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5 17:12:28薇薇

12/17 喜樂主日

壹. 福音主題禱詞:主!求你賜我喜樂之原:謙卑,正義與愛德!

貳. 福音內容:

按上主日的福音所載:聖若翰在約旦河東岸宣講悔改的洗禮,有許多人聽道後,深受感動,決定悔改重新作人。按今天的福音所載:他們為表示敬愛天主之誠意,遂問若翰說:「我們該作什麼呢?」聖若翰回答說:「有兩件衣服的,要分一件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要照樣作。」對聖若翰這兩句話,我們不要按字面去解釋,卻該按它的含義去瞭解,就是說,他們在悔改以前犯罪時,曾冒犯他人,有傷愛德,現在他們悔改了,該作些愛德工作,以彌補過去的傷愛德之事。作什麼愛德工作呢?當時猶太人社會上有許多窮人缺吃少穿,遂勸勉他們,把他們多餘的衣服分給那沒有的,把多餘的食物也照樣作。倘若把聖若翰的話應用在今天,我們可以關懷精神生活上受困者,比如那些為病魔所纏的人,日夜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兒女都要上班,無法在場予以照顧,這樣的病人,今天不在少數。如有善心人去慰問,為他們是意想不到的鼓勵,無異在精神饑餓中獲得了神糧。另外,為那些乏人照顧的老人,也需我們的關懷,他們的兒女因工作關係,無法同他們住在一起,有的還住在外縣市或國外,無法照顧他們。這些老人,只有自己照顧自己,夫妻二人相依為命,倘若不幸有一人去世,留下的那一位就變成孤獨寂寞,乏照顧的老人。如果我們對他們表示一些關懷慰問,使他們感到溫馨。這就是聖若翰勸勉我們要作的愛德工作。聖若翰對聽眾的答覆,不僅強調作愛德工作,還強調實行公義。誠如他答覆收稅人員說:「除給你們規定的以外,不要多徵收,免傷公道。」這答覆為當時的收稅人員是個有力的警告。為我們今天的人更有力的警告是把賺錢視為人生的目標。例如今天社會上盛行的拿回扣之陋習或選舉前賄賂,竟被社會大眾認同,不以為非。甚至有些人還辯論說:「大家都這樣作,你不作,白不作。」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我們作教友的應該負起移風易俗的責任,不該隨波逐流的跟著犯錯,拿取不義之財,這是阻止基督救恩的最大障礙。聖若翰講道勸人,聲望很高大家都認為他就是默西亞,但他否認。因此我應學若翰之謙卑,仁愛與正義。

參. 福音註釋:

一、「兩件內衣」:是指富餘的,因此應當給那沒有的(雅2:15~17)。人若除掉自私,行慈善事,能賠補自己已往的罪過(依58:7;達4:24;德3:33)。

二、「軍人」:是猶太人,他們給黑落德安提帕當兵,或扶助稅吏徵稅時盡警察的任務。這些軍人以武力或以威脅敲詐人民的錢財,若翰就勸他們不要壓迫百姓,對自己領受的薪餉應當知足。若翰對各階層人講的道理,只叫他們內心歸向天主,持公義和慈善。

肆. 生活見証:

一、我的祖父張牧童因信仰天主而被他父親趕出家門,但他沒有怪他們,認真工作,得到天主降福,最後經營珠寶金飾之「向榮金舖」。他待人及教會慷慨,施行愛德。

二、我的姨丈陳望雄弟兄當過南投縣縣議長及國大代表,為人正直,公道及樂於助人,深為居民所愛戴。

伍. 生活指引:

一、我們不要貪小錢,不要拿別人的錢,天主一定會降福我們。

二、我們對人行善後,天主一定會更多降福我們。

主日講道證道


--------------------------------------------------------------------------------
將臨期第三主日(丙年)

讀經一:索三14-18

答 唱:依十二2-6

讀經二:斐四4-7

福 音:路三10-18

一個神父講道的時候,呼籲教友積極參與不要掛慮 蔡惠民
將臨期的九日敬禮,妥善準備自己迎接救主的降生。彌撒後,一個補鞋匠向他求教:「神父,我是一個補鞋匠,我的顧客多是窮人,每個人只有一雙鞋子。我傍晚拿到破損的鞋,夜裡就必須拼命趕工,如果要在顧客上工前把鞋補完,有時甚至要通宵工作。但是我很想參加九日敬禮,你說怎麼辦呢?」「你過去是怎麼辦的?」神父反問。「有時我匆匆參與,然後趕回去工作,可是又覺得這樣很糟。有時候,我根本無時間參與,但又有失落感。所以,每當我一舉起鎚子釘鞋,彷彿就聽到我的心在歎息:『我實在無法放下掛慮去迎接救主的誕生!』」補鞋匠回答。神父答道:「如果我是耶穌,我一定明白你的掛慮,不過,我正是為了你的掛慮而降來的!」

