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6 16:37:46阿文

◎愛意見人心

●愛情解脫術_04

  ◎愛意見人心

                ⊕潘文良 撰

  人們一天到晚,常是愛不離口,然而‥「愛」的意思,究竟是什麼呢?
  先來看看,一般字典的解釋吧!
【愛】 ㄞˋ(礙) Ay4
  名詞‥姓。例‥宋代有〈愛申〉。
    ・指所喜歡的人或事物。 例‥
      稱人之女為「令愛」、稱己之妻或情人為「吾愛」。
      (喜歡之物,送予人,叫作「割愛」。)
    ・親慕的情緒,或親密的感情。例‥同胞愛、祖國愛。
    ・恩惠、仁德。例‥遺愛、仁愛。
  動詞‥喜歡。例‥心愛。
     親密。例‥親愛。
     喜好、親慕。例‥相愛、愛才、愛唱歌。
     親善。例‥愛民。
     珍視。例‥自愛。
     吝惜、捨不得。《孟子。梁惠王》‥「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宋。陸游。述懷詩‥「羯胡未滅敢愛死,樽酒在前終鮮歡。」
  副詞‥容易。例‥鐵愛生鏽。
  形容詞‥喜歡的。例‥愛人。
     兩情相悅的。例‥愛情。
     被寵愛的。例‥愛妻、愛妾、愛女。

 
  再來看看,這「愛」之構字本義吧!
【愛】 ㄞˋ Ay4 (會意。金文)
 字首〔受〕‥{用}被動承接也!
 字身〔心〕‥{體}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
 {體}所承受之心、情、意。
 {用}用心承受他人。喜歡、親慕也;寵也、樂也。

 
  「愛」者,「心受、受心」也!也就是‥心中之感受,或感受於心。
  當人之「五根‥眼、耳、鼻、舌、身」,與「五塵‥色、聲、香、味、觸」,接觸時,心中所產生之感受,即是愛也!(觸‥指所觸之粗糙、細滑、冷熱等。)
 
  再來看看‥這「受」之構字本義。
【受】 ㄕㄡˋ Show4 (象形、會意。甲骨文。)
 字首〔爪〕‥{體}手足的指甲。
 字身〔冖又〕‥{體}手取。
 {用}爪抓送手接,被動承接也。

  註‥爪抓送手接,有主動、有被動。後人加「手」字旁(授),以作分別——
    「授受」者‥「授」為主動、給予;「受」為被動、承接。
  或問‥何以「愛」之「受」,其「又」會多一撇呢?
  蓋‥「夂」者,用手取物也!
  阿文記得國中時——
  有個教國文、公民的老師說‥
「『教』字,『孝』者,上『老』下『子』;『夂』字,手裡拿著棍子。
 『教』就是‥老子拿棍子教小子。
 故謂‥『鐵不打,不成器。』
 別怪老師,要打你們。」
 
  「受」字的意思,就是‥用手把東西拿來(取)。 如是,可會意‥
眼見色則取、耳聞聲則取、鼻嗅香則取、舌嘗味則取、身觸細滑則取。
  故知‥「愛」之本意,除了「心之感受」之外,還有一個是‥「心之所取(欲取)」,講明白的‥「心裡想要的、心裡想取得的」,即是「愛」也!
台語「愛」的意思,除了「喜好」之外,還包含「要」,譬如‥我愛此物、我愛畫圖——其意可作‥我喜歡這東西、我喜歡畫圖,亦可作‥我要這東西、我要畫圖。
  (註‥字典所解釋的「愛」,除了「喜歡、喜好」,接近本義之外,其它的,什麼「仁慈、恩惠、親善、親密」等等,都是「衍生義」。)
 
  「愛」就是‥
眼見諸色,心受為喜,則欲取得。
耳聞諸聲,心受為喜,則欲取得。
鼻嗅諸香,心受為喜,則欲取得。 
(香‥各種氣味。)
舌嘗諸味,心受為喜,則欲取得。
身受諸觸,心受為喜,則欲取得。

