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3 20:11:54薇薇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屁股的疼痛,也是一種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腳的疼痛。坐骨神經痛可以延伸到整個身體的下半。坐骨神經從下背部一直延伸到兩隻腳。它不只是一條神經而已。坐骨神經一旦受傷、發炎或受到刺激,整個路徑上的任何一點-甚至每一點-都能產生疼痛。
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原因是椎間盤突出引起的。每一個椎間盤都有一個液化中心,由可伸縮的纖維組織包圍起來。當椎間盤脫落出來時,纖維組織就會脹起來,就好比輪胎有東西鼓出來一般。視椎間盤脫出的位置,可能直接壓迫坐骨神經,引起劇痛。
坐骨神經痛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如糖尿病、血栓和腫瘤而引起。甚至還可能因為彎腰駝背坐太久而引起疼痛。
治療方法
服止痛藥 如Ibuprofen。
減輕負擔 身體的活動應有節制,避免久站、久舉或久坐。用心注意疼痛的感覺。
起來活動 不要臥床超過一星期。
坐姿要正確 身體重量應放在臀部,而不是在尾椎上。
注意休息 工作時坐不要超過40分鐘,就應該起來走動走動。
讓腳舉高休息 試著減少腰椎的壓力。建議將小腿放在椅子或較低的桌子上,身體躺在地板上,膝蓋和臀部應該保持約90度的彎曲角度。
放鬆骨盆 讓骨盆慢慢傾斜,緩緩移動腰椎,可以增加這部位的血液循環。坐骨神經痛突然暴發時,建議做以下動作,每小時5~6次。
躺臥在地板上,膝蓋彎曲,腳放地板上,將骨盆傾斜,背保持平直,然後舉起,保持五秒鐘後放鬆。
瑜珈 背躺下,小腿放在椅子的座位上,臀部和膝蓋保持90度角。 手臂交叉並將手放在肩膀(不是脖子)上。
吸氣,然後開始長而緩慢的呼氣。呼氣時臀部傾斜,將腹部放平,讓下背移至地板上。
舉起雙肩離地約15~25cm,放低右肩直到碰到地板,然後再舉回來。
將下半身放回地板上同時吸氣。
重復再做一次,這次是放下舉起左肩。
左右各做5~6次。
背躺下,放一卷起的毛巾在脖子下,以及折起的毛巾墊在頭下。
手肩放兩側,手掌朝上。
兩膝彎曲,呼氣時將雙膝拉向胸部。
吸氣時,慢慢的地放下一邊的膝蓋,休息5~6秒鐘。
呼氣時將膝蓋舉回。
換邊做。
重復整的步驟3~5次。
* 這動作不適合懷孕四個月以上的婦女。
伸展梨狀肌 梨狀肌是從尾椎(脊椎的最末第五節骨骼)的一側,延伸到大腿骨上方和臀部的關節處, 而坐骨神經正好從此路徑通過。
坐在折疊好的毛毯角落上,約10~15cm高,膝蓋彎曲,雙腳平放在地板上。
右腳滑到左膝下方,然後放在左臀部下。
左腳舉放到右大腿外側,這時應該會感覺到體重均勻分到兩側坐骨上。
慢慢提起胸骨,讓脊椎慢慢向上伸展,雙手握著左膝,保持身體穩定平衡。
左右兩側各重復2~4次。
剛開始可以保持姿勢約20分鐘,慢慢增加到數分鐘。此後慢慢練習減低毛毯高度,直到不用坐在毛毯上,而是直接坐在地板上也能完成這些動作。
不要翹腳 翹二郎腿意味是以一側的屁股坐著,表示對身體的一側施壓很打大。最好不要翹腳,如果非翹不可,經常換換邊。
丟掉你的皮夾 男性常因為坐在皮夾上而引發坐骨神經痛。
調整開車座位 大部份人開車時,座椅都調得太後面,造成背部很大的壓力。當握住方向盤時, 雙手關節應仍能保持彎曲,臀部應保持90度左右,背部應該舒服的直立,不要讓脊柱彎曲。
什麼時候該去看醫生
腳麻痺。
