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8-16 16:57:07astraes
關於吉爾迦美什與圖坦卡蒙
一連看了三天公視的古文明介紹—美索不達米亞、印度、與埃及,挑起了不少記憶,但也帶來些許疑惑。於是提起筆,想介紹廢墟迷思的朋友們,一些關於古文明的相關書籍,也想針對節目的內容提出些看法。
#美索不達米亞一吉爾迦美什
第一次認識吉爾迦美什這個具有三分之二神性、三分之一人性的巴比倫國王,是在大學時選修張四德老師的「西洋史學名著選讀」一門課時,為我們介紹了比荷馬史詩的歷史早上一千五百年左右的人類第一部史詩一「基爾迦曼史詩The Epic of Gilgamesh」(譯名雖有不同,指的皆是Gilgamesh)。老師並在學報上發表她翻譯的兩篇文章:一篇是〈基爾迦曼史詩的發現及其意義〉;一篇是〈烏魯克的基爾迦曼國王〉,後者則為全篇史詩的翻譯。對於Gilgamesh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發表在成大歷史學報的這兩篇文章(應是80、81年那兩期),而由於中文方面對Gilgamesh的介紹極少,當然也可能是我讀的書不夠多,因此我只能提供三本其中有收錄介紹的書籍:
§《文明曙光:美索不達米亞》—羅浮宮兩河流域珍藏展
注意喔!我指的這不是那薄薄的導覽手冊,而是由國立歷史博物館編,於上次展覽時出版的書,其中有劉景輝、蒲慕舟等教授撰述的介紹,對漢摩拉比法典有興趣的人,也可看看這書中的介紹喔!
§《長河落日:重返巴比倫文明》
由北大伊朗研究所兼任教授李鐵匠所著,繁體版為世潮出版社所出版
§《東方神話傳說—第二卷:西亞、北非古代神話傳說》
《東方神話傳說》輯錄了東方國家的神話傳說,分為好幾卷(冊),是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所出版,第二卷為孫承熙主編,其中有關巴比倫的部分便譯有Gilgamesh的故事,不過這一套書目前我只看到簡體字版,是在誠品書店找到的。
#印度
對於印度的文明歷史,我只有粗淺的認識,因此無法提供任何的參考資料,不過在欣賞整個節目的過程中,讓我聯想到了一本很值得閱讀的著作:
§《聖嬰與文明興衰:洪水、饑饉與帝王》
Brian Fagan所著,由聯經出版
此書中的第一章〈大天譴〉中,介紹了印度的氣候變化,關於季節風與聖嬰對印度的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並介紹印度與美索不達米亞間利用季節風進行貿易的事實。
#埃及一圖坦卡蒙
至於埃及古文明,這方面的研究與探討的書籍實在太多了,倒是有一本以小說的形式描寫圖坦卡蒙墓的發現過程可以閱讀,另外介紹一些較不具學術性、較普羅的書來提供參考。關於圖坦卡蒙方面有兩本書:
§《發現圖唐卡蒙》上、下冊
Christian Jacq著,這便是我提到的小說,為橘子出版(出版社的名字怪怪的)
§《神話的智慧》上冊
由神話學大師Joseph Campbell所著,在法老王的統治一章中,介紹圖坦阿蒙的墓及其墓中形式、古物所代表的意義。
關於金字塔方面,則可參考
§《古埃及探秘:尼羅河畔的金字塔世界》
作者Jean Vercoutter曾擔任法國「紙莎草紙文獻研究院」的院長、以及開羅學院院長和開羅大學教授,此書為時報出版的發現之旅系列。
§《上帝的指紋》上下冊