(倘若‥心受為厭,則不要、不取、捨棄。)
  大凡‥人見美色、聞樂聲、嗅香氣、嘗好味、身觸細滑之時,心生愉悅,乃至喜貪戀著,也就想時時刻刻、日日夜夜,耽溺其中,不捨不離。
  然若‥人見醜色、聞噪聲、嗅臭氣、嘗壞味、身觸粗澀之時,心生厭惡,乃至驚懼怖畏,也就會(想)遠離、捨棄,半刻也不想與其在一起。
 
  「愛」就是‥心之所喜,而欲得也!
  如是‥所謂「我愛你」,實不只‥「我喜歡你」,還有‥「我要你」之意。
何謂「我要你」? 就是‥我要得到你、我要擁有你、我要佔有你……
  故當知‥愛的出發點,是「自私自利」的,也不過是‥為了滿足個人之私欲。
(所謂‥「仁愛、大愛、博愛、慈愛」者,乃推己及人,為愛之「昇華」也!)
                   2006.09.04.一 08:25:00
 
  世人,總把「愛情」,看得很偉大,百千萬年來,歌頌著愛情。
  愛情,的確也使得此世間,變得輝煌燦爛——
愛情,可以使人,成為詩人;愛情,是藝術創作的泉源。
世間許多雄偉的建築、絢麗的詩章、驚艷的藝品,皆因愛情,而創作、產生的。
愛情,使人變得勇敢——死都不怕。
  人們為了愛情,可以生死相許;
皇帝為了愛情,可以不要江山;
男女為了愛情,竟也可以‥跟著戀人,當鴛鴦大盜、販毒走私,一起為非作歹;
女子為了愛情,還可以下海賣身,賺錢供男人花用……
  這麼「偉大」的愛情,其實‥也只是出於一己之「私欲」罷啦!
 
 ⊕「愛不離欲」,甚至可以說‥「愛即是欲」。
  先來看看,這「欲」字的意思吧!
【欲】 ㄩˋ(玉) Yuh4
  名詞。願望,想得到滿足的意念。如‥食欲。
     情願。貪念、嗜好。同「慾」字。如‥貪欲。
     《禮記.樂記》‥「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
      鄭玄,注‥「欲,謂淫邪也!」
  動詞。期望、希求。
     《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唐.韓愈.師說‥「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要。如‥膽欲大,而心欲細。
  副詞。想要。如‥欲哭無淚、暢所欲言、欲行又止。
     《論語.衛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將要。如‥搖搖欲墜。
     唐.許渾.咸陽城東樓詩‥「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再來看看,「欲」的構字本義‥
【欲】 ㄩˋ Yuh4 (會意、形聲。金文。)
 字首〔欠〕‥{用}不足。
 字身〔谷〕‥{體}山谷。作「浴」音。
 {用}谷中低下,有所不足。願望、想要、將要。
 {用}‥貪欲‥心中所貪想的。
     欲望‥不易滿足的願望。

 
  「欲」就是‥欠缺的山谷——永遠填不滿的無底坑。
  人們「想要」的,永遠比實際「需要」的,還要多。
  人們永遠是「愛不離欲」——愛,永遠也難以得到‥真正滿足——
愛的滿足,往往也只是一時滿足,就像是‥這餐吃飽了,過了幾小時後,肚子又餓了,又得找吃的。

  一個人,能夠對其愛人,忠貞不二,誠屬難能可貴——
多數人,卻也只是因為‥錢財不夠、能力不足、權勢不大、機會不多,或是屈就於法律、民情、輿論、信仰等的束縛,而只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諸多台商,一到大陸,就算不包二奶,也要吃吃點心,足見「愛欲」,實在是‥難以降伏的,一旦因緣際會,不免就要,多飲幾瓢啦!
  阿文有言‥
「僅有最愛,沒有只愛;就算最愛,也會更改。
 你可能最愛某首歌,但不會只愛一首歌;
 你可能最愛某件衣服,但不會只愛一件衣服……
 你可能最愛某個人,但不會只愛一個人。」

