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7 15:36:34小童

韋馱菩薩

韋馱菩薩
韋馱菩薩
 
  韋馱菩薩:賢劫千佛之最後一位,佛發心保護前999佛成佛,摧毁邪魔外道幹擾。現在化身爲南方增長天王大神將,稱韋馱天將或韋馱天,韋馱護法。在建築中通常安置在天王大殿彌勒菩薩之後,面對着釋迦牟尼佛,表是護法。
 
 
 
 
 
 
 
 

簡介

韋馱菩薩
韋馱菩薩
  韋馱菩薩,梵文:Veda,又稱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違馱天。或稱韋將軍,韋天將軍。本爲婆羅門教之神,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於南印度,五世紀後傳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爲伽藍之守護神,爲南方增長天八大將軍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將軍之首。生而聰慧,早離塵欲,修清淨梵行童真之業。受佛陀付囑而鎮護東西南三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世傳佛陀涅盤時捷疾鬼盜取佛牙一雙,韋馱天乃急追取還。其形像身著甲胄、合掌、腕捧寶劍。於我國自唐初之道宣律師感得其像後,各處之伽藍均設有其神像。 相傳釋迦牟尼涅盤時,諸天和眾王把佛陀火化後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養。韋陀也分得一顆佛牙,正准備回天堂。一個捷疾鬼渾水摸魚,偷走一對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韋陀奮起直追,刹那間將捷疾鬼抓穫,奪回了佛舍利。諸天和眾王紛紛誇獎韋陀能驅除邪魔外道、保護佛法。於是,韋陀被人們稱爲護法菩薩。(天名)翻譯名義曰:“韋馱是符檄用征召也,與今所稱護法韋馱無涉。其護法者,蓋跋闍羅波膩。跋闍羅,此雲金剛。波膩,此雲手。其手執金剛杵,因以立名。”正法念經曰:“昔有國夫人,生千子,試當來成佛之次。至樓至,當第千籌。其第二夫人生二子,一願爲梵王,請千兄轉法輪。次願爲密蹟金剛神,護千兄教法。今因狀其像於伽藍之門。”

聖誕日

  農曆六月初三,護法韋馱菩薩聖誕。韋馱菩薩現天大將軍身時,爲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護法神。 中國佛教寺院中,韋馱菩薩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門口的四天王殿内,面向著寺院,以守護伽藍(即道場之意)。其形像大多爲身穿甲胄的雄壯武將,手持金剛杵,或以杵柱地,或雙手合十,將杵擱於肘間。韋駝菩薩現天大將軍身,擔當佛教中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重任,爲佛教中護法金剛力士的代表之一。 相傳,浙江臨安天目山是韋馱菩薩的道場。
 
  韋馱菩薩有多麼重要,對道場而言,就是保安司令;對修行人而言,就是守護神;韋馱菩薩爲八部天神龍神的統領,守護以須彌山爲中心之南瞻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貨洲三洲之佛法幢,故稱爲“三洲感應”,因北俱盧洲爲無佛法之地。韋馱菩薩披金鎧甲,示天神身,實則無量劫廣修菩薩行,爲護持佛法而居天界,守護三寶及修行人;久遠劫後,當於此土示現成佛,號樓至佛,爲賢劫千佛之最後一佛。故知此土修行人不僅多劫以來蒙受韋馱菩薩護持,且將於久遠劫後蒙受樓至如來教化,或輔弼弘化。
   在寺廟中,三門里第一進天王殿,背彌勒菩薩面大雄寶殿執金剛杵而立者,即爲韋馱菩薩。其像或坐或立,其杵或横或豎,皆有含義。在寺廟朝暮課誦之晨課最後一段,即是祝韋馱,包括菩薩聖號,吉祥天女神咒及韋馱讚。可見,修行人日複一日在韋馱菩薩的護持下主持三寶,弘法利生。

