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與文字
◎影音與文字
⊕潘文良 撰
憶及小學時,聽廣播節目「武俠天下」,講〈金庸〉的武俠小說,每晚就會守在收音機旁,不聽完,不睡覺。
後來,有《天龍八部》的電視劇,每周末晚間,就待在電視機前看,一集漏了看,就大呼遺憾。
後來,出了社會,賺了錢,便去買金庸的武俠小說,更是看得日以繼夜、通宵達旦呢!
要說‥「影像、音聲、文字」,誰較「吸引人」?實在也是「不相上下」啦!
(雖然‥之前已聽過說書、看過影劇,但「文字」的魅力,依然是不減分毫的。)
影音者,影像與聲音。影像從眼睛輸入、聲音從耳朵輸入。 文字者,亦可謂為一種圖像,而從眼睛輸入。 雖然‥影音的刺激,較為主動、直接,而文字的刺激,較為被動、間接,但對人的「影響結果」,還是得看人的用心程度而論呢! 苟不用心,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也!
昔日,電視機甫出,有聲有色,風靡世界,成為人們,「目光」的焦點。
有人謂‥「收音機,要被淘汰啦!廣播員,要失業啦!」
事實卻非,如其所言,廣播事業,至今仍然,屹立不搖;藉由電腦網路的盛行,廣播更是大行其道呢!(網路廣播收音。)
蓋「廣播」者,以耳聽之即可,還可邊做其它事;而「電視」者,還得以眼觀之,這總得乖乖地,坐在其前才行呀!
若言‥「影音媒體,會取代文字媒體。」
此不異也是「閑人」說夢。但看今日,家家有兩三台收音機、電視機、電腦,電視新聞、網路新聞,二十四小時播放,然而‥報紙、周刊、雜誌,卻依然有其存在之空間,何也?
文字,有其不可抹滅之功能、效用也!
文字既不可抹滅,文字媒體,又豈能、豈會被取代、淘汰呢?
要說‥文字與影音之罩門嘛!
文字者,譬如‥報章、書籍,對於不識字的人(像是‥看不懂英文、德文;或外國人,看不懂中文者),可就起不了作用啦! 看影像(圖片)、聽聲音(音樂),至少還可以看其表情、動作;語調、節奏、旋律,而臆測其劇情、情緒、情境,乃至體會其所想表達的理念。
影音者,譬如‥錄音帶、光碟片,總得有錄放音機、光碟機,才能播放,就算「有機可趁」,也得有「電」才行,其所需條件之限制,可是比書籍還大的。
等哪天,家裡停電一整天時,當可知‥一片「光碟」,與一本「書」之差別,到底在哪裡。
可知‥儘管影音媒體,能夠逢勃發展;文字媒體,依然是不可或缺,而仍能大行其道的。
2006.11.22.三 15:00:33 初稿
本文以「注音輸入法」輸入,辛苦奮鬥三小時。(昔日,用慣了倉頡輸入法,故不諳注音輸入法,不能「盲打」也!)
蓋本人電腦上之「倉頡輸入法」,不知哪裡,出了問題,不能使用;而Windows「語言列」之「設定值」(等同「控制台」裡,「地區與語言選項→語言→詳細資料」),無法開啟,不能增刪輸入法;從網路下載新倉頡輸入法,明明提示「安裝成功」,點擊卻依然無效……
本人問題,已在「奇摩。知識」求助,但仍未解。
問題:語言列的「設定值」,無法開啟,怎麼辦?
網址:
若有電腦高手,知其問題所在,以及解決方法,有請幫幫忙,感激不盡!
私人問題,請以電郵告知,謝謝! 本人電郵:a_vun@yahoo.com.tw
※網管若覺附言不妥,有請刪除之,謝謝! 實在是‥求助無門也!
失去倉頡輸入法,就像是……就像是‥車子拋錨,只能用腳走路,當作運動啦!
