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14 14:01:18Ling

NO.25

2006.7.3
"冷靜與熱情之間"
書的封面
或許是為了要吸引讀者吧
把整本書的重點是放在葵與順正的愛情上
什麼偉大愛情什麼之類的
事實上整個看完
當然可以說他們真的是天生一對
牽絆永不減弱什麼之類的
不過整部小說
真正值得被稱為經典的原因
卻終究還是順正與葵分別和芽實跟馬梧失魂感情生活
多少的人就在這樣過去無法修補
未來與現在又無法活生生地存在眼前的狀況下
繼續著一段要死不活的感情
在這樣的感情中
找不到意義
找不到成就感
找不到熱情
沒有起伏
沒有精彩
如同葵說的像是老年夫妻的生活
從某一個特殊的角度來看
順正與芽實
葵與馬梧
都是死在太過於純粹的感情生活
另外一方面
他們也都是死在不夠純粹的感情
這是感情的弔詭

2006.7.3
"冷靜與熱情之間"
在看前半部的時候
都覺得只是純中產階級的喃喃自語而已
越看到後面,越能品嚐在其中的況味
而且也慢慢感受到一種屬於這個年代的特殊敘事架構
重點是,那並不是去敘事的
有情節、有故事在其中
而且選到了在義大利的日本人這樣特別的角度
作家還很敬業地去到義大利
去探訪當地的日本人的生活
真的讓我看完這兩本小說後
不禁去問
很多的台灣專業作家在做什麼?
除了在家裡消耗米糧
再用文學來合理化自己的米蟲行為外
到底還會什麼?

2006.7.12
"書寫「失敗」"
「守衛」這篇作品預定是要寫一個失敗的人
然而到底像我這樣的人來寫失敗好像看起來事件奇怪的事情
當然我也很努力地去思考這個有些困擾的問題
然而這樣的問題原來根本不是問題
所謂人生本來就是有成功有失敗的
會把某一個人生當作是成功或失敗
完全是去時間的想法
這樣的很荒謬的
如果一位作家能夠比別人更精細地體會
在他人生中所發生過的大大小小的失敗
能夠更有效果地將它書寫出來
那麼就算這位作家在物質、精神上的「現況」有多麼美好
他還是有那個資格去書寫失敗這件事情的
換另外一種說法
其實也就是每個人都可以書寫失敗
相對地,也是每個人都可以書寫成功
只要能寫

2006.7.16
"濫竽充數"
這篇筆記就當作是濫竽充數好了
這一陣子作息不正常
腦袋也不大清楚
該做的工作幾乎沒做
該念的書也沒念多少
一直睡
惡啊
筆記也不太清楚能夠寫三小
小說也是以牛步在進行
而且還不太清楚接下來的劇情要跑那個方向
我真的是之前太累了嗎?
還是大部分時間不知道壓力為何物的我終於感受到什麼叫做壓力了@@?
法課,什麼時候能夠專心看書、工作、寫小說啊

2006.7.16
"向大象驅趕器宣戰"
雖然還有很多問題待處理
很多標準跟觀念要打開
不過不能否認的是
現在我所在的社會大體上算是自由且民主的
對於不同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也相當尊重
不過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麼很多東西都是相對的
一個人要糜爛、要振作、要正經、要歪斜
似乎都可以,沒有什麼好講的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
還需要寫文章、還需要罵人嗎?
當然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目前為止我這邊只有一個對於某一範疇上的解決方案
那就是向「大象驅趕器」宣戰
說真的,一個人他要怎麼樣生活原則上我們真的沒有什麼好非難的
只要他不放火殺人虐待動物鼓吹戰爭
所以就算我再不喜歡一個不食人間煙火、做作、爛交等等等
在一些人口中稱作「文青」的特徵
或者許許多多讓人討厭的不同的特徵、性格、美學
都一樣
我管不了他,沒有任何的理由
而且我必需尊重
但是,這樣的生活方式
一旦成為一種拿來販賣、賺取社會地位名聲的工具時
那我就得宣戰了
當然這種宣戰並不是納粹那種以正義自居然後行屠殺之實的宣戰
而是像消基會一樣
告訴你什麼東西騙錢
就像是面對加菲貓中出現過的「大象驅趕器」一樣
告訴大家這個東西是騙錢、騙名聲的
以免大家或者是大家的父母親的血汗錢就這樣被白白坑了

2006.7.21
"賭場"
葡京的賭場呈現一種相當有意思的氣氛
簡單來說
就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經過精密計算來參與這場遊戲
然而事實上他們也都感受到了
那種對於牌局、賭局毫無掌握能力的焦慮
於是不會有太多的聲音
但肅殺和焦慮卻是在其中蔓延
「賭場抹布」在其中像幽靈般地遊蕩
糾纏賭客起來像是叫賣、又像咒罵、更像是喃喃自語
說是豺狼卻沒那個殺氣
更沒那個利爪和利牙
因為他們的殺氣與自信恐怕早就摧毀在上一盤精密計算與無法掌握的焦慮中了
賭場門外的妓女也是不停遊蕩
一次又一次的媚眼算是一種高明的推銷
不知道他們是豪賭獲勝後的示威
還是填補葬身賭局的惱怒
(這個可能性不小,畢竟十賭九輸)
或者只是單純地自己賭到沒錢
賺個本好再進去鹹魚翻身?
在這裡時間被一次又一次的賭局切割
沒人知道下一回的注是怎麼回事
但可以確定的是
賭場本身用金錢買到了時間
因為它龐大的金錢可以接收一次又一次破碎的賭局的累積
於是便連結成了一整年的收支平衡表
時間便再也不斷裂了

2006.7.24
"黑暗之中"
閉上眼的時候
很久沒有襲擊而來的那種恐慌來了
忽然沒了記憶
感到害怕
感到虛無
理出一點點僅存的理智
思考
發現原來在黑暗之中
在孤獨的時候
人只剩下生死兩對立的兩種意義
原來不害怕人生何其短的意義與勇氣全部消失了
只剩下一切終必成空的恐懼
再往下想能夠克服孤獨與黑暗而有力量地活著人
那真的多麼地有勇氣
多麼地對生命有信心
想到這
起來聽首蕭煌奇的「你是我的眼」
一個在黑暗中活著的人寫的、唱的歌
然後
就覺得有力氣與勇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