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赤壁賦 蘇軾
一、國學常識賦的演變發展
異稱 | 發展狀況 | 代表作家作品 | |
兩漢: 古賦 | 大賦、 漢賦、 辭賦、 漢大賦 | (1)因朝廷提倡而蔚為風尚,是漢代的文學主流。 (2)篇幅長,多採問答體。 (3)詞藻華麗,筆勢誇張。 (4)好堆砌冷僻文字。 (5)少押韻,少用典。 | 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揚雄〈甘泉賦〉〈羽獵賦〉班固〈兩都賦〉、張衡〈二京賦〉 |
魏晉六朝: 俳賦 | 駢賦、 小賦、 六朝賦 | (1)與駢文交相影響而形成。 (2)篇幅縮小。 (3)抒情多於鋪陳。 (4)全用駢偶。 (5)多押韻,多用典。 | 曹植〈洛神賦〉、王粲〈登樓賦〉、陸機〈文賦〉、左思〈三都賦〉、江淹〈別賦〉、庾信〈哀江南賦〉 |
唐宋: 律賦 | 試體賦 | (1)科舉考試用。 (2)較俳賦更講究對仗、押韻。 (3)無文學價值。 | 王勃〈春思賦〉、駱賓王〈螢火賦〉 |
宋: 文賦 | 散賦、 散文賦 | (1)因應古文運動而產生,作者多為古文家。 (2)趨向散文化,用韻也較自由。 (3)常於敘事、寫景中雜以說理。 | 歐陽脩〈秋聲賦〉、蘇軾前後〈赤壁賦〉 |
二、成語辨析
成語 | 釋義 | 近義 | 反義 |
遺世獨立 | 遺棄俗世,獨自置身在另一個境界。形容超然世外,與人無爭。 | 物我兩忘 放身自得 超然物外 | 池魚籠鳥 籠鳥檻猿 |
羽化登仙 | 得道成仙。也形容如登臨仙境般遠離世俗塵囂。 | 蓬萊歸真 | |
旌旗蔽空 | 旗幟多得遮住整個天空。形容軍容壯盛。 | 軸艫千里 千軍萬馬 | 散兵游勇 單槍匹馬 一兵一卒 |
滄海一粟 | 大海裡的一粒穀子。比喻人或物在天地之間極為渺小。 | 九牛一毛 秋毫之末 太倉一粟 微不足道 | 龐然大物 舉足輕重 碩大無朋 |
◆一字多音辨析
屬 | ㄕㄨˇ | (1)類別。如:「金屬」。 |
(2)部下。如:「下屬」、「部屬」。 | ||
(3)附著;歸於。如:「附屬」、「名屬教坊第一部」(白居易琵琶行)。 | ||
ㄓㄨˇ | (1)同「囑」。託付。如:「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屬予作文以記之」(范仲淹岳陽樓記)。 | |
(2)勸請。如:「舉酒屬客」、「舉匏樽以相屬」。 | ||
(3)綴輯;寫作。如:「屬文」、「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 | ||
扁 | ㄅㄧㄢˇ | (1)形狀寬而薄的。如:「扁平」。 |
(2)通「匾」。懸在門上或牆上,題有大字的橫板。如:「扁額」。 | ||
(3)揍。如:「被扁」、「海扁一頓」。 | ||
(4)姓。如:「扁鵲」。 | ||
ㄆㄧㄢ | 小。如:「駕一葉之扁舟」。 | |
藉 | ㄐㄧㄝˋ | (1)依靠;依賴。如:「憑藉」。 |
(2)假託。如:「藉口」、「藉機」、「藉故」。 | ||
(3)坐臥在某物上。如:「藉草而坐」、「相與枕藉乎舟中」。 | ||
ㄐㄧˊ | 眾多雜亂的樣子。如:「藉藉」、「杯盤狼藉」。 |
◆一詞多義辨析
虛 | 1通「墟」。大丘、土山。說文解字:「虛,大丘也。」 | |
2孔穴;空隙。 | 如:「若循虛而出入,則亦無能履也」(淮南子氾論)。 | |
3弱。 | 如:「虛弱」、「趁虛而入」、「內自虛而外樹怨諸侯」(李斯諫逐客書)。 | |
4空中;天空。 | 如:「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蕭史偕翔鳳以凌虛」(晉葛洪抱樸子)。 | |
5空出。 | 如:「虛位以待」、「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賈生)。 | |
6空;缺。與「實」相對。 | 如:「空虛」、「虛實」、「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 |
7謙遜;不驕傲。 | 如:「謙虛」、「虛心」、「虛懷若谷」。 | |
