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差言行差
◎念差言行差 ⊕民國。潘文良
˙自自冉冉本無義,清清楚楚有錯字。
冉冉是緩緩上升,自自非艾艾大舌?
.考官馮京當馬凉,府僚自由變自冉。
強解弄巧反成拙,有錯就改何艱難?
˙人謂官大學問大,吾道念差言行差。
滿招損而謙受益,心態驕傲豈堪誇?
.訪問邦交做禮物,騙人呣𧧸漢文字?
面子卸徦外國去,若是仾知會笑死。
總統府日前推出,由總統蔡英文、副總統陳建仁,聯合署名的2017年春聯,由台灣藝術大學助教林佳穎書寫的「自自冉冉,歡喜新春」八個字,講是引自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詩句;強調「冉冉意指『冉冉上升』,代表國家會提升,每人、每個家都有提升機會」的意思。
春聯一公布,即被台灣文學史專家打臉,並貼出賴和手稿,證明‥當初,賴和寫的是「自自由由」,而非「自自冉冉」;自此引發各界,一片批評。
「冉冉」一詞,乃「緩緩、慢慢、漸漸」之意,但加上「自自」二字,如是「自自冉冉」,實在呣知要安怎解說?
「自自」一詞無義,當言「自自然然」,為「自然」之加強語氣,或者是「自自由由」,為「自由」之加強語氣。
「自自冉冉」,為「自冉」之加強語氣乎?「自冉」也教人不知何義!
「自自」豈非大舌(口吃)的鄧艾,講著家己,就「艾……艾……艾艾」?
蔡總統於於一月九日,訪問邦交國「宏都拉斯」,抑將「自自冉冉,歡喜新春」的春聯,帶去做「禮物」。
以為外國人,看無漢字,呣知意思?
知錯不改,強作解說,不免弄巧成拙;竟然抑將錯就錯,摕去外國送人,若去予人知影,寫了「錯別字」,豈不是真漏氣?
「自自冉冉」,一如「三隻小豬、罄竹難書、音容苑在」,成為今後「台灣歷史」上的笑譚。
2017.01.12.四 07:37:52
◎三隻小豬
杜正勝:「成語使人思想懶惰,是國文教育失敗。」
《三隻小豬》等童話故事名稱,被教育部,收錄在網路版的《成語典》附錄中,引發各界爭議。
教育部長杜正勝表示‥「我是胡適的信徒,向來反對用成語典故,且成語使人思想懶惰,成語與現代生活無關,使用成語,也是國文教育失敗。」 2007.01.24
日前,教育部長杜正勝,將三隻小豬列為成語,引發軒然大波,未料‥教育部第二版成語典出爐,猶將三隻小豬,列為相關成語。
教育部長吳清基,解釋‥「三隻小豬,絕對不是成語,只是放在附錄讓大家參考,如果引發爭議,會請相關部會檢討。」 2011.03.29
三隻小豬‥多用心,不偷懶,才有最堅固的成就。
阿文道‥「八仙過海」,都能變「成語」(本為歇後語),喻為「各顯神通」之意。 「三隻小豬」,雖為童話寓言故事,但若作「三豬造屋」,即可喻為「各顯本事,因各人用心、努力不同,便會有不同的結果」,豈不能成為「成語」?
◎罄竹難書
罄竹難書,最早出現於《呂氏春秋》:「亂國所生之物,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也。」 《 漢書.公孫賀傳》:「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書不勝書」。
「罄竹難書」一詞,多用於負面,指一個人的罪行太多,就算用盡所有的竹子,也寫不完罪狀。
當年,陳水扁總統,於白沙灣當環保志工凈灘時,卻錯用成語,稱讚‥「台灣義工的貢獻,真是罄竹難書。」 2006.05.20
教育部長杜正勝,於廿二日上午,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時「說文解字」,為成語「罄竹難書」,下了新的批註,意思是‥「用盡所有的紙張,都寫不完」。
杜正勝的解釋,即遭到立委嘲諷,和中文教師的反彈。
◎音容苑在
玄奘大學中文系教授沈謙,因心肌梗塞病故。
教育部長杜正勝贈輓額,題詞將「音容宛在」,寫成「音容『苑』在」。
教育部表示‥儘管送出輓額,不必由杜正勝親自過目,但每份輓額,都代表杜正勝本人,因此,教育部將檢討內部作業疏失,並懲處失職人員。 2006.02.17
■台語註解
【冉冉】〔ㄌㄧㆰ ㄌㄧㆰˋ〕(泉)[liam1 liam2]①
〔ㆢㄧㆰ ㆢㄧㆰˋ〕(漳)[jiam1 jiam2]
〔ㄌㆰ ㄌㆰˋ〕[lam1 lam2]②
《教育部國語詞典》‥
①緩慢行進的樣子。
②柔弱下垂的樣子。
③濃密
《漢語大詞典》‥
(1)漸進貌。形容時光漸漸流逝。
(2)漸進貌。形容事物慢慢變化或移動。
(3)柔弱下垂貌。
(4)形容柔媚美好。
漢。蔡邕《青衣賦》:「歎茲窈窕,生於卑微……脩長冉冉,碩人其頎。」
清。冒襄《影梅庵憶語》卷二:「其人淡而韻,盈盈冉冉。」
(5)迷離貌。
(6)纏綿貌。
(7)匆忙貌。
(8)光亮閃動貌。
【艾艾】〔ㆣㆮ└ ㆣㆮ├〕[gainn3 gainn7]
三國時,魏國的鄧艾,患有口吃,每次說到自己時,連說艾艾。
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後用以形容,人口齒不清晰,說話不流利。
【大舌】〔ㄉㄨㄚ└ ㄐㄧㆷ8〕[tua3 tsih8] 口吃。
【馮京當馬凉】諺語‥「錯把馮京當馬涼。」
古有考官,於唱名時,誤將馮京看成「馬凉」,連呼數次,無人答應,
後來方知,是該考官看錯,一時傳為笑談。
後人屢引此事,借以形容‥人昏昧、不細察,而大擺烏龍的情況。
或者引用原典,如同張冠李戴,看錯或弄錯了對象。
馮京(1021年~1095年),字當世,北宋咸寧人,生於廣西宜州。
北宋之著名大臣名,為人正直,志高廉潔,不依附權貴,
歷任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個皇帝的高官。
【呣𧧸】〔ㆬ└ ㆠㄚㆵ〕[m3 bat4] 不識、不認識。
𧧸‥析理也。引申為對事物的認識、了解。如‥𧧸人、𧧸事。
又引申為「曾經」之意。如‥𧧸去過。
※用「𧧸」字,比教育部推薦的「捌」字較適合。
「捌」者,農具,即無齒耙。動詞剝開、分開,同「扒」。
今借為「八」的大寫。
【摕】〔ㄊㄝㆷ8、ㄊㄨㄝㆷ8〕拿、攜帶。
【卸面子】〔ㄒㄧㄚˋ ㆠㄧㄣ└ ㄗㄨˋ〕[sia2 bin3 tsu2]
丟臉、沒面子。
【徦】〔ㄍㄚˋ〕[ka2] 至也、到也。
【仾】〔ㄏㄨㄥˊ〕[hong5] 給人、被人。 (可作{予人}。)
「互人」之連音。(參閱《閩南方言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