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1 16:44:49Bonnie

教室外的社會課

      

       春寒細雨中,我隨著老師和一群著橘色班服的小朋友,步行至學校鄰近的聖家堂,今天的社會課不在教室上。

 

       推開大門,迎面是空闊的廳堂、七彩的琉璃窗以及灰白大理石砌的祭台,莊嚴神聖的氛圍,連小麻雀們都自動安靜下來。

 

       一名親切的女志工為我們簡單導覽:「聖家」即為養父若瑟、瑪莉亞及耶穌一家。這座全台最具規模的天主教堂已歷六十載,外觀為十字架型、內部為挑高無柱的帳棚式設計,讓教友做彌撒(感恩祭)時毫無壓迫感及視覺障礙。(記得每次赴歐洲必參訪各大教堂,銘印我心的常非宗教本身,而是宗教建築的獨特之美。)另外,四周一面又一面呈現聖經核心故事的彩繪玻璃,是來自比利時某教堂的汰舊物,破損部分經修復後鑲嵌於聖堂內部,我和小朋友們感興趣的觀賞著。

 

       離開時,志工邀孩子有空可來此把願望和心事告訴天主,布兒認真的回應:「有事我都會在心裡跟祂說。」想起方才調查宗教信仰時,布兒於基督教舉了手,我納悶他何時成了小小教徒?回家得好好問他。

 

       接續,全體趕往圓頂的清真寺,雖僅隔巷弄卻如時空跳躍般。伊斯蘭教(阿拉伯語發音,亦稱回教),對大部分的台灣人來說,彷彿蒙了一層神秘面紗,然而信奉伊斯蘭教的教徒,卻占了全球人口四分之一。近些年,我因接觸了相關的電影及小說,才略微窺見其貌。

 

       幾名戴頭巾的志工媽媽領大家至貴賓室,天花板上吊著古典水晶燈,牆上飾以華麗織毯,室內的每件家具均帶有歷史感。原來,清真寺為台灣和沙烏地阿拉伯合建,當年石油交易方興,常於此處接待回教國家元首。

 

       回教的志工媽媽預備了豐富的導覽影片,以有獎徵答的方式與孩子們互動。獎品為桌上的天然椰棗,媽媽不必答題也可食用,好甜呀!在這堂課,我更瞭解伊斯蘭教法是如何影響穆斯林(教徒)的日常生活(或一生),扎了根似的自成一種習俗、文化;此外,我對現代小孩的表現感到驚喜:

 

      志工說:「穆斯林必須朝向麥加(回教聖地)一日五拜,旅館、機場均可找到指向麥加的標示,也有一種類似指南針的麥加指針。」 

      某同學:「i-Pad上也有!」 

      我心裡O.S.:「好個科技小孩!」

 

      志工又問:「你們知道人類是怎麼來的嗎?」 

      同學紛紛發表:「從精子卵子來的…」「從猴子來的…」「我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 一片紛亂中,前排傳來可愛的聲音:「是女媧做的。」是布兒,大家都笑了。我喜歡這答案,我和布兒都是中國童話的超級粉絲,小時候我也對此深信不疑。

 

      儘管穆斯林媽媽試圖以古蘭經舉證,造物主是唯一真主-阿拉,但對於生命的來源,神的存在,孩子們仍各堅持己見,忽然,外頭響起一陣陣古老的吟誦聲,午時的叫拜,結束了這場精采的辯論會。

 

       移居北城數十年,往來新生南路幾百回,對於這兩座極富特色,幾近古蹟的宗教建築,從來只覺遙不可及,藉參與孩子的校外教學,親近了社區不同的宗教圈,回程還特意繞道,品嚐小巷裡的清真飲食,真是體驗多元宗教文化非常徹底的一天!

      

後記:布兒放學了,我問他耶穌基督和女媧的關聯,他想了一下說:「我甚麼神都信!」然後叨叨絮絮起下午打樂樂棒球的佳績。

右下圖為穆斯林每日五拜的名稱與時間 ,星期五為聚禮日稱作:主麻

上一篇:布兒的主打歌

下一篇:家有酷小子3

忘月 2013-04-02 15:41:53

有趣的校外教學
猶太教 基督教及伊斯蘭教都宣稱是先知亞伯拉罕的子民 也就是說他們源自相同的祖先 我們通稱祂們為亞伯拉罕諸教 但這三教均屬單一神教 具強烈的排它性 因此常發生或大或小的宗教戰爭或迫害
反觀中國是個多神教的國家 能包容各種不同的的信仰及神祇 不會有宗教戰爭及政教合一這回事 也因為這種包容性 造就布兒能接納任何宗教的態度(我亦如此) 也是可喜的態度
不管人類是女媧或普羅米修斯所造 或亞當夏娃所生 都是美麗的故事 讓我們保有如布兒純真的包容性 同一天先後參訪基督教堂及伊斯蘭教堂 也是包容性的表現ㄚ

PS:聖家堂是我和內人補行婚禮的地方

版主回應
謝謝您精闢的補充說明
說得真好~
我喜歡聽各國的神話
也喜歡我們對信仰的看法
2013-04-05 17: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