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6 11:58:07astraes

【試讀】戰爭 從未結束—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鋅皮娃娃兵:聆聽戰爭中死亡的聲音》



那些人,說的是同一場戰爭
那些事,發生在同一時期同一地區
但是,為何每個人對於這場戰爭的見解如此歧異
那些犧牲的、傷殘的、幸運回國的到底是民族英雄?還是血腥兇手?

  《鋅皮娃娃兵:聆聽戰爭中死亡的聲音》是我閱讀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的第三部作品,和前兩部《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戰爭沒有女人的臉:169個被掩蓋的女性聲音》比起來,這部作品蒐集的聲音充滿了互相衝突的歧見,以及似乎從未結束的憤恨與悲哀。《鋅皮娃娃兵》的故事背景不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是在1979年發動的蘇聯-阿富汗戰爭,這場歷時十年的戰事,投入並犧牲的士兵超乎蘇聯原先的估算,而在戰爭終於結束後,當國家、人民開始反思,質疑、抨擊的聲浪轉嫁到這些曾經參與過戰事的士兵身上,對於這些只能聽從命令的士兵、犧牲者的家屬形成了再次傷害。於是,當亞歷塞維奇的這本《鋅皮娃娃兵》將戰士、母親、醫護人員的心聲如實記載出版後,遂引來一些受訪者或家屬的反彈,認為作者不僅毀謗了死者的名譽,還歪曲了事實。而這些控告、出庭答辯與新聞評論亦收錄在書中,完整記錄戰爭從未因戰火停歇而結束的事實……

  從《鋅皮娃娃兵》那些人們凌亂的敘述、顛顛倒倒的回憶中看見這場戰事充滿了無盡的疑問。鐵皮的飛機艙將還未成年的娃娃兵一批批運往阿富汗,再從戰場上以鋅皮的棺材裝載犧牲的娃娃兵運回國內,士兵宛如消耗品般被利用。這些娃娃兵,有的懵懵懂懂,上級派到哪就去哪,有的則是因為國家打出的口號,相信是為了盡神聖的國際主義義務去協助友邦,還有的非自願者在前途受威脅下不得不前往戰場。戰場的血腥與無情使他們學會殺人,然而「殺人不是為了樂趣,殺人是為了能回家。」不幸戰死的,留給家人無盡的眼淚;幸運生還的,有的失去了雙腿,有的心靈受創、扭曲,有的必須以酒精毒品麻痺自己,有的在回國後以自殺結束了生命。從這些生還士兵、家屬的受訪記錄中,我們會發現這場戰爭改變了他們的生命軌跡,他們的敘述呈現出的混亂思緒、顛倒紛亂回憶,無疑是理智瀕臨崩潰的象徵;而那些喪子母親的訪談間則是充滿了懷念、哭泣、怨恨與無盡的疑問。

  然而當戰爭結束,這些上過戰場的娃娃兵卻又被自己國人貼上了「阿富汗人」的標籤,犧牲的、生還的都成為侵略的劊子手,當初宣揚的神聖國際主義義務呢?怎麼變成一場毫無意義沒人需要的戰爭?他們被譴責、被鄙視,沒有認同,被自己的國人遺棄、被自己的國家背叛。如果犧牲沒有意義?對家屬何其殘忍?又叫那些從戰場上存活的人如何活下去?


  誰也說不清,那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戰火雖然結束,但在失去孩子的母親眼中,戰爭從未結束,對於那些被稱為「阿富汗人」的人來說,戰爭只是在生活中換了另一種型態!

  亞歷塞維奇的這本《鋅皮娃娃兵》,為世人記錄下一場戰爭價值的轉變,受訪者敘述的是連國人、同胞都無意傾聽的事實,而最後人們只能將這場無意義的戰爭歸咎於時代的錯誤,至於那些被視為劊子手同時也是戰爭受害者的娃娃兵呢?沒有人為他們解答疑惑、更沒有人向他們道歉。這究竟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亞歷塞維奇用各種聲音,不讓國家掩飾、世人遺忘這場戰事,她表達了她反戰的立場,也意圖以此警醒世人思考戰爭的意義……

後記:閱讀此書時突然想起之前讀過的《如詩的地毯:喀布爾男孩成長記》,凱斯‧阿克巴‧歐馬生長的阿富汗就是起於寄望聖戰士來趕走俄羅斯人,卻不料迎來多年內戰混亂。
 
#《鋅皮娃娃兵:聆聽戰爭中死亡的聲音》
原書名:Цинковые мальчики
作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Svetlána Alexándrovna Alexiévich /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
譯者:高莽、陳翠娥、魏岑芳、陳志豪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書籍介紹】
那些母親,在墓地裡講述自己孩子的故事,彷彿他們還活著,而不是被鋅皮棺材送回的屍體.......

