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嚼 23、後事
■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草根嚼
◎23、後事
⊕潘文良
˙親友逝世,雖有哀傷,不必哭哭啼啼;
子孫祭拜,或用蔬果,只要誠誠敬敬。
死,是人生「最後」的一件事。
人生自古誰無死?無論聖賢庸愚、男女老少,每個人都要死。
既有生,就有死,死是無法避免的;想死得死,不想死,也得死——
〈彭祖〉活到八百歲,結果還是死了;
〈秦始皇〉百般計謀求長生,最後也是死了。
死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也是必然的事情,既是如此,死也就沒什麼好悲憐的;而對於死者,也就無須哭哭啼啼的了——哭哭啼啼,無益於死者。
阿文常說‥
「當人打死一隻蚊子、看到一隻狗死了;
到市場去,一大堆死豬、死雞、死鴨、死魚……在那裡,
人們連哭,都不會想到;
就算是別人的親友(與自己無關的人)死了,也不會哭,
還會叫人節哀順變——節哀順變!
可是,當自己的親友死了,為什麼會哇哇大哭呢?」
阿文觀察的結果,發現‥人們不是為死者流淚,而是為活者傷悲。
譬如‥有個婦人的丈夫死了,她會這麼邊哭邊唸道‥「我歹命啊!我歹命……你哪忍心,放(捨)我做(任)你去咿? 放(讓)我孤單無……伴啊……囡仔細漢要按怎啊? 你怎赫恁忍心……放我做你去咿……」(赫恁‥那麼。)
呵呵!這哪是在為「死者」哭泣呢?
佛經中,有這麼個故事‥
古時「印度.羅閱祇國」,有位梵志,聞說‥「舍衛國」的人,都很慈悲孝順、奉經修道、供事「佛、法、僧‥三寶」,他便想到舍衛國,去參訪一番。
(梵志‥佛稱外道修行之人為「梵志」。)
梵志在途中,看到有對父子,在田中耕作——
那兒子,不幸為毒蛇所咬,一時毒發身亡;然而‥其父,卻若無其事的,繼續耕種,不管他的兒子,也不啼哭。
梵志看了,很奇怪,便上前問那農夫道‥「你的兒子死了,你怎麼不哭呢?」
農夫答道‥「人有生死、事有成敗,善者有報、惡者有對,愁憂啼哭,何以追逮? 設不飲食,亦無益死者。」
梵志聽了,感到無奈,見彼處有一農舍,想是其宅,便上前探視,並告之上事,沒想到‥其家人,皆未哭泣。 梵志驚問其母說‥「何以不哭?」
其母道‥「子者如客,來依人止。來亦不卻、去亦不留;此兒,本我亦不喚來,自來過我生,死亦自去,非我之力,能使進退,不過隨其本行,追業所生。」
梵志又問其姊道‥「為何不哭?」
其姊道‥「我等姊弟,譬如‥工師入山,砍材縛筏,水中猝逢,大風吹破筏散,隨水流去,前後分張,不相顧望;我弟亦爾!如是宿命因綠,一時共合會,在一家生;隨命長短,死亡無常,合則有離,我弟命盡,各自隨行,無常對至,隨其本行,不能相救。」
梵志又問其婦‥「為何不哭?」
其婦道‥「我等夫婦,因緣共會,須臾間已,譬如飛鳥,暮宿高樹,擾擾作聲,向明,各自飛去,行求飲食;有緣則合、無緣則離,夫婦如是。」
聽來實在無情,但是‥仔細思量,卻是說得一點也沒錯啊!
人生在世,是「因緣和合」,生離死別,在所難免,哭哭啼啼,又能挽回什麼呢?(有的人,自己哭不夠,還請「孝女」哭來湊;只見那孝女,哭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心裡卻想‥〔等會兒紅包,不知會有多少?〕 哭得那般「虛情假意」,實在太……無聊了。)
在佛書上說‥「體溫完全消失,意識離開身體,才能叫死。」(如醫學上,所謂的「腦死」,方為真死。)
當親屬「斷氣」時,並未完全死,此時,不能任意碰觸、搖晃,及至搬動死者(死時是非常難受的,任意碰觸死者,會使其更為痛苦,當讓其靜靜的走),應該馬上,為他唸佛說法,(用以平靜其心。阿文倒覺得‥這也是在使自己平靜。)而不要在他面前,豪啕大哭,因為‥在死者前哭泣,會弔發死者的眷戀和貪愛之心,捨不得、放不下,不能安心的走,而影響他投生的境界。所以‥對死著哭泣,不但毫無益處,反而有害於死者。 (如果忍不住要哭,當離得遠遠的去哭,而別在死者附近哭泣,以免混亂死者,增長死者「情執」。)
* * * *
作此文時,恰值清明時節——
阿文的家鄉,有四處墳場,這段日子,天天有人上山來掃墓。
只見——雞鴨魚肉、糖餅水果……三牲四禮、香燭冥紙,件件俱全,擺了一片,拜了半天,撒了五彩的「墓紙」,最後,還放一串長長的鞭炮。
阿文年幼,常有此想‥〔人死了,真的住在墳墓裡嗎? 在那裡當「守墳鬼」,好可憐嘔!光「想」在那麼狹小的空間(棺材、骨罈子)裡,就難過得要命,要是真的「住」在裡頭,那不難過死才怪呢! 而子孫們,一年才來整理(探望)一次、祭拜兩次(清明和忌日)……這樣,不「餓死」才怪……住的也不好、吃的也不飽……還得「庇祐」子孫——死了,真是不值得啊!