韋馱菩薩的來曆

韋馱菩薩
韋馱菩薩
  韋馱尊者,後來被佛教吸收爲護法諸天神之一,被譽爲佛教中的神形太保,以善走如飛着稱。 也有守護廟出家人的用意。在台灣如果有機會到供奉觀音菩薩的廟宇參觀或祭拜,經常可以看到手持金剛杵,做武將打扮的韋馱神像,韋馱又稱韋馱天,韋馱菩薩,是佛家弟子非常熟悉的佛教護法天神,在佛教寺院中,擔任護持僧眾、宏演佛法的任務。 韋馱梵名爲「司建陀提婆」,直譯就是陰天。韋馱本是印度婆羅門教神話中的天神,後來被佛教吸收爲護法諸天神一。帝釋天是古印度佛陀神話中的天神,相傳釋迦佛去世之後,諸天神與眾王商量火化釋迦佛的遺體,收取舍利子建塔供奉,此時,帝釋天手持七寶瓶,來到火化場,向諸天與眾王說道,佛原先答應給他一顆佛牙,所以他必須先取下佛牙回去,建造塔寺供養。當時有一羅刹鬼躲在帝釋天身旁,乘人不注意,到去佛牙舍利子,韋馱見狀奮起直追,霎時將羅刹鬼擒住,去回佛牙舍利子,諸天神與眾王讚颺不已,認爲韋馱可驅邪除魔,保護佛法。關於韋馱還有另外一段傳說,韋馱天名爲韋琨,是南方增長天王所率領的八大神將之一,又是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將之首,後來皈依佛門,成爲護法天大神,西牛貨州、南瞻部洲,以利益化生,救濟一切眾生爲本誓。《普陀山傳奇異聞錄》一書中記載韋馱護法的事,清代末期,普陀山有一座寺廟,於夜間燒起一場無名火,當葉正逢一位小沙彌睡在韋馱佛像之下,夢中看見一位身穿位身穿金甲,狀似韋馱護法者對他說道:“廟中失火,趕緊逃生”。小沙彌忽然驚醒,果然看見寺中大火焚燒,情急之下,扛起韋馱塑像,就往廟門外跑。 大火猖狂至極,經過一夜焚燒,一直到早上,眾人察看災情時,發覺寺廟滿目瘡痍,隻有韋馱塑像吃立門外安然無恙。韋馱塑像有幾百斤重,必須數名壯漢出盡全力,方能扛起,如今一位小沙彌竟然可以獨力背起,可見韋馱之靈驗。 韋馱是佛教中的神行太保,以善走如飛着稱。在中國供奉韋馱,是立於天王殿彌勒佛的背後,面對大雄寶殿,兩眼注視着大雄寶殿前面的靈塔,守護塔内的佛骨與舍利子,以防邪魔前來偷盜。 另外也保護在寺内的出家人,以護持佛法。韋馱護法被安奉在觀音菩薩左方,粉面無須、身着甲胄、肩被飛帶、手執金剛杵;伽藍護法在觀音菩薩右方,紅臉黑髯,身着鎧甲、肩被飛帶、腰佩寶劍,英氣逼人。自古以來,佛寺伽藍之建立,必安奉韋馱神,皆爲頭戴獸頭盔,腰紮革帶之裝束,手持金剛杵,且有兩種姿態,一是雙手合掌捧杵,二是以手按杵據地,雙手合掌捧杵爲接待之意,凡四方由僧前來掛單,必受供養;以手按杵據地,是指示由僧看見韋馱此狀,便知此佛寺不接待外來僧家。韋馱尊者是佛教的八大將軍之一,自古以來,佛寺建立後,一定要安奉韋馱尊者以鎮守道場。韋馱的佛像造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雙手和掌,兩手同握金剛杵,另一種是單手握金剛杵立地,兩種照行的韋馱佛像各有不同含意,雙手握杵者表示該四歡迎四方游僧前來借宿〈俗稱掛單〉,單手持杵者表示本寺不接待外來和尚,游僧隻要看一看佛殿中的韋馱造型就知道自己受不受歡迎。

