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音樂家的謝幕
小時候,不懂「梁祝」為何在大人的心裡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直到去年,我在偶然的機會聽到台北市立國樂團的戶外演出,被那婉轉哀怨、如泣如訴的音樂給吸引住,彷彿掉到千年之外的時空中。而當下形單影隻的我,不也就如心死的祝英台,在這世界上尋尋覓覓著我的梁山伯?這麼一曲動人的音樂,不知牽動著多少人的心。
而今天下午,我到中山堂聽最原汁原味的「梁祝」,令我感觸頗深。
話說,這首曲子的小提琴獨奏濫觴,是中國著名的音樂家──俞麗拿所演奏的:1959年,《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在上海首次公演,二十六分鐘後,掌聲如暴雨般的落下,又完整的重奏了一次,那年,她才十八歲。二十年前,她首次在台灣演出「梁祝」就是和北市國合作;二十年後的今天,她選擇在台灣畫下演奏的句點,合作的亦是北市國。聽到這裡,我的內心很激動,是幸、也是缺憾。幸的是,我何其有幸的參與了一位七十歲著名音樂家的謝幕;缺憾的是,我再也聽不到俞老師的現場演奏了。
當音符如蠶絲般抽出時,我的心如同一條彩帶般,隨著音樂的起伏,在空中飛舞:時起時落、時急時緩、時靜時放、千迴百轉,久久不能自己。俞麗拿把中國傳統女性的溫婉、陰柔、綿中帶軟的特質,演繹的非常到位;而專情的梁山伯,敢愛敢爭取的性格,更是急急切切的拉扯著。最動人心弦的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台上生死契闊的那一刻,欲分欲離,欲散不散膠著著,令人聞之鼻酸。雖然兩人最後化成美麗的彩蝶,如影隨形,但這究竟是對愛情難全的嘆息,還是對愛情不朽的詠嘆呢?! 餘韻繞樑的琴音,並未下任何註解。
或許是俞老師七十歲的高齡,對人生的體悟有另一番見解;或許是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洗禮,更能拉出故事的悲情;但更重要的是,她有極為內斂的文化素養。因為我看到是一位音樂家的風範:泱泱大器、雍容自定,不急不徐的將自己的情感注入在音符裡,即便沒有年少的演奏家激昂的力道,但溫潤的琴音卻有著歲月淬練過後,難以模仿的韻味。同時,看著古稀之年的人,仍然熱愛著她的事業,且不知老之將至的豁達,讓我心生嚮往,同時也令我見識到,一位大師應有的風範。
最後,要謝謝我傑出的大嫂,不只擔綱一段主奏,還提供了寶貴的門票,讓我們全家與有榮焉的參與了這位國樂界一代音樂家的謝幕!
附註:1.目前僅找到俞老師和西方管絃樂團合奏的,味道差了一截
http://www.kkjy.net/sucai/liangzhu.wma
2.以下是俞老師在節目中的示範 ,以饕未能赴宴者
上一篇:是裝潢屋子,還是佈置家?
下一篇:朋友還是要保持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