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5 21:14:45文森

《流浪者之歌》 我想聆聽

在我剛開始工作時,第一個月寫了一篇心得,當時因為有署名,曾經讓一位久未連絡的朋友,從這一篇心得找到我,但後來因為帶原者的身份而疏離

(我在po上blog前修飾了可能會找到我本人的字句...)

記得在實習時曾照顧嚴重手術後的病人,所以就自願的進來加護病房,想不到進來後確實是每個人的感受不同。

有時,我會一直想,為什麼我要走護理,這麼辛苦的工作,這麼辛苦的賺錢,看看身邊走護理的同學,花錢比賺錢都還快,而我或許一輩子也存不到一間房子。其實工作不到一個月,所有的理想早就被磨光了,直到有一天,在單位中遇到一些事,剛好回家後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生有限,活無限,我想選擇這條路的人,都希望可以在生命中為了自己,為了別人,作多一些的事。我想我又燃起了一點理想。只是當自己越有責任,就越難適應,越難適應,就越想逃避。

在作了一個月左右,我又看到另一個問題,雖然現在的我能力稱不上是個合格護士,但即使,我的能力像作了五六年的學姐一樣,我是否真有這樣的能力和死神搏鬥,前提是如果我認同生命是有限的。我想我不是不能面對一個死亡的病人,而是即使我作的再久,我始終還是會思考,我是否對於這位當班的病患,有什麼沒作到?如果這個病人,又是在當班時過世,這是一輩子的折磨。這是我想起在實習時照顧過的病人,他的死亡是可以預期,只是不知道何時而我偶爾還是會想起我那兩個星期有什麼作不好的地方。

其實這也是很衝突的一件事,我在那裡跌倒了,希望可以在這爬起來,卻又因為看到相同的理由,而想離開,我想我進來就是為了面對這個問題,所以我還是想留下。

 

今天在打這一篇文章前

整理了電腦

看到這一篇〝有一段時間〞的心得

 

生命裡就是有這麼多的巧合

機會到的時候

我們就抓住

機會過了

我們只需要聆聽

不批判的聆聽

 

 

 

悉達多在河邊諦聽,完全沉浸在傾聽中,專注、空寂,將所有事物納入,他感覺到自己現在完全學會了聆聽的藝術。他原來也常聽到這一切,河水中這許許多多的聲音,但今天顯得格外新奇。他已經不再能區分這許多聲音─分不出歡笑聲與哭泣聲,分不出孩子的聲音與成人的聲音,它們都彼此相屬;離人的悲泣聲,智者的歡笑聲,憤怒者的吼叫聲,以及垂死人的呻吟聲。它們都在以千萬種方式編織、組合、纏繞,而且所有的目標、所有的育樂、所有的善惡,一切總和起來就是這個世界,一切總和起來就是事件之流,一切總和起來就是生命之歌。當悉達多全神貫注地傾聽這河水的聲音,傾聽這支包含了千百種聲音的歌曲時,當他不再聽憂傷或笑語,當他不再將他的心和某一特定的聲音綑綁起來,不再將這個聲音吸入他的自我,反而去諦聽一切、整體性與和諧,於是這支由上千種聲音組成的偉大歌曲就凝聚成了一個字

                                                                                                           赫曼‧赫賽《流浪者之歌》

 

前幾天夜裡,當我在閱讀一本書時

發現了這一段話

引用《流浪者之歌》裡經典的一段話

一直想把這段話放在blog與大家分享

 

 

今天恰巧想到雲門

曾有舞作也是《流浪者之歌》

於是上了官網

想從其中找到靈感

想不到

今年秋季的舞作就是《流浪者之歌》

 

有人想和我看欣賞這故事嗎??

http://www.cloudgate.org.tw/cg/ticket/event.php?id=24

 

前幾天看到了《流浪者之歌》之中的一段翻譯

今天剛好看到以前的心得

其中有理想、有目標、有許多聲音...

當心中惦記著雲門舞作時

《流浪者之歌》就這麼讓我遇到了

運氣啊

天使之愛 2010-08-20 18:46:29

我們心不也是在這紅塵之中流浪呢

版主回應
呵~~
流浪者之歌真的不錯

小天使也有感受了
2010-08-31 10:46:58
(悄悄話) 2010-08-19 13:19:17
milk 2010-08-18 22:26:07

我來此給你掌聲的!

版主回應
呵~
最近你太忙了
都不好意思打擾你了
2010-08-31 10: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