腳失去感覺或無法協調動作。
膀胱排尿作用或腸道消化作用異常。
疼痛持續超過一個月,特別是感覺疼痛持續惡化。
參考資料 http://www.theqi.com/cmed/pains/pain79.html
你「坐」對了嗎? 姿勢好最重要
更新日期:2007/01/07 16:50 記者: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人類祖先從爬行進化到直立行走,腰痠背痛成為人類必須付出的代價。全世界八成以上的人口,曾經有過腰痠背痛的經驗。復健醫師指出,姿勢不正確,是導致腰痠背痛的一大主因。
身體承受的壓力有多大?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佩珍舉例,體重70公斤的人,平躺時,第三椎間盤承受的壓力為25公斤,側躺為75公斤、站立為100公斤、身體前彎20度為150公斤、無靠背坐姿為150公斤、坐姿前彎20度為180公斤。
也就是說,坐姿不好時,第三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幾乎是站立時的二倍大。
鍾佩珍指出,腰痠背痛的原因包括姿勢不正確、肌肉過度使用導致疲勞、肌肉骨骼的退化、體重過重、運動傷害、脊椎的壓迫性骨折、脊柱病變。
姿勢是最常被忽略的一環,而日積月累的錯誤姿勢,將逐漸傷害脊椎,糾正錯誤的姿勢,可以幫助減緩腰酸背痛的發生。
鍾佩珍說,抬起地上重物時,是屈膝抬,或是彎腰抬,大有關係。若是蹲下屈膝,可由小腿承受力量,而不是由背部承受力量。捧著重物時,應該盡量將重物靠近身體軸心,將力量分攤到全身,而不是捧得離身體遠遠的,不僅重心不穩,一不小心就會造成肌肉扭傷。
老人家或是停經後婦女,都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抬重物時,要測試一下,身體能夠負擔再抬起,否則很容易造成骨折。尤其在胸椎、腰椎、大腿骨骨頸,是最容易發生骨折或斷裂的部位。
想要預防腰痠背痛,鍾佩珍建議,應避免不正確的姿勢、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加強肌肉的耐力和柔軟度、維持關節的活動範圍。
坐 骨 神 經 痛
一.什麼是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由下背部到臀部甚至到大腿、小腿並延伸到腳趾的疼痛。坐骨神經痛是坐骨神經受壓迫所造成,其症狀有疼痛、灼熱感等。有些是動作、姿勢改變、咳嗽…等使疼痛加劇,有時症狀可能會轉變成麻木、針刺感或肌肉僵硬、肌肉不自主的抽動,有些病人並不會有背痛的症狀,但坐骨神經痛主要來源是坐骨神經受壓迫。
二.那些情形會造成坐骨神經痛:
(1)外傷:例如:跌倒造成脊椎受傷後使用脊椎旁關節發炎甚製造成脊椎狹窄。
(2)姿勢不當:有一些職業易造成坐骨神經痛,例如:需長途駕駛、久坐者、粗重工作者、身高較高者、抽煙者、有脊椎酸痛家族史的病患都較容易造成坐骨神經痛。
(3)其他疾病:如腫瘤、發炎都有可能造成神經壓迫。
三.當疼痛發生時:
於急性期需要止痛藥外,另外需要獲得足夠的休息,約24-48小時的休息可使症狀獲得緩解,但臥床休息並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在此時也可以從事溫和的運動,例如:走路、輕微的工作等。當疼痛緩解時可以從事輕微緩和的運動。
四.您可能需要做的檢查:
醫生會詳細的詢問您的病史,仔細伶聽您的頃述。另外一張X光片可提供很多訊息給您的醫生。