  有的人,卻不承認、不接受,這樣的說法。
  但看——小孩儘管已經擁有一大堆玩具,卻還是眼巴巴的望著‥賣場架上的玩具,吵著父母要買;但看——女人儘管已經擁有一大堆衣飾,卻還是眼巴巴的望著‥櫥窗裡的衣服,想像穿著它的樣子……
就可知道‥人們根本就是‥「愛……愛……愛……愛不完」的。
能夠「清心寡欲、知足常樂」者,八成是有在修行的人哩!
 
  話說回頭‥
  能夠「善用」這「愛欲」的力量,倒也可以使人,更有一番作為與成就呢!
  「五四運動」健將、清華大學的首任校長〈羅家倫〉先生,當年,就讀北京大學時,曾以文情並茂的百封情書攻勢,苦追北大校花。
  校花起初,嫌他的大鼻相貌醜陋,而加以拒絕,到了後來,才被他的才華所感動。終於開了三個條件,才答應嫁給他,這三個「流傳萬世」的條件如下‥
一、要留學取得洋博士學位。
二、學成後回國,任教大學校長。
三、夫妻不可公開並行,要保持相當距離。
  羅家倫為了娶得美嬌娘,於是努力用功,果然學成歸國,也當了大學校長。

   (但那位校花,想是嫁人去啦! 羅家倫的正牌老婆,名叫〈張維楨〉。他們是在民國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結婚的。結婚時,由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證婚。
張維楨,是滬江大學政治系畢業、美國密西根大學碩士。)

 
  只是‥「愛欲」倘若「不遂」的話,所引發的過失與禍患,還真的是很恐怖呢! 為愛不遂而自殺、殺人、毀人的社會新聞,總是層出不窮,從未停止。
  為了滿足愛,還真的是‥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呢!
  阿文有言道‥「所謂『愛情』者,乃『愛恨情仇』的簡稱也!」
  愛與恨,總在一念之間,乃至是「一體的兩面」——
能夠「好來好去、好聚好散‥愛你不著,祝福幸福」的,
非「理智清明」者,難以做到也!
 
  「互不來電」的兩個人,就只會是朋友關係。
  一旦因欣賞而喜歡,因喜歡而愛慕,也就會想擁有、佔有對方。
  人們渴望「愛與被愛」,不免身陷其中,遍嘗酸甜苦辣。
  阿文道‥
「愛人是快樂的、被愛是幸福的。 只是‥
 愛到不想被愛的人(我愛的人不愛我),也就痛苦啦!
 被我不愛的人愛到(愛我的人我不愛),那就悲哀啦!」

  愛情的美好,在於「兩情相悅」;若是「一廂情願」,也就憂悲惱苦啦!
  佛曰‥「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
  奈何‥愛,也是「無常變異」法,今日的「最愛」,到了明日,恐怕也會遇上「最最愛、最真的愛」,而淪為「次愛」哩!
                   2006.09.07.五 23:13:40
 
 ⊕愛,不離欲;欲,不離淫。
  阿文有話說‥
「小孩無心謂之生、成人有心謂之性。
 男生、女生,長大後,稱為『男性、女性』,
 乃是因為‥長大後,『有心』的關係。
 有心,有什麼心呢? 有『淫心』是也!」