8不真實的。 | 如:「虛假」、「虛幻」、「虛名」、「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白居易長恨歌)。 | |
9心愧氣餒而膽怯。 | 如:「膽虛」、「作賊心虛」。 | |
10白白的;徒然。 | 如:「不虛此行」、「彈無虛發」、「虛晃一招」。 |
◆形近字辨析
一 | 棹 | ㄓㄠˋ | 同「櫂」。船槳。如:「棹歌」、「桂棹兮蘭槳」。 |
淖 | ㄋㄠˋ | 爛泥。如:「泥淖」。 | |
卓 | ㄓㄨㄛˊ | 卓越;超遠。如:「踔厲風發」。 | |
綽 | ㄔㄨㄛˋ | 1寬裕。如:「闊綽」、「寬綽」。 | |
2姿態柔媚、美好。如:「風姿綽約」。 | |||
二 | 舳 | ㄓㄨˊ | 船尾。如:「舳艫千里」。 |
妯 | ㄓㄡˊ | 兄弟之妻相互的稱呼。如:「妯娌」。 | |
軸 | ㄓㄡˊ | 1貫穿車輪中心,控制輪子轉動的橫桿。如:「車軸」、「輪軸」。 | |
2中心;樞要。如:「軸心」。 |
四、課外閱讀
(一)後赤壁賦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於是攜酒與魚,復游於赤壁之下。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龍,攀栖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
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翩仙,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問其姓名,俛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悟。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語 譯】
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步行出發,要回臨皋亭去,兩位客人跟著我,走過黃泥。這時霜露已下,樹葉全都脫落了。人影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環顧四周夜景,心裡快樂極了。我們邊走邊唱著歌。一會兒,我感嘆地說:「有客人沒有酒,有酒沒有菜,月色皎潔,晚風涼爽,怎麼度過這美好的夜晚呢?」客人回答說:「今天傍晚,張網捕到一條魚,大嘴細鱗,形狀像松江的鱸魚。但什麼地方能找到酒呢?」回到家裡跟妻子商量,妻說:「我有一斗酒,已經存放很久了,正是準備供應你隨時需用的!」於是帶著酒和魚,再度到赤壁的下面遊玩。
江水發出聲響,峭壁高聳直立;山似乎高了些,月似乎小了些;水位低了,石頭露出來了。距離上次沒多少時日,江山景色卻教人認不得了!我撩起衣服上岸,踩上高峻的巖石,撥開叢生的雜草,蹲在奇形怪狀的石頭上,爬上屈曲的樹木,攀登蒼鷹棲宿的高崖,俯覽河伯居住的水宮;那兩個客人卻不能跟著我了。
突然有一聲長嘯,破空而來,草木震動,高山共鳴,深谷回響,夜風掀起,水濤騰湧。我也不禁黯然悲傷,悚然恐懼,覺得此地淒清不可以久留。於是回到船上,把船直放江心,聽任它漂到哪兒就歇下來。
這時已經快半夜了,四面看去,非常冷清。剛好有一隻鶴,橫過江面從東邊飛來。翅膀像車輪一般,黑色的下身,白色的上身,嘎嘎地長鳴,掠過我的船,向西邊飛去。
不久,客人走了,我也回家就寢。夢裡看到一個道士,披著羽毛的氅衣,飄然若仙的樣子,經過臨皋亭下,向我作揖問道:「赤壁之遊,快樂嗎?」我問他的姓名,他低頭不答。「哦,哦!我知道了,昨天夜晚,又飛又叫地掠過我的船的,不就是你嗎?」道士回顧而笑,我也驚醒過來。打開門看看,卻已不見他的蹤影。
(二)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語 譯】
長江滾滾東流,浪濤洶湧,沖刷盡所有的英雄人物。在這塊古代的城堡裡,聽說是三國時代周瑜的赤壁,亂山聳立,直插雲端,巨浪不住地擊沖岸邊,捲起很多雪白的浪花。江山美得像圖畫一樣,其間又有多少英雄人物呢?