而人如此這般的祭拜,有什麼作用呢? 那些牲禮、祭品,拜了半天,也沒有「不見」,「他們」吃到了嗎?(父親說‥「他們只是食其『滋味、味道』而已!」)
那些「紙錢」,好像是「偽鈔」一樣,質料比衛生紙還差,燒成一堆灰,他們「能用」嗎? 他們難道不會自己工作賺錢,而要靠親人,寄錢給他們? 而寄了那麼幾疊,夠他們花用一年嗎?〕
一大堆問題,總在清明時,縈繞在腦海,久久不得其解……
祭祀祖先,慎終追遠,是孝道的表現,而人們「隨俗沿習」地,那樣的祭祀了幾千年,是否曾靜心研究一下,阿文那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呢?
阿文閑來,多方求證,終於在佛書中,找到了(一些較為合理的)答案。
阿文想來‥
其實‥人過世後,除了往生佛國淨土,能享永常之樂外,凡夫皆在六道中輪迴,所謂六道,就是‥天、人、阿修羅(三善道)、畜牲、餓鬼、地獄(三惡道)。
祖先若是往生三善道,還有可能「庇祐」子孫,若是往生三惡道,那就別想求其庇祐——他們還欠(需要)子孫「救渡」呢!
再者,天人、阿修羅,飲食皆比人殊勝,且具有神通,來去自如(不必坐車、買車票),所以‥人們祭拜所用的牲禮、紙錢……他們是根本「用不著」的(所以‥牲禮、祭品,都是人在吃)。
而三惡道中,地獄、畜牲兩道,對於所供的牲禮、祭品;所燒的紙錢,根本是「用不到」的(在祭拜中,或有麻雀來啄食、貓狗接近,人即驅離,也許那正是祖先轉生,如此一來,哪能享用? 而地獄中,日夜受苦,無有間斷,故於祭物,無能收受),只有鬼道眾生,才能受享那些牲禮、祭品、紙錢。
(鬼分「餓鬼」與「福德鬼」,餓鬼肚大如缸、咽細如針,雖能得食,卻吃不下,或得食物,卻化火炭;或得飲水,卻化濃血,因惡業故,永受饑渴;福德鬼,於世或有善行,故雖墮鬼道,尚有福報,而能得此,人間供養。)
人們用牲禮祭拜、燒紙錢給祖先,是不是「斷定」祖先,已淪落「鬼道」呢?若非如此,根本無需用那些牲禮、紙錢;若是如此,還不想辦法「救渡」他,反而要求祖先「庇祐」,這哪裡有一點「孝心」呢?
再說‥用牲禮(雞、鴨、魚、肉)予鬼道眾生食用,只會增其「罪業」,因人為其「殺生」,殺生則是造惡業,鬼吃了「為其所殺」的畜牲肉,便會增「重」罪業,而難以「翻身」——故祭拜,僅用「蔬果、鮮花」即可。
而燒紙錢(冥紙),縱使鬼收得到,想必也「用不了」,因為‥鬼的世界,既沒有超級市場,也沒有餐廳、小吃店……(倘若有東西可吃,就不會叫「餓鬼道」了。)沒地方買東西,有「錢」作什麼?
再看那些紙錢,質料比衛生紙差,只有上一張是「錫箔紙片」,底下全是錫箔碎片(現在則是漆上「銀色漆」而已),恰似金光黨,用來騙人的手段(上面一張真鈔,底下全是報紙剪的),想必他們拿了也「沒用」,所以沒「計較」,也從來沒「抗議」過。
有的在親屬過逝時,還糊「紙靈茨」,連帶婢女、奴才、汽車、電視機、洗衣機……應有盡有的一大堆。
阿文想來‥如果在陰間,還能那樣「享受」的話,(那還叫陰間嗎?)陽間的人,倒不如趕緊「搬家」的好(現在的地球,越來越不是(適)人住的了);再說‥陰間也沒有加油站、發電廠,也沒有電視公司、轉播台、影視明星、歌手……要不糊一些,燒(送)給他們,他們又怎麼去使用那些東西呢?
大家不明白這些道理,所以‥人家怎麼做,自己也跟著做,做來做去,結果‥成了「理所當然」的「定規」,要是沒有那樣做,還會被人批評‥「沒孝心」呢!
只要大家仔細想想,研究研究,當能明白,其中道理,此後,也就不要再去做
那些‥「無利益、無意義」的事。
《地藏菩薩本願經˙利益存亡品》中說‥
「若能為死者,於七七(四十九)天內,廣做種種善事,
諸如佈施、修廟、唸佛、印經等,能使死者,遠離三惡道,往生人、天善道,
受微妙安樂,而為其設福修德的在生眷屬,
也能得其無量利益。」(亡者可獲七分之一,其餘功德,生者自利。)
只要屈指算算,則知‥用牲禮、紙錢,來祭拜死者,實在是害人害已、吃力不討好的事,不若省下那些錢財,用以行善作德,這才真是「利人利已」的事啊!
註‥有緣見此文者,若想了解「生死、祭祀」之事,請參閱《地藏菩薩本願經》,或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飭終須知》等佛書。
或有人不信於此,然而‥值親友過世,勢將無所適從、不知所措,若能見聞經書、靜心思考,當知此文,無有差處!
===========================================================
※舊文整修首舖「新聞台。潘文良著作集」。2022.03.06.日 00:00:28
◎潘文良《草根嚼》23、後事。
https://www.facebook.com/avun.pan/posts/4606301696148050
FB佈:https://www.facebook.com/avun.pan/posts/4606301696148050
■標籤:#逝世 #哀傷 #祭拜 #蔬果 #誠敬 #聖賢庸愚 #長生 #自然 #必然 #悲憐 #節哀順變 #流淚 #傷悲 #慈悲 #庇祐
上一篇:◎草根嚼 22、切勿以身試法
下一篇:◎草根嚼 24、居家與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