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8 01:20:09Azi

20100716_百分百的溪頭-達成



自從上次 因為「後勾爪事件」殘念只完成 十分之九的溪頭 。就一直念念不忘掛在心頭,當然也想號召更多車伴一同上海拔1100公尺的溪頭。

不過中間也安排幾次,都有氣候等因素而變掛,好像要找一天上溪頭比到阿里山還不容易。原本徵詢有八個人要一起上,後來又折半,只剩我們3+1基本成員。這幾天的午後雷陣雨,下到讓我開始擔心是否會真的影響到既定的行程。尤其是前一天雷雨交加...。

一大早又是個讓人熱到哭出來的豔陽天。

不過阿里山都騎上去了,溪頭-就當做梅山36彎等級的爬坡路段。

擇重點:直接坐火車到林內。攜車袋再次派上用場。


很多行業共通的行事準則。


 

從竹山轉151縣道,就開始真正的爬坡。不過一開始我就差點掛點了。最近每天看環法大賽,正處熱血之中。看選手騎山路都很輕鬆的起身抽車。我試著有樣學樣;在一開始的10%陡坡,覺得踩踏沈重,就試著抽起下,剛開始覺得還不錯,但是多抽起次之後,就覺得心跳快要爆掉,趕緊下車;隨之而來就是一陣暈眩,那種感覺有點驚險。經過較多的時間休息之後才能再上車,不過體力突然大幅滑落。一直到鹿谷的7-11海灌水、運動飲料各一、double的能量包之後,才有明顯恢復。

一路上的爬坡不囉嗦,就一律是上坡,幾乎沒有起起伏伏的上下坡。

 

到了鹿谷,坡度較緩也比較有喘息的機會。但是隨即又是10%以上的坡。
天氣熱、坡度大,我們只能採取保守的方式:多休息。

  

Andy這個表情,被宅女小紅看到會怎麼想...。


到了關鍵點:內湖森林小學。上次後勾爪就是騎到這裡斷掉的。苦主先來拍一張。


接下來的6km對我們而言就是新的體驗。
其實整個溪頭爬坡也只有21km,所剩下路段還有2/7。而且都是10%以上的陡坡。

 

 

後來每一兩km,就休息一次。體力差就要認份點。駱少的小盤從來不用,這次騎到快要抽筋,終於啟用。經過這次,我們對騎「武嶺」的信心,好像更薄弱一些。

不過至少經過三個小時,我們還是把21km、近900m的爬升高度完成,抵達海拔1100m的溪頭。

過程可以狼狽不堪,不過一定要有狠帥的舉車照。就好像我們一直再討論如何「爬」上武嶺,最後一定留下武嶺前風光照...。



  
 


--FINISH--- 
Andy 2010-08-07 11:58:06

我發覺我太沒有團隊精神了,三缺一,就剩我還沒發言,補一下.武嶺我也來了. 不過對我而言,換32T一定不夠,我要換車才行,我要換....電動自行車.

駱少 2010-07-19 23:36:32

不只要老命還有全身該抽筋的都抽了
我決定去換32T的飛輪了,武嶺我來了!

小h 2010-07-18 21:28:59

要老命!!真是要老命!!全身酸痛...
"武嶺"不遠了,大家再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