  小孩子,有愛欲,而無淫心(因生理未成熟),男女娃兒同床睡,也就像是‥把貓穀二物,放作堆般,相安無事。
  一旦進入青春期,體內的「賀爾蒙」,就會開始作祟,要是男女同學,整天關在房裡,不曉得,在幹什麼。父母大人,勢必在客廳,坐立不安,擔心得‥不知如何是好。
  男女之間,會互相吸引,不只是受到「心理」的影響,更是會受到「生理」(身理)的驅使呢!
  一切生物,為了繁衍後代,進入成熟期,就會用種種‥美色、樂聲、香氣、好味、樂觸等等,來吸引、誘惑異性,相互交淫,孕育子嗣。(樂觸‥使人喜樂的接觸,指身體、皮膚的碰觸。)
  人類得天獨厚,淫行交媾,不止是為了傳宗接代的任務,更是一大歡樂之受享,致使人類,耽溺其中,難以超脫。
 
  先來看看‥這「淫」字的意思吧!
【淫】 ㄧㄣˊ(寅) Yn2
  名詞‥男女不正常的性行為。例‥淫亂、賣淫。
  動詞‥浸漬。《說文解字》‥「淫,浸淫隨理也。」
     沉溺。《書經.大禹謨》‥「罔遊于逸、罔淫于樂。」
     迷惑。例‥富貴不能淫。
     好色、通姦。例‥淫行。
  形容詞‥大。《爾雅.釋詁上》‥淫,大也。
      《詩經.周頌.有客》‥「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過多、久而不止。通「霪」。例‥淫雨。
     過分。例‥淫威。
     邪惡、不正當的。例‥淫詞、淫畫、淫婦。
     浮濫、放蕩、過度。例‥淫蕩。

 
  再來看看‥「淫」之構字本義。
【淫】 ㄧㄣˊ Yn2 (會意、形聲。 金文)
 字首〔水〕‥{體}不定狀。
 字身〔爪壬〕‥{用}任意抓。
 {用}不定、任意而為;不正常、過度。
  {用}淫樂‥過度之樂。
   淫威‥過度的威力。
   淫雨‥過度之雨。
   淫蕩‥過度的放蕩。
  {果}奸淫‥男女不正常的交接。
   浸淫‥沉浸過度。

 
  男女之愛,實在是‥很不單純的一件事呀!
  欲界眾生,本是秉淫而生,在淫心的引誘、驅使、迷惑之下——
夫妻之間,可以不顧情義、責任,離棄配偶,而爬到另一人的床上、投入另一人的懷抱;乃至可以使人‥寡羞鮮恥,就算是「三人行」,乃至「大家一起來」,也會使人,樂此不疲呢!
  人們把性交、淫行,美稱為「做愛、性愛」,於是‥
男人會對女人說‥「妳愛我,就跟我做吧!」
女人會想‥〔我愛他,就跟他做吧!〕
  殊不知‥愛到後來,就會想做,但想做時,卻未必是因為愛——
多數人,想做時,也不過是因為‥淫心發作,而想要發洩一下罷啦!
  一旦嘗了禁果,食髓知味,就如吸毒一般,教人上癮,而難以戒除。
  情侶之間,之所以劈腿;夫妻之間,之所以外遇——性的誘惑與驅使,乃是一大因緣;夫妻之所以離異,性生活不協調,往往也是諱而不談的主要原因呢!
 
  佛謂‥「淫是生死惱苦之本。」
  淫心之過患,實勝於愛欲也!
一旦淫心發作時,不管對象為何,也會先上了再說;
更使人念念繫縛、生生纏綿,世世難以解脫‥生死惱苦。

  淫行者,也只有「眾生」,才會「樂此不疲」呢!
  阿文「改編」了一個「笑話」說‥
  有個外星人,到地球訪問,問人道‥「地球人,是如何『製作人』的?」
  地球人不知如何說明,乾脆放了一捲‥「男女做愛」的錄影帶,給外星人看,然後說‥「我們地球人,就是這麼‥『製作人』的。」
  外星人又問道‥「他們這樣,要多久,才能製造一個寶寶呢?」
  地球人說道‥「差不多‥要十個多月的時間。」
  外星人看那對男女‥翻來覆去、汗流浹背、氣喘唏噓、嗯啊亂叫的,不禁驚訝地,叫問道‥「啊!什麼……他們要像那樣‥『辛苦的運動』十個多月,才能製造一個寶寶啊!?」