那麼‥慣用「注音輸入法」者,要是沒了注音輸入法,只剩倉頡輸入法的話,可就像是‥一個天天走路的人,有了車子,卻不會開那樣了。
2006.11.22.三 15:20:03
~~~~~~~~~~~~~~~~~~~~~~~~~~~~~
◆版主朱邦復的回應
文太長,老朽看不完。
曾聞小兒共語‥
「大人很笨!」
「你怎麼知道的?」
「大人喜歡喝茶,苦得要命!」
「你喝什麼?」
「我喝牛奶。」
「你才是笨蛋!」
「為什麼?」
「可樂才是甜的!」
※此文因觀「朱邦復工作室留言版」之留言(編號:#7049),有感而撰,
貼於「朱邦復工作室留言版」(編號:#7051)。
網址:http://www.cbflabs.com/gstbook/allmsg.php3
http://cbflabs.com/gstbook/allmsg.php?type=100&keyword=7051
(以下引用之文皆同,其版主者,為朱邦復先生。)
~~~~~~~~~~~~~~~~~~~~~~~~~~~~~~~~~~~~~~~~~~~~~~~~~~~~~~~~~~
■附錄
編 號:#7049
日 期:2006.11.22.三 07:29:28
留言者:廷
主 題:文字媒體
你好!偶然得知貴網,甚為驚訝!對先生的文化修養,非常敬佩!此番留言,全因有事,鬱悶己久,不吐不快!
友人說‥「現代媒體趨勢,必以影音媒體為主導。」
我則認為‥影音與文字,兩者不可分割。
他說‥現代科技早已日新月異,影音媒體普及,文字媒體的工作,只會漸漸被取代。
但我解釋‥影音與文字之間,有著明顯的分別,不能如此的定斷。
友人卻堅持己見,認為‥電腦技術的創造力,不下於文字,亦比字符,更易吸收,相比過去的小說,現時的現代人,更熱衷於劇集、電影和動漫畫等,各種媒體。
我認為‥兩者截然不同,影音倚靠吸收,但文字,卻是以「意」為本,觀察文字,並從腦海內,直接取得的認知;影音資訊,反而過多。即使是電影院的大銀幕,觀眾所注意的,亦只是畫面上的某一點,其功效與文字無異;字裡行間,亦能凝造氣氛,不輸給音樂聲效。
我們甚至討論到‥唯心論與唯物論的層面上……最後,兩人都不得要領。
我始終認為,各類媒體也是相輔相承,沒有一種會被取代。不過,看現代影像媒體的興盛,對文字小說,確實造成衝擊,聽友人此異言論後,內心更是不安。因此,我向朱先生請教一下‥現代影音媒體,對文字的影響甚廣,這是否為文字媒體的考驗呢?
其實,文化這回事,也難以言喻,在此一問,只希望能稍緩心結。
~~~~~~~~~~~~~~~~~~~~~~~~~~~~~
◆版主朱邦復的回應
此乃標準之鳥飛魚潛,各有所見也!
老朽常謂‥如要辯個輸贏,用槍決鬥最理想!但要討論問題,首重「目標、立場」之確定,始有判斷之依據與準則。
老朽無意掀起時賢口舌之惠,是以‥拒爭、無諍、不掙!但解釋閣下之例,係以「刺激為體、認知為用」之課題,若混為一談,將永無交集也!
影音係「直接刺激」,係將「原始刺激」整理而成。可立竿見影,但能量一逝,隨即無影無響!(若人不信,請將莊子的逍遙篇,拍成影片,保證成為古早童話!再說,語音與文字,相去天涯,但若程度不夠,等於半兩棉花!)
文字為「聯想刺激」,先要有經驗體認,次要理解認識,最後才能建立聯想網絡。
漢字所謂「文化」,實為「文字化育」(與西化之風俗行為有異),影音能立即挑動人心,效果顯著。但所化者,恒為「印象」,無關義理;且除非長期沉浸在影音環境中,其「化育」力量不大。而文字之化育,又分兩途,一乃技術、物效、生活之路,另一為精神、思維、探索之道。今世受西化影響,前者斯為主流,人已化為物奴!至於後者,微不足道,只有本網,足可羅雀,尚在烹而食之矣!
