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新作】包袱 — 林佳樺
圖◎龔萬輝
前年初冬因職務關係受訪,我習慣從背包拿出紙筆記下閃現的字句,筆記本是黏蠅紙,試圖以密麻麻的黑點抓住飄飛的靈感。採訪者的眸子在齊眉瀏海下晶亮地轉了轉,禮貌中帶點嬌憨,好奇我的背包裡除了筆記本、還裝些什麼?她坦承是受到《聯合文學》「(包包)背著走」單元的影響。
想起明星L在影片裡先提及某牌提包比A4尺寸小,要價千萬,真真是拎一棟毫宅,接著直播新包開箱文,裝滿人參喉糖與印著少女卡通圖案的防疫備品,最後展示她收藏的另一只愛馬仕柏金包,亮面胭脂色鱷魚皮,扣環鑲著成排白金鑽石。忽然,敞開的拉鍊處跳出絨白的臉蛋,雙耳覆蓋了層烏雲,粉紅尖舌吐呀吐,黑眼珠骨碌碌地滾。調皮靈動的吉娃娃享受著奢華貴氣的住宿體驗。
包包是個窩。我會將口罩衛生紙、雨傘手機充電器、鑰匙錢包、小說記事本、藥物化妝品等日用物往裡塞。款型從不挑選硬殼材質與高價款,擔心撐壞了包包的胃口,軟性質地能承載的東西與重量更廣。不太清楚外出撞包會不會如撞衫般尷尬,幾次經驗反倒是相見歡,詢問彼此的購買時地,彷彿認親。對,真如認親,同款包包是出自同一家工廠,幾百個手足分散各地,湊巧地在此相遇,彷彿拼圖裡的幾塊零星。我的衣櫃裡那幾只或圓或方、單肩、雙肩造形與手拎包,會視天氣、心情、衣著、場合與方便性來搭配,有時數月只拎一包,有時因場合需求朝夕變化。
我的職場上司經常是揹著帆布袋便自帶氣場。有位閨密在聚會前,會上網租借當季最in的名牌包,她的信條是包包如情人,看久了會膩,必須一個換過一個,而我總是在對方先鬆開手後,才悵惘地要自己斷念。
當隨侍在側的包包歷經歲月磨洗、呈現皮鬆肚開的老態,我才慌張感受到有個東西是不是要離開了?「總是慢了一步」的後知後覺,使我在發生變故的當下猶豫不決──經常發生茶包久浸幾個小時,入口時渣滓已經散開,猶豫著飲品要全部倒掉或者忍耐下肚?舊包的去留也是如此。然而逛街時,卻心驚骨子裡的喜新厭舊,樂滋滋地試拎新款,興奮地將舊包裡的物品拿出來與新款比對容量,時常被先生戲謔我是變相地展示隨身攜帶物。
「跑路嗎?簡直是揹個家出門。」對於先生的質疑,我的回答是,以防萬一。
通常出門前,我會再次檢查背包,看看裡頭是否填滿物質與精神食糧,心底萌生一股密扎扎的踏實。誰家裡不是放置百年難得用到的器物,心裡總想著:總有一天等到你,於是家裡滿是買來後一年以上沒看的書、活動贈送的水壺、民宿附贈的梳洗沐浴用品、為了湊運費沒那麼喜歡的衣服……這些物品全被施以「不能丟棄」的符咒。總會有用得上的時候。
父母家務農,靠天吃飯的不定感讓他們參與小孩的生長大小事時、必定有甲乙丙丁備案計畫,「做好準備以防萬一」是讓生活盡量安穩的信條,於是我的包包愈來愈重,肩擔愈來愈沉。
偏偏婚嫁對象是渴望自由的風象星座,計畫充滿了變化,規畫好日本行程,訂機票前天變卦成了澳洲行;訂好一位難求的火鍋店,前晚看了日本美食節目的拉麵介紹,胃口瞬間翻了盤。說走就走來去如風的個性,包包不必整理,欠缺的物品亟需使用時再買,顛覆了我必須事先仔細核對包包內容物的保守思維。漸漸感受到婚姻是場修行。