********************************************************************************************

如果你正處於工作壓力、感情困擾、病患折騰、學業失敗或家庭破碎,有人安慰你說:「不要掛慮,放開一點吧!」你會放得開嗎?或許你會心裡想:有誰不想心境開朗,臉上時常堆著笑容?一日工作未完成、困難未化解、健康未好轉,何來喜樂的心情呢?為滿是掛慮的人,一下子拋開所有煩惱確是不容易。不過,將臨期第三主日的主題是喜樂,讀經一而再,再而三要向那些失落傷心的人,發出喜樂的邀請。

索福尼亞先知書的對象是一群痛失家園、滿臉羞愧的遺民。他們因背離天主而引致國破家亡,在失落中,先知安慰他們:「熙雍子女,你應歡樂!以色列,你應歡呼!耶路撒冷女子,你應全心高興喜樂!你不用害怕,不要雙手低垂,上主你的天主因你歡躍喜樂。」(索三14,16-17)

保祿致書給斐理伯人時,團體正因意見不和而關係鬧得緊張,保祿語重心長的說:「你們在主內應當喜樂,我再說:你們應當喜樂!你們甚麼也不要掛慮,只在一切事上,以懇求和祈禱,懷著感謝的心,向天主呈上你們的請求。」(斐四4,6)。這樣,天主那超乎各種意想的平安和喜樂,自會在耶穌基督內固守你們的心思念慮。

話雖如此,要放下掛慮實在談可容易。誰會保證天主會垂允我們的請求?誰會擔保放下顧慮,便會得到平安喜樂?況且,問題始終要自己面對,拋開一切會不會令事情變得更糟,更難處理?類似的內心掙扎和疑慮,帶來的不是喜樂和平安,反而是一份更大的失落和自責。其實,將臨期的喜樂正要從我們的掛慮、羞愧、重擔和傷痛中綻放。就像出谷的經驗一樣,索福尼亞和保祿要帶領我們,在愛的信任中放下沉重的心理包袱。

當洗者若翰出現在群眾面前時,他們正期待默西亞的來臨。若翰對正義的要求一方面燃起他們心中的渴望,使他們猜想自己便是要來的默西亞。另一方面,他所許諾的,又遠遠超出了群眾的想法:「我固然以水洗你們,但是比我強的一位要來,他要以聖神和火洗你們。簸箕已放在他手中,他要揚淨自己的禾場,把麥粒放在倉內;至於糠秕,卻要用不滅的火焚燒。」(路三16-17)

很多人以為若翰預言默西亞來臨時,妥善準備的人會如同麥粒放入倉內,沒有準備的人會如同糠秕放在火中燒。將放入倉內與火中焚燒理解為得救與被罰,明顯是曲解了若翰的意思。焚燒糠秕的火其實也是耶穌所帶來的火,它的作用不是為懲罰,而是要使獲救的人更淨煉。我們每人或多或少都受過壓力,嘗過痛苦,這些焦慮就像一層厚厚的糠秕,遮蓋著我們的內心。基督帶來的火,就是要燒掉我們內心的恐懼,再一次賞給我們平安和喜樂。補鞋匠以為自己無法放下掛慮去迎接耶穌,怎知耶穌正是為了他的掛慮而降來。

記得一九八七年的將臨期,自己亦曾經深刻經驗心中的糠秕如何被焚燒。那一年十月初到羅馬進修,文化、語言、環境、課程各方面都要努力適應。雖然盡了最大努力,語文始終是急不來的。由於所有課堂都是用意大利文授課,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很快便踏入十二月。正是為聖誕節過後便要舉行的考試而焦慮不安的時候,一位墨西哥的神父同學,主動邀請我到西班牙一個堂區過聖誕。老實說,這個邀請實在吸引,但一想到之後的考試,甚麼興致都一掃而空。他明白我的憂慮,再三邀請我,並勸我放下一切,開心迎接聖誕。掙扎了好幾天,始終無法放下內心的掛慮,但為表示欣賞這位同學對自己的關心,我最後答應了。

起程的時候心情一點不像渡假,行李袋內也有不少書本筆記。不過,當抵達這個處於山區的寧靜堂區時,神父的熱情款待、教友的純樸虔敬、環抱的白色雪山、加上節日的歡樂氣氛,我漸漸拋下書本和筆記,溶入這個白色的聖誕中。回到羅馬,說來奇怪,上課好像不再像以前吃力,第一學期的考試成績更比我想像中好。原來,當掛慮的糠秕在愛中被燒掉後,剩下來的便是喜樂的麥粒。


--------------------------------------------------------------------------------
喜樂的生命

飛鳳


今天的讀經主題之一是喜樂,巧合的是我校今年傳訊週定了「喜樂的生命」為主題。傳訊週內除了有傳訊講座、書展、電影欣賞、午間點唱、義賣和影貼紙相籌款等活動外,也善用了一節倫理教育課圍繞喜樂的生命作討論和反思,然後以比賽的形式,請學生寫上他對喜樂/快樂的看法,再由老師評選出優勝的作品作展覽之用。

