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7 03:27:23泰卡臣

恭和荳花

在香港吃荳腐花其實不難,每區的街頭或菜市場總有一兩間,而且絕對便宜,但並非每家出品都好吃,連鎖經營的公和便是其一。自從老爸有次帶我去深水埗北河街的恭和荳品廠吃過招牌荳花之後,就經常特意遠遠的走去幫襯,順到走財記一趟,他們自家製的九層芝麻糕跟恭和荳花可算是該區必吃二寶。

賣荳品的,不出那幾個花款─荳花、荳漿、煎釀荳腐及淨荳腐(用來滾湯或作火鍋佐料);那麼恭和賣的跟旺角人和甚至一般菜市場賣的三雞一碗荳花有何分別?通常會用凍荳花來作測試基準。一碗熱食荳花,用刀片細片細片的盛上碗,只要在製作過程中沒出錯,出來的味道跟口感都會不俗,柔滑軟綿。可惜,很多熱食好吃的荳花,一放進雪櫃,便會變成一嚿嚿(類似硬荳腐),而非一片片像剛從大鐵缸內盛出來的一樣。

而恭和的凍荳花,就是一片片,又滑又錦,果然一分錢一分貨。跟旺角人和一樣,賣一碗十塊。老爸說,香港很多賣荳花的地方,其貨源都是來自恭和,所以這家出品是最正宗的一家了。當然,煎釀荳腐也不欺場,呈長方形的硬荳腐,釀上厚度適中的魚肉碎,點點甜醬(海鮮醬)或辣椒醬,美味無窮;加上一杯凍荳漿,是吃TEA的另類選擇。由於客人太多,那次去幫襯,得坐在後巷吃,別有滋味;但想舒舒服服的坐,建議盡可能還是六、七點才去吃,這個時候人客會相對較少。

此外,店內的裝潢亦是吸引我之處,六七十年代的紙皮石平鋪地面、牆上半磚半牆的設計、以前唐樓廚房用來放碗碟的瓷磚櫃、用繩索吊起的收銀膠桶,都跟以前祖母家附近順寧道的人和荳品店設計相若,每當去到恭和,總會依稀記起以前跟姑姐祖母下午時份到人和吃荳花,飲倒在玻璃杯的荳漿的情形。前幾年,順寧道的舊式大廈都一一拆掉重建了。

泰昌結業後,有時也會害怕,不知何時業主大幅加租,再享受不到這些老店的美味。

卷七十三(少爺飲食總集卷二 27/6/2005 3:27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