媒體之盛衰、興亡,與國家、物種近似,環境主導方向;效率決定成敗;發展以作取捨。當人類知識水平日張,物質發展愈盛,人受到感官之誘惑,精神生命,遂日漸消溶。再若人類生存堪憂,為了奮發圖強,必有神智振作之契機。如今正值舉世大變之關鍵,何去何從,論者首應知之,方可著墨。
文化乃宇宙進化,最尖端之鋒刃,需千錘百煉,豈是唱歌跳舞,所能比擬?(天堂鳥之歌舞,較人尤勝。) 而當今之影音作品(含西方的經典作品),在老朽眼中,連天堂的大門,都沒挨上邊!如果這也能「影響人」(老朽只是喜愛,談不上被影響),那保證「人不如鳥」!
俗謂「唇亡齒寒」,這個時代,世人早就被「金權教」統治,談文化太冷了!不過,要討論問題,就不能不追根究底!而非文化人(會寫幾千個字、能寫一篇情書,如果不能放在秤上秤量,免談)談文化,不僅是冷,而且,早已凍成堅冰矣!(本罟網數百萬言,早已談得爛了。)
http://cbflabs.com/gstbook/allmsg.php?type=100&keyword=7049
▃▃▃▃▃▃▃▃▃▃▃▃▃▃▃▃▃▃▃▃▃▃▃▃▃▃▃▃▃▃▃▃▃
▼阿文之留言
呵呵呵!阿文是囉嗦了,戒之哉!
且詩之曰‥
「黃鶯饒舌眾欣聆、烏鴉多嘴人厭聽。善文何妨常著墨、惡語慎莫輕出口。」
阿文
2006.11.23.四 20:54:06
~~~~~~~~~~~~~~~~~~~~~~~~~~~~~
◆版主朱邦復的回應
閣下提及「烏鴉」,頗為貼切。烏鴉為益鳥(利大於害),但素不為農家所喜,蓋其副食為穀;其色黑、入夜難見;且其嘶(「詩」之寫法匪此,而老朽所作者‥「偈」也。詩有詩格、偈有偈規,既為文化人,不可不知)聲聒噪而不自知。
本網設立八載,留言數百萬,無非根據傳統中華文化,探討人生、為人之道。物以稀為貴,舉世湯湯沸沸之際,清者獨清、知者自知!本網經各界,一再「超聯接」,據悉:每日讀者近萬,為文者,不可不「自重」也!
閣下之個人嗜好,不必來此炫耀,若係問題,老朽有責奉答。
但閣下7051一文,無非「自彰」。老朽忝為主人兼「師長」,怎可代庖?然若不表意見,網友將誤以為「老朽默認」!閣下之廣告,豈不將本網多年建立之水準,傾洩一空(#7055一文可資佐證)?
在閣下眼中,金大俠舉世無匹!對看小說維生、看完還可攜帶專集、闖關閻王殿之流,直堪奉為「教主」焉!但對「中華文化」而言,金大俠適為「身披羊皮之惡狼」,假傳統武俠而揚西聲也!何以有此一說?試請閣下發表高見,何謂「中華武學」?如不知,請噤言!
「武」者,「止戈」也!凡涉中華武學者,無不知「鋒銳易折、愛炫必虛」!不論少林、武當,習武本為強身、健魄,擁技不示人、逢義必爭先!而金大俠,唯以爭奪「武林盟主」為意,查中華文明五千年,未聞有此一事!金大俠將小說與歷史掛勾,歪曲事實、顛倒是非,閣下不知乎?
