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9 14:45:32安祥禪讀書會
師恩浩瀚---金
世事的變遷,人情的冷暖,又因業障所趨,於是怯懦、自卑成日與我為伍,生命的黯淡非旁人所能瞭解,但 恩師的慈光為我燃起了生命之火,照亮了去路,大步跨進,遠離魔掌-----心靈的枷鎖。 恩師!謝謝您的大慈大悲!
學佛之初,除了羨慕出家師父們的灑脫外,總有一種想法:持齋就是修行;唯有離開社會才能完全遠離煩惱的折磨。然「觀潮隨筆」讓我得知:將全生命、全人格融入佛法中的聖者的生活之道,愚昧的我終於找到依止的榜樣-----耕雲導師。
「盡一切的責任和義務就是修行」,這句話命中要害,粉碎了我逃避的心理;「一切時中,隨緣盡分,而不失般若智照,便名常住金剛心」。原來用般若智慧轉識成智後的安祥心態即是佛心!原來佛法並非完全為了「死後」找去處!記得初謁恩師,在回家途中之微妙感受----完全沒有妄想,醺醺然,正是古人所謂的醉三昧,佛法真妙!是可驗證的!是真正科學的!
工業社會中的緊張生活,在家庭、職業的重擔下,有心想學習佛法的人,耕雲導師創立的安祥禪心法是最契機的!抄寫恩師的講詞、唱禪曲、持誦金剛經,均是舉手之勞。一旦融入本心,微妙的感受令人讚歎,令人樂不思蜀。這種便宜,即使再笨的人,也捨不得放棄吧!不過,若繼以功利的心理來求法,則萬萬不能相應。試問
1.不知足能「隨緣不變,於第一義而不動」嗎?
2.不感恩能「不拿別人的錯誤來折磨自己」嗎?
3.不從苦難中磨練自心,則苦來著苦,樂來著樂,又如何八風不動呢?
4.不懺悔能不被「主觀意識」所愚弄嗎?
5.不排除得失心,又如何能「無憂」?
六祖有言:「世人欲修道,一切盡不妨」。正是恩師所傳心法的寫照,一但保任此心,應對進退如沐春風,身心清明,能看清癥結所在,對症下藥,利人利己。
「人身難得今已得」「正法難聞我幸聞」,然為何至今仍愧對師父的教誨?無法自我突破?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願在此發露懺悔,以期剔除心垢,增進邁向光明的原動力:
1.度量狹小:一點點委屈都耿耿於懷,一句空話也不放過,充滿仇恨心,總想待機還擊,可怕!
2.口是心非:吃了虧,雖說沒關係,但早已牢記在心。
3.表裏不一:外表若無其事,但內心卻澎湃起伏。
4.偷心未泯:雖是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但…。
5.愛慕虛榮:自哀自憐,死守臭皮囊!
6.未能完全摒棄功利主義的心理,愧對恩師!
7.不能珍惜法緣可貴,守本真心。
8.好勝心強,我執厚重,不能契入正法。
9.名、利、食、色、睡,地獄五條根,但偏偏往深淵跳,不能自拔。
10.嗔心重,瞧不起無知的人,不能耐煩、慈悲待之。
11.自己造業,但卻沒有勇氣認帳,無恥之至!
12.明知「勿將他人過張揚」,但還是做了「看門狗」。
13.急於找道理,未能真正放下,全心全意保任恩師所傳心印。
14.眼高手低,時起尊卑想,是唱高調的能手。
15.忌妒心厚重,十足的愚昧小人!
16.想蘊熾盛,不肯踏實修行。
17.貪戀、愛執無法忘懷,忝為萬物之靈。
深知習氣厚重,唯有下定決心,努力修正想念和行為,才不會辜負 恩師的慈悲。感恩師父耐心等待弟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