「我不知道,我們這一代人從那場沒有人需要的戰爭活下來,將來會怎樣。請不要提到我的名字。我什麼也不怕,但我不願意被留在這段歷史裡。」

她的文字為時代的苦難與勇氣發聲
  亞歷塞維奇童年生活的村莊中沒有任何成年男性,只有女人和孩童,因為男人都在戰場上犧牲了。從那時起,她就習慣傾聽,傾聽那些婦女述說的故事,傾聽關於死亡的聲音,她將這些故事轉化成文字。因為她相信如果沒有人記錄,很快就會被忘記,而這世界上需要有人為人類的情感歷史留下紀錄,需要有人為他們發聲。本書她即時記錄了一場被認為不該發生的戰爭,並在戰爭結束後兩年內立即出版,為的就是不讓世人遺忘。
為何人類永遠無法自戰爭脫身?
  二戰之後,不過三十年,蘇聯在1979年投入一場長達十年的戰爭。當時無數年輕人受鼓舞、被欺騙投入戰場,最終落得「鋅皮裹屍」的下場。母親只能看著裝在鋅皮棺材中的孩子,無法相信她生命中的「小太陽」就此消逝。
  這些年紀不到二十歲的大兵,即便自戰場上生還,也幾乎無法過正常人的生活,他們習慣用槍桿子解決問題,不順己意,那就把人一槍斃掉。戰場生活影響了他們的行為,改變他們心性,他們卻只能延續來自戰場的恐懼……
  當戰爭的正義被質疑,沉痛的母親無法相信被稱為「英雄的兒子」竟然是在前線殺人如麻的劊子手。為國家、為革命獻身戰場,為何如今得引來指責,不過是履行人民的義務罷了,不是嗎?但那屠殺村莊的罪惡感,卻不斷滋生。軍人身份讓這些退役大兵遭受鄙視,招來臭名?長達十年的戰爭,誰是應該負責的人?
收錄原書出版後的法律訴訟與各方言論
  原書出版後三年,作者遭到控告,一些人站出來指責她的書歪曲事實。針對這些控訴,當時有人認為是再次興起的共產勢力操縱人心的結果。本書書末收錄這些法庭紀錄和當時報章雜誌中各種不同的立場言論,有指責有支持,集合當時各種的聲音。
  本書中,不僅是看到戰爭中不同的面向,更讓人看見當時人如何面對戰爭責任、怎麼面對記憶傷痛,是逃避或是勇於承認,他們的選擇依據利益、名聲、自我欺騙或是……

【作者簡介: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Svetlána Alexándrovna Alexiévich /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
  1948年生,記者出身。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20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因為作品在國內被禁,電話被竊聽,被禁止參加任何公開活動,因此她2000年離開家鄉,受國際避難城市聯盟協助流亡歐洲其他國家。
  其作品以新文體寫成,此為諾貝爾文學獎從未出現過的體裁。這樣的寫作技巧,來自俄國口述傳統。讓世人得以看見映射眾多情感的世界,透過拼貼許多聲音,使作品介於報導文學與散文之間,是一種記錄真相的文獻文學。
  她每部作品都花費數年書寫,訪問數百人,對象跨越數個世代,從1917年到今天。可說是關於蘇維埃靈魂的長篇史詩。其描繪的人性拼圖和提出的問題,使其作品不僅是關乎蘇聯而是甚至於全體人類。
  除了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與1999年赫爾得獎,其作品獲獎無數,《戰爭中沒有女人的臉孔:二戰中女性的聲音》獲得2011波蘭安格魯斯中歐文學獎、2011波蘭理查德‧卡布辛斯基獎報導文學類。《車諾比的悲鳴》獲得2005全美書評人協會獎、1996瑞典筆會圖霍爾斯基獎。《二手時間:最後的蘇維埃》獲得2013法國文學界四大獎──法國梅迪奇獎散文類、2013德國藝文界最高榮譽──德國書商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