先生外出有時連錢包都可以捨下,一切用行動支付。自從家門改成指紋辨識,他更是沒有包袱,只需手機放入口袋便可出門,不必費心看顧隨身攜帶的包,他常說掀開包包便是掀開他人的心,當我從包包拿出一瓶薄荷精油在肩頸一滑,清涼的氣味也許能安慰些許痠痛,每顆藥品都是語言:生理痛藥、百憂解、助眠鎮定劑、甲狀腺藥錠、氣管擴張劑;手機錢包倘若黏著卡通貼紙,內心或許藏著少女魂;化妝品牌、手機型號、包包材質款式……只需瞄個幾眼,也許便能勾勒主人的階級、品味(當然也極有可能陷入刻板印象)。
印象極深的是去年過年前趕搭高鐵南下,幫就讀中部大學的女兒搬運宿舍行李,在台北車站入口不慎與人相撞,包包裡的物件一樣樣地撲街,三兩位乘客幫忙拾起:寫著自己姓名、出生年月日的藥袋,上頭標示著治療尿道炎;一張健身房體檢單,超標體脂用粗體紅字標注;兒子不知何時塞入的擬真玩具槍及他的海綿寶寶內褲,當下多希望不要有援手,不是說都會區的人大多冷淡疏離?打開的是包包,卻渾似我袒胸露背。曾好奇查閱《說文解字》,包字外邊是個「勹」形狀,像人裹妊(懷孕),中間「巳」字是未成形的小孩。也許我們手上拎著的,便是自己。
慶幸自己到了中年體力尚可,還能撐著過重的包包行走,再過幾十年身衰體弱,也許是另一口方形的包來接納自己了。
我經常提著超重的包,提起不安全感超載的自己,先生不忍心嬌小的我像隻馱獸,勸道不要將包包視為百寶袋。然而內裡裝滿零亂至極、卻熟悉的用品,能夠穩住我在社交場合裡的不安。在人我距離中,它經常扮演緩衝與平衡的支點──與不熟的人話題漸乾,我抱歉地翻找包包掩飾尷尬,藉口東西不知塞到哪裡了,有時尋找失物的過程,彼此一問一答,又輕輕地搭上了線。抓著包包,彷彿緊抓救生圈。
據報導,已故的英國女王在公眾場合極少不帶提包,淡淡地隔離了想上前握手的民眾,那個當下女王身邊不乏保鏢,但最貼身的護衛是拎在手上的那一位。安靜不語的包,竟隱含了承載物品之外的喻意。好多年前我還沒有對象時,大舅媽常熱心地介紹客戶,她是專業媒人,誇口一年撮合了十多對。有次她介紹某位男士與我見面,謹慎地傳授潛規則,與我約定暗號,這才知女方的包包隱含社交語言:包包若放在椅背,暗示媒人留給兩人獨處空間,若包包放在椅下置物箱,意味女方無意久留。提起與放下,指涉著感情。
去年初夏到台中探視女兒,用餐時我去了趟洗手間,不慎遺失側揹運動包,裝載安全感的包包一旦失蹤,竟是裝載著滿滿的恐慌,裡頭有錢包、信用卡、證件鑰匙手機……彷彿我把自己搞丟了。
於是此後我的包包盡量不超過A4尺寸,努力屏棄「總會用得上」的想法。捨,相當地難,因此我先從手機開始訓練,半年沒有使用的APP、數個月沒點閱的臉書社團、久無互動已長菌菇的社群群組,全刪,幾個月後,才慢慢練習處置包包裡的元老物品。
下手時,內心極為掙扎,彷彿將栽種在心底的根拔除。如此訓練了半年多,或許拔了一些根鬚,克制著不要一直檢核包包內容物。最近覺得心下有塊地方似乎鬆了些,也許再歷經一段時日,我也可以自在地移動了。像那隻跳出愛馬仕柏金包的吉娃娃。●
y4u.6zj4d0 2023.09.05
上一篇:【文友新作】無益之事 — 薛好薰
下一篇:【文友新作】克仙妮婭 — 白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