為了避免學生停於吃、喝、玩樂、或舒適生活等表面的交流,我們就喜樂/快樂一詞,為學生介紹了字典的定義,聖經的教導、以及一些哲人、作家的反思,並播映了「逾越之音」福傳活動影碟內的主題曲《樂在生命中》,學生欣賞過後,再作交流、分享,最後寫上他們自己對喜樂/快樂的看法。

記得課堂開始,有學生反問:「真有喜樂這回事嗎?」也有人苦澀的說:「我已忘記了上一次的快樂距今有多久了,大概也有許多年吧!」有人表示喜樂大概只是小孩子的專利吧!人長大了困難多了,憂慮多了,喜樂便不那麼真實了!有人忽然說:「老師,你可曾留意走在街上,每個人都緊張、憂戚,我很少很少見到笑臉呢!」……

儘管課堂的序幕有點灰暗,但交流分享之後,陽光已衝破雲層,我們看到光明和希望,原來喜樂/快樂是那麼近,它一直悄悄伴隨左右,等待我們領受!下課前,學生分別寫上他們對喜樂/快樂的看法,下列是當中的一些反思:

快樂是做有意義的事。

喜樂是能面對人生,經得起考驗。

快樂是接受生命有生、老、病、死,接受有開心和傷心。

喜樂是學會知足,不羨慕他人所擁有的,卻珍惜自己已有的一切。

快樂,不在乎擁有多少,乃在乎以何種態度看待。快樂是享受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快樂是把焦慮放開。

喜樂是了解自己、面對現實和樂意為他人付出。

快樂是走到街上,看見有趣的事物會心微笑。

喜樂是心存感激,用溫柔的心去看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

喜樂是常常謝恩,不住禱告。

快樂是接受生命中的不如意,為我們所擁有的感恩,並按自己的能力,活出一個不平凡的人生。……

「你們要喜樂……甚麼也不用掛慮,只要在一切事上,藉著懇求和祈禱,懷著感恩的心情,向天主陳述你們的需要……」(斐四4-6)學生所寫下的與上述的聖經竟是那麼接近!願學生所寫下的,也化作他們生活的信念。福音中記述前來接受若翰洗禮的群眾,問著同一的問題:「我們該做甚麼?」(路三10)這令我想起學生在課堂開始時的提問、質疑,他們不正是也問著同一的問題?謝謝天父讓他們在交流和討論中,自己把答案找出來了!

但願知道自己該做的,切切實實的去做,從而擁有喜樂的生命!

作為基督徒,喜樂當有更深的一層意義,它來自基督的救恩。喜樂是因為深信在任何境況下,上主自會照管一切!我反思過往經歷的種種,發現確也如此!我可以繼續依靠上主,毋懼風雨!喜樂,也來自願意與人分享基督的喜訊,分享生命的所有,在分享中益發覺喜悅和充盈!


--------------------------------------------------------------------------------
求寬恕~給人平安喜樂~美好的禮物~薇薇

今天
我向同事請求寬恕
以前她遲到影響到我搭不上車
我會有不悅的言詞對她
前幾天她聽說我對接班的人很寬厚
就很不滿的說出我以前對她的態度
其實我後來有改變心態
我不再不高興她不準時接班
我願多走一段路多花一些車錢
感謝聖神光照我讓我想起
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祂的人
就是按祂的旨意蒙召叫的人
並使眾人獲得益處
發生在我身上的一切
都是為我有好處
就是不如意事
也是天主要從惡中取出善來
所以事事感謝
不喜歡的也要欣然接受
並以善勝惡不為惡所勝
我不願她為趕接班而發生交通事故
我轉念想多走路正好多運動身體更好
而天主從沒讓我匱乏過
所以多花些車錢不用不捨
我真的後來能接受她的遲到
只是她沒察覺到我的改變
很奇妙的是後來她自己也改變了
幾乎沒有再遲到過
還有也沒有記仇
反而是以德報怨
就是她送機車給我小兒子
現在接我班的人偶而會遲到
有時睡過頭慢了超過半小時多
她開車我告訴她安全第一
但是
前2天我也告訴她不能常遲到
寬厚待人這是天主的作風
我做到了
我獲享平安喜樂
感謝天主愛我改變了我
誰聽從天主聖言真是有福的人
剛才
同事她離開前我向她請求寬恕
願她的心靈充滿平安喜樂
愛一個人就要這樣
改變自己而讓對方獲得好處
改變是捨棄自我
捨棄自我就是犧牲
犧牲就是愛
耶稣犧牲自我救贖我們
耶稣愛你
耶稣愛我
耶稣愛人
寬恕也是愛
天主寬恕我們
祂愛我們接納我們
求寬恕也是為了愛
我們求天主寬恕
我們想與天主和好
求人的寬恕也是想與人和好
和好就是願意愛
愛要和好
聖誕節帶來和好的喜訊
願大家改變自己的不好
求寬恕也寬恕人
與天主並與人和好
旁觀者 2006-12-15 17:23:13

掬喜
妳要名符其實
過喜樂人生喔
常常喜樂
不斷祈禱
事事感謝

版主回應
2006-12-20 17: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