我遠遠地想起了當日的周瑜,因為小喬剛剛嫁了過去,特別顯得英姿爽發。搖起羽扇,戴上綸巾,閒談笑語之間,強悍的魏軍戰艦已經被燒成灰燼了。我想起故國的無限江山,多情的人都會譏笑我,這麼年輕就長出白髮來了。人世間就像夢境一般,何妨拿起尊酒,向著江中的明月憑弔。
五、作者軼事
(一)得到歐陽脩的極度讚譽
東坡在參加禮部考試時,考題是「刑賞忠厚之至論」。他在文章中講了一個皋陶的典故,當時由歐陽脩擔任主考官,梅聖俞為輔,歐陽脩雖記不起這個典故出自何書,卻大為激賞,梅聖俞也說:「何須出處!」等放榜後,趁東坡來道謝時順便問他出處,東坡回答:「何須出處!」竟與梅聖俞當時的話不謀而合,歐陽脩欣賞他的豪邁,驚嘆不已。
東坡初及第,便寫信感謝梅聖俞。聖俞將這篇文章拿給歐陽脩看,歐陽脩也十分欣賞,說:「想不到後生當中有這麼出色的人。我老了,當放此子出一頭地。」東坡詩文落筆,往往立即在文壇傳誦。連歐陽脩也是一看到他的文章,就為之整日欣喜,還曾跟人說道:「你記住我的話,十年後,世上大概沒有人會談到我了。」
(二)與朝雲的韻事
在所有的妻妾當中,東坡最寵愛朝雲,而朝雲也堪稱東坡的知己。據說東坡在京師時,有次退朝回家,飯後摸著肚子在庭中散步,回頭笑問侍女說:「你們猜猜看,我的肚子裡裝了些什麼?」一位侍女說:「裝的都是文章。」東坡搖搖頭,不以為然。另一位說:「您是滿腹經綸。」東坡也不表同意。這時朝雲意有所指的說:「學士一肚皮不合時宜!」東坡聞言捧腹大笑。
東坡在惠州時,有天與朝雲閒坐。當時落木蕭蕭,淒然有悲秋之意,於是命朝雲唱「花褪殘紅」這闋詞。朝雲剛發聲要唱時,突然淚落滿襟,東坡詢問她是什麼緣故,朝雲回答說:「我之所以難過得唱不下去,是因為這闋詞中有『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兩句啊!」東坡聽罷哈哈大笑說:「我剛才還在悲秋,你竟又開始傷春了。」於是作罷。朝雲不久染病身亡,東坡也終身不再聽人唱這闋詞。
(三)兄弟情深
東坡兄弟終生友愛,在遭難時尤能互相幫助,表現出深厚的情誼。當烏臺詩案發生時,蘇轍聽到哥哥入獄,立刻上疏願除官為兄贖罪,後幸賴曹太后緩頰,而神宗也有悔意,才改貶黃州團練副使。東坡一生頗為口舌之災所累,蘇轍對此知之甚深,常勸他沉默些、少作詩,但蘇軾卻依舊難改其坦誠直率,每次遭人誣陷,子由也往往受到波及,但兄弟二人卻始終無嫌隙,可說是十分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