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7 23:35:10Bonnie

紅毛城半日遊

在報上看到有關電子記憶的新聞

說是可以將生命的點點滴滴

鉅細靡遺地用數位化多媒體記錄下來

只要叫出檔案

就可以重回過去的每一天

這對於十分眷戀過去 喜愛收藏回憶的我

似乎是個好消息

但若真是如此

我們會不會對於流逝的時光就不那麼珍惜了

然而即使電子時代舖天蓋地的席捲而來

多數人漸漸慣用大量的影像記錄生活

我還是深信文字有種無法取代的魔力

就像細細寫下今天的小旅行一樣


今天的小小出遊

是布用三個好棒印章換來的

幾天前我便一再預告即將拜訪的景點

有著戰爭背景的台灣史蹟

紅毛城

其實不只是阿布興致勃勃的

連我也好想去久違的淡水小鎮走走

看看海

雖然一早淅哩嘩啦的下了滂沱大雨

我仍然依約背著簡便的行囊

跟布大手拉小手

像是小時候要去遠足般的

搭上開往淡水的捷運

記憶中的淡水總是浪漫多雨的

不是嗎

列車出了陰晦的地下隧道

黑暗逐漸褪去

窗外一片豁然開朗

可以望見中山北路的綠樹天空

我在心裡默數著一站站的名字

劍潭 石牌 淇浬岸 北投 復興崗 竹圍.......

這一條台北最長的捷運線

串聯著我美麗的青春歲月

高中時全校浩浩蕩蕩的撘著遊覽車

來到位於復興崗的靶場

射擊那一剎那

槍托強大的後座力撞擊肩窩的疼痛感

仍記憶猶新....

初訪淡水緣自一次聯誼活動

年輕氣盛的奮力踩著單車

一口氣騎到現今的漁人碼頭

在當時還是整片荒煙漫草的防波堤邊

品味著現在看來

根本與愛情沾不上邊的青澀懵懂.......

之後不論是唸大學 談戀愛 實習和工作

都與這沿途地點息息相關

於是沉澱許久的層層記憶慢慢的加溫

又在心底翻騰了

瞥見窗外的雨暫歇了

我趕忙取出照相機

和布互相拍照

留下歡欣美好的出發印象 




由於時候還早

便打消了先前想攔計程車的偷懶念頭

改搭公車

輾轉顛簸的來到了紅毛城站

我和布兒

跟著遊客兩兩三三

笑笑鬧鬧的碎步跑上斜坡

站在小山丘上

遠眺淡水河口

籠罩在細雨霏霏的珠簾裡的景緻

帶著深深淺淺的灰色調

好似一幅寫意的水墨畫

先是用蘸滿水分的毛筆渲染出大塊天空

再勻點淡淡的墨色刷出厚厚的雲層

接著抹上一疊濃重的墨黑

便勾勒出倚臥在遠方觀音山的婀娜姿態

輕描淡寫地揮灑出水天一色的氣度

調些磚紅

點綴著近處低矮房舍的屋瓦

此時一艘遊艇悄然滑過寬闊的河面

劃破靜寂

好個畫中有詩

真的無法用傻瓜相機拍出那幽遠又美麗的意境




隨後我們參觀了矗立在山坡上的紅毛城主樓

沿著小石階拾級而上

彷彿進入了歷史的時光隧道

舊時囚禁人犯不見天日的森森地牢

舖有地毯 設有暖爐的客廳 書房 和臥房

牆面雖已斑駁

家具裝潢也多半陳舊

但由那些雕花線板與水晶吊燈

不難想見當時貴族生活之奢華

約略讀著簡介

紅毛城最初是由西班牙人所建造

由於地理位置和城牆設計適合防衛

歷經歐洲多國佔領租借與戰火摧殘

最後終回到台灣懷抱

它紀錄著一小部台灣三百餘年的滄桑史

建築風格又別具特色

是一座珍貴的史蹟

雖然已經來訪數次了

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來淡水不妨到這裡走一走




當我試著要將紅毛城的歷史

簡述給鬧出"鄭成功趕走蘭人"這個笑話的主角聽時

卻見他已一溜煙的往外跑去

原來在主堡與領事館間的草坪上

洋洋陳列著九門大砲

這才是小小年紀的他所感興趣的呢

雨水把青草地洗得綠油油的

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細碎的燦燦光亮

布在砲台前舞拳踢腿

擺出各種功夫的架式

又來來回回的奔跑了數趟

快活得像隻出籠的小鳥

看著他被曬得紅通通的小臉蛋

我真的可以深深領會

父母想為孩子摘星星的心情

如果可以

我真願極盡所能的給予他所有的快樂

把他的童年記憶用愛填得滿滿的






於是

中午時分

我們找了附近的一家有河景的小咖啡館

悠閒的坐在戶外陽台上好好的吃午餐

點了布最喜愛的炸雞腿和柳丁汁

他自然又是邊吃邊喜不自勝的笑著

今天媽媽給他的寵愛真的是氾濫成災了

妹妹不在家的這段時間

我可以保持溫和平靜

耐心溫柔且專注的關照他

陪他彈琴 說故事 吃飯 玩遊戲

還規劃了一段小小的旅行

回程時

先前還嚷著不要回家的布兒

累得枕在我的膝上

一下子就呼呼睡著了

這一次的淡水之行

沒有阿婆鐵蛋 沒有阿給魚丸

但卻是滿載而歸的一天



瞧他笑得嘴都快裂開了^^



買了一本有關紅毛城的故事書



金黃酥脆的炸雞真的好好吃喔~超級滿足的(領事館旁的水語風情人文咖啡館)



午餐畢 天晴了 望著遠方的山色河景

小小的背影對這小鎮風光似乎也有著說不出的眷戀

下一篇:榕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