若以娛樂而言,金大俠鍍金矣!若為西毒彰顯,金大俠得逞矣!「爭第一、奪武林盟主」,適為西洋「個人英雄主義」之流毒,須知,西人為發揚弱肉強食之理念,無所不用其極!宗教、科技、軍事、經濟、政治等無不充份利用,事實證明:馬雅、印地安等民族,已經在地球上消失了!而今上下五千年之中華文化,於風雨中飄搖,本網獨存於濁世,豈能不「堅持自正」?
金大俠無辜,不過撰文謀生,實乃紙醉金迷輩,愚昧盲捧之過也!世上無知之粉絲,無腦可用,只會煽風點火,於茲,舉世燎原!老朽犧牲奉獻,每日為眾張目,難道閣下竟「張目不見」乎?如此網友!虛擲老朽八載心血!奢談「文化」!老朽前次回答,分明係斥以「幼稚」!不懂?還是裝傻?
「不知」尚可原諒,「無知」到此為止!
閣下今後,若是「言不及義」,或是義中缺羊,將拒絕往來!
※2011年8月註:
近年央視五台常時舉辦「武林爭霸」節目,見選手們秀炫醜態,與街鬥無殊!是知,舉國皆金矣!
http://cbflabs.com/gstbook/allmsg.php?type=100&keyword=7059
~~~~~~~~~~~~~~~~~~~~~~~~~~~~~~~~~~~~~~~~~~~~~~~~~~~~~~~~~~
⊕阿文之見解
阿文所言「詩之曰」者,「詩」字於此為動詞。(是應作‥「且作一偈曰」,來得恰當。)
「詩」是一種文體之「總稱、通稱」,有諸多形式。
《詩經》中的「詩」,還有「古體詩」,較無聲韻(平仄)、對仗等要求;每句字數,較為統一,便於吟詠。(《詩經》多為四字一句,但偶有三字、五字者。)
南朝齊武帝永明時,對於詩,特別講求聲律和對偶,稱為「新體詩」,乃為過渡到唐代近體詩的詩體。
到了唐代,所形成的「近體詩」(或稱今體詩),才有那諸多如「字數、對仗、聲韻」等之限制,形成「絕句、律詩、排律」等格式之詩體。
「打油詩」(或稱諧詩),則是一種‥內容俚俗諧謔、格律也不太講究的舊詩體。 (相傳為唐代張打油所創。 明.楊慎.升菴詩話.卷十四.覆窠俳體打油釘鉸‥「江南呼淺俗之詞曰覆窠,猶今云打油也。……唐人有張打油,作雪詩云‥
『江山一籠統,井上一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或稱為打狗詩、打油腔。)
到了近代的「白話詩」(或稱新詩),則不管什麼字數、對仗、押韻的格式限制,而只注重詞藻與意涵。
偈,也屬詩的一種。
「偈」者,或稱「偈頌」,乃印度文學之詩歌。無韻,以四句為一偈頌,每句「音節長短」須相同。(「音節長短」須相同,但「拼音文字」,句子長短,也就不一。)
漢字為象形方塊字,所譯佛經,正好將偈頌,以詩的形式表現,不求對仗、押韻,但以四言、五言,乃至七言為一句,而通常以四句為一偈,但也有六句為一偈者,也有較多句者。佛家僧尼,或者居士,所作的偈頌,又稱作偈子。(或只作了兩句,則稱為「半偈」。)
《尚書.堯典》所謂‥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永,今作「詠」。)
詩與歌或詞者,乃為人用來表達‥理念、思想、感情之文體也!
阿文
2006.11.23.四 23:20:00
~~~~~~~~~~~~~~~~~~~~~~~~~~~~~~~~~~~~~~~~~~~~~~~~~~~~~~~~~~
■附錄:廷於「朱邦復工作室」之留言。
#7055 留言者: 廷 [2006.11.22.三 20:47:09]
主題:入會申請
聞先生之言,如夢初醒;自己與友人原來皆為同類,與文化之道相違甚遠。
留言令先生動氣,實非本人原意;自己只顧抒發鬱結,未有考慮周全,亦是罰無可恕。
如今決定先由《漢字基因》一文開始,提高文化水平,以了解事物真正的道與理。希望朱先生,能繼續不嗇賜教。從留言中得知:網頁將實施會員制,希望能加入成為會員,與各位多作交流,並以實踐來學習!