 
  呵呵!大概只有世人,才會樂於享受那種‥「辛苦的運動」吧!?
  《樓炭正法經》上說‥
「四王忉天,行欲之時,男女形交,同於世人,而不泄精;
 夜摩天上,喜相抱持,或但執手,而為究竟;
 兜率陀天,意嬉笑語,即為究竟,不待相抱;
 化樂天中,共相瞻視,即為究竟,不待笑語;
 他化天中,但聞語聲,或聞香氣,即為究竟,不待瞻視。」

 
  天人看世人行淫作樂,大概就像‥人看畜牲、昆蟲交配那樣吧!?
  大凡眾生「享樂」,不離「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而越低級的動物,其淫行、樂受,就越粗糙;越高級的天人,其淫行、樂受,就越精緻微妙。
 
  愛的骨子裡,是欲心在誘引;愛的背地裡,是淫心在驅使——
世間男女,不得慧劍,難斷情絲,也就為之‥憂悲惱苦、愁煩啼哭。
  阿文有言道‥
「愛情的快樂屋,是建築在痛苦土地上的——一離開屋子,痛苦即到。」
  正在戀愛的人,幸福快樂得很,還會說‥「這話,真是太悲觀啦!」
  然而‥轉瞬之間,從雲端跌落谷底的人,也就能深刻體會‥此言可是真實不虛呀!
 
  阿文如是「說文解字」,為的是希望‥
能教戀著於愛情、身陷於苦痛深淵者,能夠認清「愛」的真相,
盼能有助於‥解脫愛情,所帶來的煩惱也!
  佛家所謂‥「煩惱即菩提。」
  譬如‥冰與水‥冰釋即為水、水凍即為冰。
  有煩惱,正好‥「運用思想、發揮智慧,解脫惱苦,進趣正覺。」
  迷與悟之間,本是一念之差而已。
  迷則煩惱、悟則自在。
  為愛情而煩惱的朋友們!靜下心來,觀照一番吧!
  但願‥大家都能解脫自在!
                   2006.09.12.二 07:56:20
 
■註解
【五四運動】 西元一九一九年(民國八年)五月四日,所發生的學生愛國運動。
  起因為‥巴黎和會中,列強對中國山東問題的漠視,消息傳回國內,
  導致北京學生,激烈抗議。此一運動不久,即擴大範圍於全國各界。
  後轉為‥要求檢討傳統舊習的新文化運動,
  對中國後來的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鉅。
【欲界】 佛謂此娑婆世界,可分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三界】 凡夫生死往來之世界,分為三‥
  一、欲界‥有淫欲與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
     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謂之欲界。
  二、色界‥色為質礙之義,有形之物質也。
     此界在欲界之上,離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
     謂為身體,謂為宮殿,物質的物,總殊妙精好。故名色界。
     此色界,由禪定之淺深粗妙分四級,稱為四禪天,新曰靜慮。
     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
  三、無色界‥此界無一色、無一物質的物,無身體,亦無宮殿國土,
     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謂之無色。
     此既為無物質之世界。則其方所,非可定。
     但就果報勝之義,謂在色界之上。
     無色界,有四天,名為四無色,又名四空處。
【秉淫而生】 因父母行淫,得其因緣而誕生。
  圓覺經‥「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
【菩提】 意譯為‥覺、智、知、道。
  舊譯為道、新譯為覺。道者通義、覺者覺悟之義。
  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
  即‥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
  然‥所通所覺之境,有事理之二法‥
  理者,涅槃,斷煩惱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
  事者,一切有為之諸法,斷所知障,而知諸法之一切種智,是唯佛之菩提也!
  佛之菩提,通於此二者,故謂之大菩提。
 