道宣律師天人感通傳

  《道宣律師天人感通傳》中記載,唐道宣律師曾與天人會談,說及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韋將軍常周行東南西三洲(北洲少有佛法),護助諸出家人。宋代以後,便在佛教寺院中塑韋馱天像,又和佛經中所說韋馱天相應,一般稱爲韋馱菩薩。《感通傳》中雲“韋將軍童真梵行。不受天欲。一王之下。有八將軍四王三十二將。周四天下往還。護助諸出家人。四天下中北天一州少有佛法。餘三天下佛法大弘。然出家人多犯禁戒少有如法。東西天下人少黠慧。煩惱難化。南方一洲雖多犯罪。化令從善。心易調伏。佛臨涅盤。親受付屬。並令守護。不使魔嬈。若不守護如是破戒。誰有行我之法教者。故佛垂誡不敢不行。雖見毁禁愍而護之。若見一善。萬過不咎。事等忘瑕。不存往失。且人中臭氣。上熏於空四十萬里。諸天清淨無不厭之。但以受佛付屬令守護法。尚與人同止。諸天不敢不來。韋將軍三十二將之中最存弘護。多有魔子魔女輕弄比丘。道力微者並爲惑亂。將軍移遑奔赴應機除剪。故有事至須往四王所。時王見皆起。爲韋將軍修童真行護正法故。”。

菩薩得授記成佛時的大願

韋馱菩薩
韋馱菩薩
  在韋馱菩薩的聖誕日,普請念頌《悲華經》中,菩薩得授記成佛時的大願:世尊。我願於爾時修菩薩道。修諸苦行持戒布施多聞精進忍辱愛語福德智慧。種種助道悉令具足。賢劫諸佛垂成佛時。願我在初奉施飲食。般涅盤後收取舍利。起塔供養。護持正法。見毁戒者勸化安止令住持戒。遠離正見堕諸見者。勸化安止令住正見。散亂心者勸化安止令住定心。無威儀者勸化安止住聖威儀。   若有眾生欲行善根。我當爲其開示善根。彼諸世尊般涅盤後正法垂滅。我於爾時當護持之令不斷絕。於世界中然正法燈。刀兵劫時。我當教化一切眾生。持不殺戒乃至正見。於十惡中拔出眾生。安止令住十善道中。滅諸盲冥開示善法。我當滅此劫濁命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令無有餘。於饑饉劫。我當勸化一切眾生。安止住於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我勸眾生住六波羅蜜時。眾生所有一切饑餓。黑闇穢濁怨贼鬥諍。及諸煩惱悉令寂靜。於疾疫劫。我當教化一切眾生。悉令住於六和法中。亦令安止住四攝法。眾生所有疾疫黑闇當令滅盡。於半賢劫斷滅眾生如是苦惱。一千四佛。於半劫中出世。涅盤。正法滅已。然後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千四佛所得壽命聲聞弟子。我之壽命聲聞弟子。亦複如是等無差别。如千四佛於半劫中調伏眾生。願我亦於半賢劫之中調伏眾生。是半劫中諸佛所有聲聞弟子。毁於禁戒堕在諸見。於諸佛所無有恭敬。生於嗔恚惱害之心。破法壞僧誹謗賢聖。毁壞正法作惡逆罪。世尊。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悉當拔出於生死污泥。令入無畏涅盤城中。我般涅盤後正法賢劫一時滅盡。若我涅盤正法賢劫俱滅盡已。我之齒骨並及舍利。悉當變化作佛形像。三十二相瓔珞其身。一一相中有八十種好。次第莊嚴遍至十方無量無邊無佛世界。一一化佛以三乘法。教化無量無邊眾生悉令不退。