(感激朱先生和阿文,撰文解答!雖然:上文好像是孤兒跪求入師門,但我是真心希望:可以興各位交流,也希望各位不嫌棄,我預科未滿師,經歷不足……還請各位見諒!)
◆版主朱邦復的回應
歡迎入會。
時人對文化之誤解,匪僅一二子也!衣食足而後知禮樂,苦難中國,顛沛已久,數十年來,只能稱為元氣初復。振興文化,需數代之力,其責任重大,遠勝於人類其餘活動。
閣下有問,老朽有答,為文嘻笑已成習,實未曾「動氣」,希勿見怪。
蓋政治,不過拾文化之餘蔭;經濟,則有賴人心之覺醒。夫無文化,人其禽獸乎?遍觀世事,何以中國二十年,即能儕身開發國家之林?而有些國家,千百載,仍是一片荒土?個人又何嘗不然?唯家教相當於文化,有人一點即明,而有人則:燭雖化泥終不燃,良有以也!
一燈能除千年暗,野火遍燒萬山紅!老朽之對中國有信心,係基於有「漢文化育」也!本網香火不斷,以義理接引覺者、製影音誘導稚兒,言之諄諄、行之篤篤,斯乃文化。至於成敗功過,端視自然法則而定,老朽行將賦歸,煙雲無涉也!
至於:一般衣冠禽獸,生生死死,骨骸滿塚,皆無非龍套演員!日昨,曾回某網友之文,一見係某江湖俠客之粉絲,竟不知高山維止、險道崎嶇焉!斯時,確曾「動氣」如鼓,哈哈哈哈!幾乎笑斷黑龍江!文化文化!何文所化?一方黃土,千朵雜花!
老朽時至今日,尚在學習,「過去不識非無識、未來不知是無知」。
請先閱「罟網鴻爪」,其中方方面面,多有涉及,何妨且「文化」一番?
http://cbflabs.com/gstbook/allmsg.php?type=100&keyword=7055
▃▃▃▃▃▃▃▃▃▃▃▃▃▃▃▃▃▃▃▃▃▃▃▃▃▃▃▃▃▃▃▃▃
▼阿文之留言
朱先生‥
見到先生之回覆,不勝難過;令先生動氣,真是不該。
阿文所言,只是為了舉例說明‥「影像、音聲、文字」,對人「吸引力」之差別而已。
千不該、萬不該,提及那個‥終日逐「金」之「庸」人也!
人皆有年少,年少不免痴狂、無知;大人看在眼裡,就是有氣又無奈。
痴狂無知,雖非年少必要之經歷,卻也總是,不免會有的過程——
大人不妨寬心看待,想方設法,循循善誘為是。
阿文今已四十幾,自是不會,再沉迷於什麼武俠,或者是電玩,或是當什麼偶像之「粉絲」。
先生教訓得是,阿文銘記於心,戒之哉!慎之哉!
敬祝‥
平安喜樂!
阿文
2006.11.24.五 08:50:32
~~~~~~~~~~~~~~~~~~~~~~~~~~~~~
△版主朱邦復的回應
「動氣」尚無,失望有之。
蓋個人私隱、嗜好,無人無之,但欲公之於眾,必以能「利眾」為前題。尤其在討論問題時,所謂「舉例」,意指「有例可援」也!通常,理論難記、例證難忘。一旦本網,為某事張揚,難免會有不良影響,慎之慎之!
為人做事,應隨時小心翼翼,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乃聖人所示也!獅為叢林之王,搏虎雖用全力,搏兔亦同,斯為王者之風,是以‥即令談武俠小說,亦應有所建樹。今家國蒙難、文化式微之際,若文化人,不自知為所應為,空談文化價值,等於賊去喊捉賊,只能自我安慰也!