Graham Hancock對於金字塔的建造與代表的意義則有相當多的推測。
此外,在剛剛所提到的《聖嬰與文明興衰》一書中第六章〈法老王面臨危機〉的部分,對於聖嬰現象與尼羅河水位異常,造成乾旱,形成統治危機提出了一種假定,其中並也提到埃及的乾旱與印度可說是同時發生,並敘述其探討,這實在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只是內容有些生硬,需要耐心去慢慢研讀才行。
#關於節目
歷史是迷人的,也因此有不少的節目針對謎樣的歷史進行拍攝與探討,就像前陣子國內自製拍攝的「發現者」,也追尋著古文明遺跡,穿插著學者的解說來介紹。這次公視所播出的「從歷史中反省」已經播出三集,介紹了美索不達米亞、印度、與埃及三大文明,只是針對節目內容,我想以埃及為例,提出兩點看法:
其一是對於金字塔的建造,引用了一位埃及學者的看法來貫穿整個節目,提出了金字塔的建造,乃是因為古埃及在尼羅河氾濫時,法老為了解決國內因河水氾濫引起的失業與生活問題,因此以興建金字塔這項巨大的工程,來提供國內人民就業的機會,法老並提供工作者生活上的溫飽與糧食的無缺。因此,金字塔的建造不在於金字塔本身,而在於建造的這個過程,是解決埃及失業問題與生活問題的一項國家計畫。
但是以此一說法來貫穿整個節目,未免失之於武斷,畢竟這一個說法,目前仍只是眾多學者無數推測中的一種,而且這種推測,並沒有解釋出金字塔的形式、結構或其中石棺所代表的意義?更無法解釋當時法老政府為什麼是選擇建造金字塔而非其他的公共建設來解決問題?當然此種看法並非不無可能,學者畢竟是以目前獲得的一些泥版和墳墓中的壁畫來形成此一假說,但假說畢竟是推測,這只是其中的一種說法,也因此個人對此持保留的態度。
其二是節目中大量運用動畫的方式,來建構出當時古文明社會的狀態,讓人可以比較實際的想像當時社會和人類生活的情景。畢竟面對著一堆的石頭廢墟和寂寥的荒煙蔓草,實在很難理解當時是什麼樣的情境。但是,引用動畫的結果,雖說是豐富了觀看者的想像,但也同時侷限了個人的想像力。畢竟,面對歷史的無限可能,動畫建構出的也只是其中的一種可能。而歷史之所以吸引人,便是在於其中的無限可能,不是嗎?
雖然我對於節目有著一點點的意見,但是我仍期待著今晚的節目,最後一集將介紹中國文明,有興趣的朋友,請記得11:00收看喔!
#原撰於2002.01.17#
#美索不達米亞一吉爾迦美什
第一次認識吉爾迦美什這個具有三分之二神性、三分之一人性的巴比倫國王,是在大學時選修張四德老師的「西洋史學名著選讀」一門課時,為我們介紹了比荷馬史詩的歷史早上一千五百年左右的人類第一部史詩一「基爾迦曼史詩The Epic of Gilgamesh」(譯名雖有不同,指的皆是Gilgamesh)。老師並在學報上發表她翻譯的兩篇文章:一篇是〈基爾迦曼史詩的發現及其意義〉;一篇是〈烏魯克的基爾迦曼國王〉,後者則為全篇史詩的翻譯。對於Gilgamesh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發表在成大歷史學報的這兩篇文章(應是80、81年那兩期),而由於中文方面對Gilgamesh的介紹極少,當然也可能是我讀的書不夠多,因此我只能提供三本其中有收錄介紹的書籍:
§《文明曙光:美索不達米亞》—羅浮宮兩河流域珍藏展
注意喔!我指的這不是那薄薄的導覽手冊,而是由國立歷史博物館編,於上次展覽時出版的書,其中有劉景輝、蒲慕舟等教授撰述的介紹,對漢摩拉比法典有興趣的人,也可看看這書中的介紹喔!