願作如意摩尼寶珠

  韋馱菩薩若彼世界病劫起時無有佛法。是化佛像亦當至中。教化眾生如前所說。若諸世界無珍寶者。願作如意摩尼寶珠。雨諸珍寶自然發出純金之藏。若諸世界所有眾生。離諸善根諸苦纏身。我當於中雨憂陀娑香栴檀沉水種種諸香。令諸眾生斷煩惱病諸邪見病身四大病。於三福處勤心修行。令命終時生天人中。世尊。我行菩薩道時。當作如是利益眾生。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當作如是佛事。般涅盤後舍利複至無量世界。如是利益眾生。世尊。若我所願不成不得己利。不能與諸眾生作大醫王。不能利益者。我今便爲欺誑十方無量世界在在處處現在諸佛如來。今者亦複不應與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世尊。所與無量無邊億阿僧祇眾生。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我亦不得見如是人。亦不聞佛音聲法僧之聲行善法聲。常堕阿鼻地獄中。世尊。若我所願成就得己利者。如來今者當稱讚我。時佛即讚持力捷疾。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來世作大醫王。令諸眾生離諸苦惱。是故字汝爲火淨藥王。佛告火淨藥王。汝於來世過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阿僧祇劫。後分賢劫中一千四佛。垂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當悉得奉施飲食。乃至如上汝之所願。那羅延勝葉。般涅盤後正法滅已。汝當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樓至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壽命半劫。汝之所得聲聞弟子。如千四佛所有弟子等無差别。所化眾生。般涅盤後。正法滅已賢劫俱盡。齒骨舍利悉化作佛。乃至生天人中亦複如是。

歷史記載及傳說

韋馱菩薩
韋馱菩薩
  韋馱天將,菩薩化身,擁護佛法誓弘深。寶杵鎮魔軍,功德難倫,祈禱副群心。”。農曆六月三日是護法韋馱菩薩聖誕,教界四眾莫不遙想尊容,感激滿懷!韋馱,梵語也,此翻“智論十菩薩姓二旱十名諱“琨十,亦稱“密蹟力士”,相傳其道場乃在中國浙江省臨安市天目山。菩薩形象爲身著堅固甲胄、兩手捧持寶劍,狀極勇猛威武。佛典記載:佛滅後有疾足鬼,奪去佛舍利,此菩薩即以其特有之腳力,追疾足鬼,騰雲駕霧,瞬間即將疾足鬼捉回,蓋此菩薩之腳力,勝於疾足鬼也。印度諸王、眾神隻對菩薩此擧,均甚感激。

  《正法念經》中對於韋馱菩薩的由來有較詳盡的說明:“以前有位國王,有兩位王後。第一位王後生了一幹個兒子,這一千位太子將來依次第成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位成佛的,也就是說在釋迦牟尼佛成佛前,已有三位太子次第成佛)。第二位王後生了兩個兒子,第一位王子發願,將來要成爲大梵天王,請一千位已經成佛的兄長大轉法輪。第二位王子發願,將來要成爲密蹟金剛(也就是韋馱護法),來護持一千位已經成佛的兄長的聖教。”韋馱菩薩内懷菩薩弘願,外現手持金剛寶杵的天大將軍身,正是擁護正法、降伏邪魔外道的最佳寫照。

  《感通傳》一書中,有提到一則有關韋馱菩薩的公案:唐朝的道宣律師,因爲有修行有德行,以至於感應了諸天神將、天人的護持。其中有一位天人姓費,對道宣律師非常恭敬,以俗家弟子之禮對待大師,並對大師說:“我在迦葉佛住世時,居住在四王天,在韋馱菩薩座下當差。六欲天中的天人,不論男女,大都沉迷於貪欲當中。我因爲有宿願,所以持戒清淨,嚴守梵行。”天人並談到:四大天王每一位天王座下,都有八位將軍,四位天王共有三十二位將軍,韋馱菩薩則爲首將——他們周遍天下,往返護持出家的法師們。每當修行人有魔事發生,韋馱菩薩就會來到四大天王的宮殿,這時四大天王看見韋馱菩薩到來,都會起立,以示尊重。這是因爲菩薩發大心,童貞人道,嚴持梵行,不受於欲的緣故。

