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5 15:57:3021世紀教育協會

為台灣教育點燈記者會暨親師生三贏成果展記者會

為台灣教育點燈記者會暨親師生三贏成果展記者會  (資料1)            工作坊問卷調查結果整理

 95 % 的人都認為親師生三贏是可能的  

 

91%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人格特質,也都需要被重視,感受到老師的公平對待。

老師應該真誠的接納和關愛學生,不應只看重學生的長才和能力,更不能因為學生成績表現的好與壞而心存定見。

88% 多樣的活動最受學生歡迎,教師可以把一些趣味活動,作為鼓勵的項目,

巧妙運用同儕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自動自發的精神。例如:當學生達

到一些教師和學生共同訂出的成長目標時,教師就為學生規劃一個假日

「親師生出遊」的活動,或是校內烹飪、表演、球賽之類的活動。在設計這些活動時,也可以把教學巧妙的融入。

89% 傳統的認知,學校存在的目標,是知識、技術的傳承,但在科技發展、

資訊發達,知識隨手可得、技術隨處可學的今天,學校教育不再只是趕

進度、逼作業,而是要啟動誘導孩子的內在動力,幫助孩子學習找資源

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懂得和同學愉快的合作相處。

81% 您同意趨勢大師Peter F. Drucker 所提出21世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面對未來,每個人要自問:我是誰? 我的長處何在?  我做事的方法為何?我如何學習?  我的價值觀是什麼? 我應該貢獻什麼 ?

81% 您同意澳洲2002年「未來所需就業力技能」白皮書提出「就業力技能架

構」「核心就業技能」包括:

          1. 溝通技能             5. 規劃與組織技能

            2. 團隊合作技能         6. 自我管理技能

            3. 問題解決技能         7. 學習技能

            4. 原創與進取技能       8. 科技技能

86% 我們的教育出的嚴重問題,要孩子死背一堆東西,拚考試,拚完了考試,

     然後呢?到了大學就不想念書,因為孩子無法體會念書是有趣的。所以

談選校之前,我認為父母親應該先試著了解孩子的專長與興趣在哪裡。

95% 讓學生正常學習,讓教師正常教學,讓家長正常生活,「十二年國教」

也許無法解救台灣,但至少能成就一個「較正常」的台灣。

83% 學生學習興趣的提昇有賴於多元的教學和評量方式及自信的建立。

 

九十八年在七個團體【開平青年發展基金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  中華民國各級學校家長協會、全國教師會、中華民國自主學習促進會、中華民國教育改革協會、21世紀教育協會】的共識下,決定一起合辦全國十五場的「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教育部推動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1.    三月十三日於台北市立圖書館舉辦第一場「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DVD

2.    四月十三日於台北市立圖書館舉辦第二場「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DVD

3.    五月十三日於台北市立圖書館舉辦第三場「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DVD

4.    五月十三日於高雄市議會舉辦第四場「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DVD   

5.    六月十三日於台中市議會舉辦第五場「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DVD

6.    九月十二日於宜蘭市羅東高中舉辦第六場「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DVD

7.    九月二十日於台中縣議會舉辦第七場「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DVD

8.    十一月二十七日於台中市光明國中舉辦第八場「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9.    十二月十九日於台中市立人國中舉辦第九場「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DVD

10.  十二月二十三日於台中市中正國小舉辦第十場「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DVD

11.  十二月二十六日於台北縣新泰國小舉辦第十一場「親師生三贏 工作坊」

12.    十二月三十日於新竹市教師研習中心舉辦第十二 場「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DVD

13.     十二月三十日於台北縣豐年國小舉辦第十三場「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14.   一月十六日於雲林縣環球技術學院舉辦第十四場「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DVD 

15.   一月二十七日於台北市立圖書館舉辦第十五場「親師生三贏工作坊」      DVD

 

 

 

 

 

 

 

 

為台灣教育點燈記者會 暨 親師生三贏成果展記者會

(資料2) 

要親師生三贏只有推動12年國教

丁志仁


壹、政府不願意做12年國教,導致親師生三輸

這裡指的政府,不是指教育部,而是府院。每一任的教育部長都懂得國內教育問題 最淺顯的道理:不做12年國教,台灣教育的病態發展就無解。
所以黃榮村做教育部長想要做12年國教,杜正聖做教育部長,想要做12年國教,鄭瑞城做教育部長也想要做12年國教,吳清基做教育部長還是想要做12年國教。
但是教育部長再怎麼想,那麼多年過去了,12年國教還是做不成,原因很簡單:就是教育部長位階太低,沒有足夠的財權和決策權,可以實施12年國教。
要實施12年國教,必須有行政院或總統的高度和權限才做得成。

經過一年多的討論與宣傳,我想教育線的記者朋友都知道民101年到民國110年十 年間,是我國推動12年國教最佳的時機,因為這十年間,我國15-17 歲的人口,將 94萬掉到61萬,在學生人數滑落的過程中,政府的津貼壓力會減輕,有助於公私立學費的拉平。土地、教室容易空出來,有助於各地就學機會的均化。

但是經過去年712的「我要12年國教遊行」,情勢清楚地表明:目前的府院,準備做台灣教育歷史的罪人,偏要錯過我國推動12年國教最好的時機,也不願意推動12 年國教。

貳、12年國教在政策上的具體內容
而一年多來由於各方教育團體的投入與討論,已經很清楚要實施12年國教,政府必 須推動以下政策:
一、修改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將教育經費由佔政府收入的21.5%