電腦斷層(CT)或誓磁振掃描(MRI)可提供醫生更進一步的觀察脊椎軟骨及神經的關係,是否有壓迫神經或脊椎神經狹窄。
五.治療原則:
有一半坐骨神經痛的病人於發生疼痛後六週可以緩解症狀,不到百分之五的病人需要接受手術治療,而治療的原則主要取決於症狀的嚴重度及持續的時間,大多仍以較少副作用的藥物及保守療法做為優先的治療原則。
1. 物理及復健治療:依美國脊椎外科於1999年報告指出對坐骨神經痛病患進行1-3個月的復健及物理治療,對大部分患者皆有所幫助,但經3個月治療仍無效者,就表示您可能需要接受更積極的治療。
2. 藥物治療:通常藥物需配合復健及物理治療,而藥物治療的原則必須減輕病人的疼痛、肌肉放鬆,使復健及物理治療時效果會更好,包括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等…。
3. 手術治療:當1-3個月的藥物和物理治療皆無效者或治療過程症狀有惡化的情形或肌肉下肢無力、大小便改變,這些都是需要更進一步的治療,〝手術〞在此時可扮演快速及好的的效果。手術可分為傳統手術及最新的內視鏡手術,目前內視鏡的優點很多,而且安全性高、傷口小,可立即恢復工作能力。
李先生在經過三個月的復健病情都未改善,後來住院接受手術治療三天後出院,目前背痛及下肢疼痛的症狀已經完全改善。
坐骨神經痛是現代人最常見的一種疼痛,加上大多數的人都不注意姿勢,使得這種疼痛的發生率有愈來愈年輕化的現象,當您有以上的情形時,請找一位細心的神經外科醫師配合詳細的神經學檢查及放射線檢查,可找出絕大部份的原因,進而採取藥物復健物理治療或更進一步的手術治療,都可以使您症狀獲得改善。
哈啾一聲 腰椎間盤突出 醫師:平時應保持良好姿勢
記者:記者楊川欽/沙鹿報導
哈啾一聲,竟然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瞬間讓壯年男子腰彎難立,妙齡女子則劇痛跪地,台中縣光田綜合醫院復健科近1個月來就有多起病例。
光田醫院最近有多位民眾求診,因為打一個噴嚏造成腰椎間盤突出,導致背痛難耐、腰彎不起等情形而緊急就醫,復健科戴正忠主任表示,腰背急性發作疼痛時即應趕緊就醫,藉X光甚或磁振造影檢查以利對症治療、復健並且避免脊椎2度傷害,而民眾平時也應保持良好姿勢與適當的伸展筋骨以避免腰椎發生意外傷害。
戴正忠主任表示,因腰背疼痛而就診的患者,經X光與磁振造影檢查後發現,其皆因打噴嚏時瞬間增加的脊椎壓力,將腰椎間的軟骨擠壓出來,也就是腰椎間盤突出並壓迫到坐骨神經,進而導致腰背極度疼痛不適,人體脊椎中間的軟骨也就是腰椎間盤,是每人天生專屬的避震器,其可減緩行走或運動過程中的脊椎壓力與避免脊椎的碰撞摩擦,一旦因外力造成變形甚或突出,輕者會出現腰酸疼痛、背痛或腳麻等症狀,嚴重者會有肌肉萎縮甚或癱瘓等情形。
戴醫師也特別強調,一般人鮮少會發生此情形,而會因打噴嚏、咳嗽甚或者是一個彎腰用力而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主要都是患者的腰椎曾經受過傷或退化,而已有輕微的腰椎間盤突出所導致,尤其是彎腰提重物或跌倒最易造成腰椎受傷引發輕微腰痛而不在意,因此若腰椎曾受過傷的民眾,打噴嚏時最好手扶桌椅、牆面或他人肩膀來減壓,平時也可藉由適度的腹肌與背肌的訓練運動來強化腹肌力與腰力以避免腰酸背痛與2度傷害。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index.php/product/%e5%a8%81%e7%88%be%e5%89%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