§《長河落日:重返巴比倫文明》
由北大伊朗研究所兼任教授李鐵匠所著,繁體版為世潮出版社所出版
§《東方神話傳說—第二卷:西亞、北非古代神話傳說》
《東方神話傳說》輯錄了東方國家的神話傳說,分為好幾卷(冊),是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所出版,第二卷為孫承熙主編,其中有關巴比倫的部分便譯有Gilgamesh的故事,不過這一套書目前我只看到簡體字版,是在誠品書店找到的。
#印度
對於印度的文明歷史,我只有粗淺的認識,因此無法提供任何的參考資料,不過在欣賞整個節目的過程中,讓我聯想到了一本很值得閱讀的著作:
§《聖嬰與文明興衰:洪水、饑饉與帝王》
Brian Fagan所著,由聯經出版
此書中的第一章〈大天譴〉中,介紹了印度的氣候變化,關於季節風與聖嬰對印度的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並介紹印度與美索不達米亞間利用季節風進行貿易的事實。
#埃及一圖坦卡蒙
至於埃及古文明,這方面的研究與探討的書籍實在太多了,倒是有一本以小說的形式描寫圖坦卡蒙墓的發現過程可以閱讀,另外介紹一些較不具學術性、較普羅的書來提供參考。關於圖坦卡蒙方面有兩本書:
§《發現圖唐卡蒙》上、下冊
Christian Jacq著,這便是我提到的小說,為橘子出版(出版社的名字怪怪的)
§《神話的智慧》上冊
由神話學大師Joseph Campbell所著,在法老王的統治一章中,介紹圖坦阿蒙的墓及其墓中形式、古物所代表的意義。
關於金字塔方面,則可參考
§《古埃及探秘:尼羅河畔的金字塔世界》
作者Jean Vercoutter曾擔任法國「紙莎草紙文獻研究院」的院長、以及開羅學院院長和開羅大學教授,此書為時報出版的發現之旅系列。
§《上帝的指紋》上下冊
Graham Hancock對於金字塔的建造與代表的意義則有相當多的推測。
此外,在剛剛所提到的《聖嬰與文明興衰》一書中第六章〈法老王面臨危機〉的部分,對於聖嬰現象與尼羅河水位異常,造成乾旱,形成統治危機提出了一種假定,其中並也提到埃及的乾旱與印度可說是同時發生,並敘述其探討,這實在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只是內容有些生硬,需要耐心去慢慢研讀才行。
#關於節目
歷史是迷人的,也因此有不少的節目針對謎樣的歷史進行拍攝與探討,就像前陣子國內自製拍攝的「發現者」,也追尋著古文明遺跡,穿插著學者的解說來介紹。這次公視所播出的「從歷史中反省」已經播出三集,介紹了美索不達米亞、印度、與埃及三大文明,只是針對節目內容,我想以埃及為例,提出兩點看法:
其一是對於金字塔的建造,引用了一位埃及學者的看法來貫穿整個節目,提出了金字塔的建造,乃是因為古埃及在尼羅河氾濫時,法老為了解決國內因河水氾濫引起的失業與生活問題,因此以興建金字塔這項巨大的工程,來提供國內人民就業的機會,法老並提供工作者生活上的溫飽與糧食的無缺。因此,金字塔的建造不在於金字塔本身,而在於建造的這個過程,是解決埃及失業問題與生活問題的一項國家計畫。
但是以此一說法來貫穿整個節目,未免失之於武斷,畢竟這一個說法,目前仍只是眾多學者無數推測中的一種,而且這種推測,並沒有解釋出金字塔的形式、結構或其中石棺所代表的意義?更無法解釋當時法老政府為什麼是選擇建造金字塔而非其他的公共建設來解決問題?當然此種看法並非不無可能,學者畢竟是以目前獲得的一些泥版和墳墓中的壁畫來形成此一假說,但假說畢竟是推測,這只是其中的一種說法,也因此個人對此持保留的態度。
其二是節目中大量運用動畫的方式,來建構出當時古文明社會的狀態,讓人可以比較實際的想像當時社會和人類生活的情景。畢竟面對著一堆的石頭廢墟和寂寥的荒煙蔓草,實在很難理解當時是什麼樣的情境。但是,引用動畫的結果,雖說是豐富了觀看者的想像,但也同時侷限了個人的想像力。畢竟,面對歷史的無限可能,動畫建構出的也只是其中的一種可能。而歷史之所以吸引人,便是在於其中的無限可能,不是嗎?
雖然我對於節目有著一點點的意見,但是我仍期待著今晚的節目,最後一集將介紹中國文明,有興趣的朋友,請記得11:00收看喔!
#原撰於2002.01.17#
上一篇:《閱讀分享》—後山日先照
下一篇:《閱讀分享》—席慕蓉世紀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