調高到22.5% 十年之內每年200億專用於12年國教。
推動12年國教一定需要用錢,錢要用在以下各方面:
1.
幫助學生適性學習,使學習能力較強與較弱的學生均能獲得相應的幫助,就得增加選修、自主學習、專業導師(professional mentor)等相關資源。
2.
發展診斷工具落實補救教學需要錢。
3.
發展適合補救教學的教材與教學體系需要錢。
4.
讓各地後中的就學機會接近,而不是較集中西部都會區,需要用錢。
5.
拉近公私立就學費用差距,需要用錢。
6.
鼓勵高分組群組生就近就讀,需要用錢。
二、訂定高級中等教育法,做為12年國教的法源
實施12年國教,會照顧到目前九種後中的學習型態,也會改變很多人的權利義務關 係,所以需要立法。
15
歲至17歲的就學,應該是「政府的義務,國民的權利」。也就是說人民如果想上 學,政府一定要保障他可以上到學,而且要保證學習品質,不能因為他家窮,就不能上到學,或只能上品質差的學校。
立法還有一個大作用,不論藍綠誰上誰下,都得跟著法律走。這種必須跨越10年推動期的長遠政策,才有實施上的穩定保障
三、適性學習取代應試教育,並縮短學習落差
目前後中的教學以「應試教育」為焦點,忽視傳統定義下學業成績不出色的學生, 對他們的學習需求經常漠視,更遑論細膩的學習照顧。
支撐這種生態的是一種國人放在心裡但不常說出口的偏見「成績落後的學生其學習權不如成績領先的學生」,這樣的偏見甚至連其家長也在潛意識中接受。
及早採行有效措施,避免學生學習落差在學習初期就開始累積,是12年國教的重中之重,所以12年國教不可能只涉及後中,一定也要把國中規畫在內。因為學生的學 習落差是從國中開始顯著累積的,到後中才要去縮短,時機根本不對。
12
年國教也並不是只照顧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不照顧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增加 選修、自主學習、專業導師等相關資源,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幫助更大。
四、提升各地就學機會到相同水準
12
年國教必須解決各地就學機會不均的問題,使人民在各處都可以就學,而不是離鄉背井才有機會就學。目前台北市公立高中的就學機會是嘉義縣的五倍,可知就學 機會在各地是很不平均的。這種就學機會的地理分佈沒辦法支撐12年國教的就近入學制度。但是國中的地理分佈,目前卻是全國均勻一致的。
利用人口滑落,讓高中職去辦國中部、讓國中去辦高中部,這樣一方面容易使各地 就學機會均化,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升學壓力緩解的良性循環。因為在六年制的中學 裡,國中升後中可以不必經過考試。所以說六年制中學既可以對升學壓力形成較大之自然抗力,也較容易出現六年完整的學習規畫。
五、拉近公私立就學費用差額,減輕家庭負擔。
目前人民就是想唸公立的後中比較不想唸私立的後中。因為就讀私立學校的費用是就讀公立學校的四倍,而公立學校投注於每位學生的經費卻是私立的兩倍。
這些就學機會的不均,則造成社會不公平不正義的現象。大家必須競相爭取較為有 利的就學機會,所以升學競爭激烈;高社經背景的家庭,挾經濟優勢補習、家教,拿走了多數都會區公立學校的名額,把費用昂貴的私校留給社經相對弱勢的家庭, 這是所謂就學機會的逆向分配。
六、就近入學或性向入學取代考試分發。
在各地就學機會相當,就讀公私立學校費用沒有差別,不論到那一所學校都能享有 適性學習的空間之後,大家要擠破頭搶奪有限「高級」就學機會的背景才會消失, 也才有「就近入學或性向入學」的條件。

參、人民只有行動,才能得到12年國教
過去20年來的台灣社會發展經驗,一向都是「社運耕耘,政黨收割」。以澎湖博奕公投為例,一定是要等社運團體證明了「反賭有票,反賭會贏」才會有主要政黨的候選人敢以反賭為政見。所以教育界的伙伴們不要幻想,可以不必流汗奮鬥打拼, 就可以得到12年國教。
政客們就是有錢,也寧可用來政策賄選,請富人吃免費的營養午餐,也不要把錢用在12年國教上面。
所以各主要的教育團體有共識:要組織大量的工作,逼主要政黨在20123月前政 策確定,5月開始推動12年國教。
這一次我們的策略是「遊說法案和推動政策合一」,直接在立法院推動「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修法以及「高級中等教育法」立法。
主要的工作包括:
  1.
改善論述。
  2.
佈署溝通,並建立全國性的可動員的名錄和網絡。
  3.
起草法案。
  4.
立委選區遊說。讓各教育團體認養遊說責任區,以標準作業流程

支援全部選區的遊說。
  5.
和教育部合作。尤其是就學區規畫事宜,進行前置性的合作。
  6.
尋求贊助,建立行政資源。


推動12年國教,救救下一代,不是我們這些在台上發言人的責任,而是你我大家共同的責任。沒有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教育團體推動12年國教的行政資源就不能到位,立委選區遊說就無法落實,政黨和府院就會用摸頭、安撫的手法一年拖過一年。
台灣早就已經是天塌下來沒有高個兒頂著的局面了,政黨和政府只知道欠債15兆, 然後兩黨聯手把中央銀行改成非獨立機關,準備印鈔票。沒有任何政客欠我們一個更好的國家,要改善我們的公共政策大家就必須捲起袖子幹活,願你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