■讀者回應=================================================
├砂。2006.09.04.一 21:24:41
  阿文真的是‥什麼都能長篇大論一番…… = =
  之前,看偶像劇「我的秘密花園」,劇中的作家,解釋道‥
「把愛字拆開,就是‥『用心去感受』。」
                 砂transparent
                   2006.09.04.一 21:24:41
~~~~~~~~~~~~~~~~~~~~~~~~~~~~~~
├阿文。2006.09.05.二 14:35:08
砂砂‥
  呵呵呵!阿文不過是‥「說文解字」一番罷啦!
  只是‥既要當個作家,不免就要學學「借題發揮、小題大作」之本領也!
 
  突然想起,這麼個笑話‥
  古時候,一妓院老鴇,非常仰慕詩人鄭板橋,於是就請他,為妓院題個牌匾。
  鄭板橋被老鴇纏不過,於是題了‥「因受」二字。
  妓院老鴇,看那書法,寫得蒼勁有力,鐵筆銀鉤,還挺高興的。
  後來,有個書生,看到那「因受」二字,不禁大笑起來。
  老鴇於是叫問道‥「你笑啥笑啊?」
  書生指牌匾,問道‥「妳可知‥這『因受』二字,是何意呢?」
  老鴇叫道‥「不知道!願聞其詳!」
  書生笑道‥「這『因受』二字者,乃『恩愛』二字,去掉其『心』,即是‥『無心恩愛』之意也!」
  眾人聞之大笑,無不欽佩‥鄭板橋之見解與幽默。
  蓋‥青樓歡場,燈紅酒綠,男人為色、女人為財,個個逢場作戲,難見真心實情也!

  (阿文註‥世人好附和,題「因受」二字一事——
後來,清光緒年間,濟南秀才〈劉廷桂〉也做過;
還有清末民初時,追隨國父孫中山先生,反清、抗日的〈陳為軒〉先生,
以及〈于右任〉先生,也都做過呢!
不論其真假,就當作是看笑話吧!)
                 阿文
                   2006.09.05.二 14:35:08
~~~~~~~~~~~~~~~~~~~~~~~~~~~~~
├砂之留言。2006.09.13.三 09:45:43
阿文‥
  千篇一律後,猶記得的「愛」字,來自小四同學之雙胞胎姊妹,用高貴的心,所啍唱出的「愛的真諦」。

   ◎愛的真諦

            ⊕詞:保羅/曲:簡銘耀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意發怒、
  不計算人家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凡事要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砂transparent
                   2006.09.13.三 09:45:43
 
  ※砂回應阿文之《愛情解脫術》一文。
~~~~~~~~~~~~~~~~~~~~~~~~~~~~~
├阿文回應砂之留言。2006.09.14.四 07:08:00
砂‥
  呵呵呵!
  這《愛的真諦》一歌,果真是‥說的就很好聽——唱的更好聽。
  但願‥世間男女,都能有這樣的胸襟與修為!
  如是‥失戀的人,也就不會為之憂悲惱苦嘍!
  奈何‥這恐怕是‥「三歲小孩也知道,八十老翁難做到。」
  蓋‥「男女情愛」,難除「小我、私欲」是也!
  (果真除得「小我、私欲」,就不叫「男女情愛」,而是「推己及人」之‥
「仁愛、慈愛、大愛、博愛」也!)
                 阿文
                   2006.09.14.四 07:08:00
 
*本文重舖於「新聞台」。2019.08.26.一 16:37:46
◎潘文良《愛意見人心》。2006.09.12.二 07:56:20
 http://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79566978
*本文轉貼於臉書。2019.08.26.一 16:42:00
◎潘文良《愛意見人心》。2006.09.12.二 07:56:20
 https://www.facebook.com/avun.pan/posts/2159932874118290
■標籤:愛、愛情、愛意、人心、欲求、我愛你、我要你、愛的真諦

上一篇:◎感謝與包容

下一篇:◎尋找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