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6 09:39:22阿盛

【文友新作】之外 進食的方式 — 林佳樺

圖/袁圈

十多年來,娘家餐桌總有一只裝滿吸管的塑膠盒,方便媽媽取用。

媽媽年近花甲辦理退休,規劃人生下半場將是學畫、旅行、玩孫的自在日子,卻不幸罹患原發性顫抖症,致病原因不明,粗估也許是因為大腦皮質神經傳導交接器失調,導致手腳肌肉及嘴角常不自主地抖動。由於拿不穩鍋鏟,熱衷料理的她只好將掌廚工作移交給兒女,用餐時因為雙手不受控制地顫動,飯菜經常潑灑到桌上。漸漸地,衣服鈕扣無法精準扣合,倒水、寫字、點按手機的通訊軟體或股票訊息對她益發困難,服用中西藥物均不見效。媽媽感嘆自己是老舊的車,要進廠報廢了。

歷經周折,我們得知全台引進了最新型手術刀,對腦部深處丘腦電擊,藉由調節刺激腦核來控制顫抖的頻率與強度。開刀後遺症是會尿失禁,行走時失衡跌倒的頻率頗高。

這消息如身陷洞穴裡點燃了一枝尋覓已久的火把,但材薪瞬間便燒完了。

由於此病,媽媽婉拒親友間的固定聚會。曾經在飯店與友用餐、卻不慎潑灑羹湯,讓她視外出吃飯為畏途。拿不穩筷子湯匙,媽媽改以吸管用餐,稀如水的粥、用果汁機打碎的羹湯,所有味道混攪起來都失了氣味。

以前媽媽是廚房裡的女王,鍋鏟是她的權杖,全家只能聽任差遣擦桌、擺盤、洗碗。吃飯時她會殷勤幫大家夾菜,說殘餚剩菜處理麻煩,胃是儲存食物的最佳去處。

病後,她由動手改成動口,指導我和爸爸如何將飯菜煮成她可以吸食卻又不失味的濃稠度,拜託我過年不要出國,年菜需要幫忙,請我週末時分擔廚房重任,偶爾要我舀取方便入口的菜餚餵她。

媽媽用粗吸管食粥、羹,以細管喝果汁,喝熱湯則用不鏽鋼材質。當菜色有丸子、無刺魚塊,媽媽顫巍巍地以不鏽鋼吸管權當叉子,那時年僅三歲的我兒正在學習拿筷子、湯匙,見狀,吵著要學外婆以吸管用餐,認為簡單又方便。

媽媽患病後只能吃無刺肉品,極懷念秋刀魚滋味,她的唇是好看的菱型,厚而微寬,我外婆說那面相有福氣。以前我常好奇媽媽為什麼可以將秋刀魚吃得如此優雅,筷子細心挑刺,魚肉入口,以舌遞出刺,吃完,魚頭及魚骨主幹仍保留完整,餐盤上一根根晶瑩潔淨的魚刺是多麼自豪又令人豔羨的絕技;如今媽媽彷彿回到嬰兒期,只會吸吮。我看過她的唇,以吸管吸食的這十多年,她吸進了好多挫敗。

有天下午,我輕聲走到廚房想準備晚餐食材,媽媽背對我坐著,右肩及肘臂不自然地動著,我腦中閃過許多疾病,慌忙跑到她跟前,她手上的鋼盆哐啷掉在桌上,才知她正扒食中午沒吃完的炒飯;鼻、口、右手黏滿油膩、以及尷尬羞慚。我們不斷地相互道歉,當下除了對不起,也找不出更恰當的對話。

當天晚上,我用魚漿混在炒飯中加強黏性,捏成適合一口吞食的飯糰,下鍋微煎,再用海苔包覆,倣日式料理做了海苔飯捲。媽媽顫抖地拿起飯糰,她看到全家用餐方式與她並無二致,肩膀漸漸垂下,不再緊張地聳高。

最近我迷上手做焦糖布丁,媽媽不喜甜食,卻主動以吸管品嘗。我納悶她口味丕變,她說能吃的食物已經不多了,還挑?然後慢條斯理地吸吮,含在口內緩緩嚥下。

中華副刊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