昨日已逝,來日待追,望網友們,珍惜本網八年辛勤,共同為中華傳統之優良文化,略盡心力是幸!
http://cbflabs.com/gstbook/allmsg.php?type=100&keyword=7063
~~~~~~~~~~~~~~~~~~~~~~~~~~~~~
◇阿文之感受
朱邦復先生,每自謂為「狂人」。
阿文只是撰文分享,卻遭一陣當頭棒喝,總算是領教到啦!
蓋其個性‥
剛正而不阿,不免強硬脾氣;
擇善而固執,不免嫉惡如仇;
任重而道遠,不免要求嚴謹。
阿文挨了一頓教訓,雖感難過,但一轉念,卻也心悅誠服——人家有理嘛!
且謂‥「寧聽君子責罵,不聞小人稱誇。」
此去‥「多看多學習、少言少放屁」也!
阿文
2006.11.25.六 15:10:36
■留言回應=================================================
▽小子。2006.12.07.四 00:48:19
阿文先生‥
你好!輾轉來到你這兒,又見你此文,真是感慨良多。
朱邦復先生,果真是個狂傲之人,似乎很喜歡訓人,訓起人來,不留情面,教人很難堪。
覺得你對詩偈的見解,還公平、正確些,見其對詩偈的解說,不能說不對,但又覺得很不服氣——他把詩人,給說得一文不值了。
真不知‥這下子,要以身為詩人為榮,還是以身為詩人為恥。
不知阿文先生,有何看法?
※阿文按:
未知此留言之「小子」,與「朱邦復工作室」之留言者「小人」,是否同一人也!
~~~~~~~~~~~~~~~~~~~~~~~~~~~~~~~~~~~~~~~~~~~~~~~~~~~~~~~~~~
■附錄:小人於「朱邦復工作室」之留言。
編 號:#7067
日 期:2006.11.25.日 05:51:57
留言者:小人
主 題:什麼是偈?
老師‥
您說您寫的是偈,請問‥什麼是偈?
~~~~~~~~~~~~~~~~~~~~~~~~~~~~~~
▲朱邦復的回應
閣下不是剛問過,什麼是系統嗎?正好練習一下。
在文化系統中,詩與偈,是兩個不同之子系統。
詩乃詩人之作品,其立場為文人,其目的為表現才華;其內容,在於主觀認知。
偈乃出家人之方便法門,立場為大眾、目的為渡人;內容要求,符合客觀真實。
詩有三要‥格式(含對偶)、平仄、韻腳。
偈只有韻腳,以便朗朗上口。
詩人為「職業」,重視功名利祿,故寫詩,力求表現個人才華。
出家人,不問世事,作偈只為渡人。每當對方,說出不便於回答之話語(不便褒貶時,褒易偏、貶招損);或不便明說之事項(說穿了,受者便不會用腦矣);或事關緊要,難以啟口之際(不說是欺瞞,而偈意含糊,正可匿藏),是稱方便法門也!
http://cbflabs.com/gstbook/allmsg.php?type=100&keyword=7067
==========================================================
■相關文章。
◎潘文良《詩偈論》。2006.12.11.一 04:14:20(新聞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0306283
◎潘文良《詩偈論》。2006.12.11.一 04:14:20(網誌)
https://avun1230.wordpress.com/2006/12/11/◎詩偈論/
~~~~~~~~~~~~~~~~~~~~~~~~~~~~~~
※舊文整修,重舖於「新聞台」。2020.05.15.五 13:14:16
◎潘文良《影音與文字》。2006.11.25.六 15:10:36
http://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0305767
※本文佈告於臉書。2020.05.15.五 13:15:00
https://www.facebook.com/avun.pan/posts/2692215177556721
■標籤:影音、文字、朱邦復、金庸、武傳小說、倉頡輸入法、媒體、電腦、文化、烏鴉、黃鶯、詩偈、打油詩、多看多學習、少言少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