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04 22:38:45Autosome

是馬桶,我修了馬桶

是馬桶,我修了馬桶。

抽水馬桶這種東西,從被發明以來就以友善著稱。眼看電熱馬桶蓋、免痔馬桶座一樣樣地推陳出新,就好像野狼逐步被馴化為狗一般,漸漸地喜歡它、習慣它、不能沒有它。「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馬桶蓋的精粗華樸儘可因每個人人生觀的不同有很多變化,然而上完廁所後必須要沖得乾淨、沖得方便這樣的立場,則是從來沒有人敢去質疑的。

我家的馬桶流水不止。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這句話是鼓勵人們不要把一樣技能或是器物擱置太久。民間傳說陶侃就是受了這句話的影響,天天搬磚。為了避免水資源的浪費,我每次都要搬開「馬桶的水箱蓋」,找到「游離的塞子」,送它回家,水乃止。無意之間,我和陶侃因為行為模式的類似,而有了越越時空的心靈交流。照他的講法,意思好像是說:「你這白痴。」我想,這個問題不應該以我是不是白痴這個角度來切入,而應該從社會文化,甚或是由文字的角度來切入,最是真切。「馬桶的水箱蓋」、「游離的塞子」,聽起來多麼拗口而不具體!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何以竟沒有給它們一個響亮有朝氣的名字?原因很簡單,它們是不應該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東西。正常人的印象中,馬桶就是那種東西、那個形狀,是一個整體;正常人和馬桶的互動就僅止於馬桶蓋的開闔、屎尿的拋棄、和沖水按鈕的使用罷了。沒有人應該為了沖個水做那麼多動作,做那麼多 國父要生氣的,華盛頓也會生氣,陶侃那就更不必說了。

所以我修好它了。(拖了兩個月,天天搬蓋子,我不但是白痴,而且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