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02 02:02:53倚天

「這樣」的安息禮拜

七月一日沒去遊行,因為定期遊行活動已變得為遊行而遊行,失去了透過行動以表達民情的意義,就宣傳七一遊行的橫額也看不出為甚麼目標遊行。

在商場遊逛了一會,晚上到寶福山參加一位朋友祖母的安息禮拜,安息禮拜完畢,身邊一位朋友問我:「安息禮拜的意義是甚麼?」,我一時竟答不上來。

安息禮拜是朋友媽媽的教會主辦,因此我是第一次見主禮牧師和工作人員,也是第一次參與「這樣」的安息禮拜。以「這樣」形容,是因為我曾參加過最不像安息禮拜的一次安息禮拜,但我也分不清「這樣」是褒還是貶。

聚會開始,先是一段25分鐘的詩歌敬拜;然後大約5分鐘祈禱;不足5分鐘的生平敍述之後;是牧者描述死者信主經過,並解釋確定死者信主的原因,目的在鼓勵親友信主;最後回應詩歌,竟連同分享和呼召,也花了大約15分鐘。個多小時聚會,真正以死者為主的只有生平敍述的5分鐘,與其說是安息禮拜,說是一場佈道會更適合。

作為基督徒,看見教會熱心佈道,把握每個機會與人分享福音,當然是值得欣慰。然而,為此而使人的安息禮拜不像安息禮拜,死者成為了教會佈道的「手段」,又是否有點那個呢?且不論其領詩、祈禱的內容和技巧是否適合放在一場佈道會,但放在安息禮拜,顯然是異常冗長,短話長說;此外,沒對家人和親友一句體諒、安慰的話,只不斷集中「主題」,請親友信主;還有一點,聚會全集中於死者信主的一刻,死者九十多年的生涯,難道就沒有其他值得被記念的事情嗎?也許,正如那位牧師所言,他們的認識,就只有死者的最後一程,但信息如此,又會給未信者怎樣的印象呢?

安息禮拜主題不在悼念死者、也不在安慰家人,還算是個安息禮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