  據知:四大部洲中,隻有北俱盧洲沒有佛法流布;其餘的三大部洲佛法非常的興盛,但是這三洲中的修行人大部份都會犯戒,很少有如法修行的。東勝神洲及西牛賀洲中的人則較爲愚笨,難以度化;唯有南瞻部洲中的人,雖然常常犯罪,但易度化,令其從善,而且此洲之人,煩惱妄想易於調伏。是以,佛將入涅槃時,各護法善神親受囑咐,並令護持出家的法師們,使能安心修行,不受魔擾。“如果諸位護法善神不加守護,致使修行人疊有魔難,那麼還有誰能夠弘颺聖教呢?”——佛陀臨涅槃時所垂訓的話語,各護法善神皆依教奉行,不敢不遵從據傳人界的臭氣可以上薰天界四十萬里,天界是清淨之地,沒有一位天人不討厭這臭氣的!然而韋馱菩薩及眾護法神們爲了圓成佛陀的數誡,襄助正法的流布,卻是抱持著忍辱負重、使命必達的決志。

  韋馱菩薩發大願心,護持所有出家修行人,從古至今,未曾疲厭。在禪宗祖師高峰原妙禪師語錄中,有一則關於韋馱菩薩的記載,叙述其護法護教護僧伽的公案。高峰妙祖師在末開悟前,爲成就道業而精進不懈,不論晝夜都在打坐用功,幾乎忘了吃飯、睡覺這回事。由於身心太過精進,以至於疲累到禪坐時會打瞌睡。於是乎,爲了對治瞌睡這個毛病,就到深山里,懸崖絕壁上去打坐,心想:如果再打瞌睡,一翻身就會從懸崖上跌到山穀下面;道業無法成就,摔死也就算了。高峰妙開始打坐用功,不一會兒,瞌睡的習氣來了,果真一下子就跌下去了。正掉在虛空當中的時候,突然被接住了,一問才知是韋馱菩薩來護持,所以才不致於掉落山穀而摔死。這時高峰妙卻以爲自己修行有功夫,感得韋馱菩薩現身護法。韋馱菩薩知道他起了貢高我慢的心念,而不知道慚愧懺悔瞌睡的業障,就告訴高峰妙,五百世下再護他的法了。

  高峰妙聽了之後,心中懊悔不已。“若韋馱菩薩五百世不護持我,以後修行該怎麼辦呢?”於是悲從中來,涕淚縱横良久。想想修行了生脱死,畢竟是自己的事情,不管韋馱菩薩有沒有來護法,我始終都要堅持修行。開始提起正念,繼續打坐用功。但是瞌睡的毛病一時難以斷除,不久叉跌下去了。料想不到叉被接住,是韋馱菩薩叉來護法了!因爲高峰妙一念虔誠懺悔心、精進勇猛心,已經超越了五百世。

  曇花與韋陀

  曇花原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開花,四季都燦爛。她還愛上了每天給她澆水除草的年輕人。後來此事給玉帝得知,玉帝於是大發雷霆要拆散鴛鴦。玉帝將花神抓了起來,把她貶爲每年隻能開一瞬間的曇花,不讓她再和情郎相見,還把那年輕人送去靈鷲山出家,賜名韋陀,讓他忘記前塵,忘記花神。

  多年過去了,韋陀果真忘了花神,潛心習佛,漸有所成。而花神卻怎麼也忘不了那個曾經照顧她的小夥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時分,韋陀總要下山來爲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所以曇花就選擇在那個時候開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氣綻放在那一瞬間。她希望韋陀能回頭看她一眼,能記起她。可是千百年過去了,韋陀一年年的下山來采集朝露。曇花一年年的默默綻放。韋陀始終沒有記起她。
曇花一現,隻爲韋陀。所以曇花又名韋陀花。

韋馱金剛杵放置代表的意義

韋馱菩薩
韋馱菩薩
  韋馱爲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佛教護法神。韋馱背對彌勒佛,面向大雄寶殿,降魔伏鬼,保護佛法。一般有兩種塑像:一是兩足平立,十指合掌,横杵於兩腕間,表示該寺不接待外來雲游僧人;二是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腳略向前立,表示歡迎接待外來僧人(也有與此相反之說)。
 
      一般來說,看韋陀菩薩的韋陀杵的方向:

      1.如果韋陀杵扛在肩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大的寺廟,可以招待雲游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

      2.如果韋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這個寺廟是中等規模寺廟,可以招待雲游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

      3.如果韋陀杵拄在地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小寺廟,不能招待雲游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

上一篇:無量壽佛

下一篇:須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