太少,也或許在未來等我們接觸了更多臨床訓練之後,取代這份錯愕與震驚的會是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 “Yes, according to your history and the lab data from the biochemical tests, you got cancer.” 我恐懼著有一天會無關痛癢地對病人說出這句話的自己。

第一天的課程,當鄧醫師輕鬆的為我們簡介了血液科常見的症狀之後,我們隨著鄧醫師的腳步去訪視幾個病人,醫師輕鬆的和病人話著家常,一邊感謝病人願意配合醫院進行教學,示範著如何去摸病人的肝與脾。看著病人因黃疸而染色的皮膚和眼白,在病人身上尋找出血點,這種輕鬆的氣氛讓我忘記病人多數是血友病、貧血甚至是白血病的患者,他們之中有部分人正邁向死亡。我們甚至在看了三個病人之後因為沒有額外的loading而高興的離開了救護站。我感到心寒,對於我自己沒有察覺這裡是生與死的交界而心寒。

第二次的課程,授課的是年輕的女醫師,腫瘤科的課程簡介我想沒有必要再這邊悉數記載,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腫瘤科醫師的細心與體貼。在進行聽診前先溫過聽診器,觸診前先暖手,不留指甲,常常清洗白袍以免病人感染等,小地方處處透露出了醫師的關心。接下來看的病人讓我有了蠻多的感觸,尤其是一位胰臟癌的病患。胰臟癌,依稀記得病理學上課時老師提過癒後相當不良,患者通常是安寧病房的常客。病患看起來有相當嚴重的黃疸,但仍不時的跟醫師開著玩笑,笑著說醫生帶「幼齒的」來看他了,病人其實已經準備要接受放射治療,但為了黃疸未降到研究計畫要求的2.0以下而多等了幾週,這幾週內他跟他的家人其實是很煎熬的吧,從他要求醫師再給他多考慮兩天的情形不難窺見他的焦慮。我這才驚覺到,談笑風生的這位病人,其實正在跟死神搏鬥著,用他日漸消瘦的身軀。另一位淋巴瘤的患者頸部淋巴結腫大,他很配合的讓我們摸著他頸部的淋巴結,一邊為我們打氣。「未來的醫生,加油啊!」他說著。我的心中只有由衷的感謝與祝福。

我可以不必想這些惱人的、破壞心情的事。反正現在這些也都還不是我的責任,我只要抱著學習的心態來上課,上完課輕輕鬆鬆離開,回去打份報告在時間內交出來,這樣就夠了。但不知道為什麼,總有種沈重的壓迫感在我心頭,揮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