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作品】清潔 — 賴琬蓉
婆婆決定回收踏步機了。
那是健身風氣未盛的二十年前,大姑們合力所購。不過眾人沒使用幾次,便逐漸擱置,然後任其生塵蒙灰。占據家中一隅的不僅如此,鏽蝕損毀的腳踏車、歐式宮廷風造景池、公園木椅、數張茶几,一件物品承載一段斷代史,即使風格殊異,卻同樣滿載回憶。
但我不在這些回憶裡,是以知曉婚後將同住後,我便協請另一半整理。
「不能丟。」婆婆回覆得果斷明確。
她當然心無懸念,因夫家為樓中樓格局,婆婆住居樓下,我與丈夫在樓上,而往昔舊物全囤放於高樓客廳。懷念曩昔時,她只要朝上游漫溯便能回返過去。
婆婆常教導不諳家事的我如何打理環境,然而我總以工作忙碌為由,逃避清潔眼前層疊的雜亂物件。我專注於其他興趣,企圖分散注意力,像婆婆擺放舊物般,暫且擱淺這些令我不滿的物品與心情。
然而瘟疫來襲,遠距上班促使我與婆婆近距接觸。但尚待化解的疙瘩讓我學會聽聲辨位,錯開每個可能照面的瞬間。有時來不及閃躲,問好後便匆促回房。可是房間已不再能安定我的心,疫情逼使我重新審視生活中每處細節,而那些雜物逐漸刺痛我的眼睛。
在婆婆不願捨棄舊物,丈夫安於現狀的前提下,我以酒精開路,一日一物件,將之挪移進儲物間。然後清潔灑掃,重新布置,樓上於是像被打亮般,日漸散發光彩,足不出戶的鬱悶也隨之稍微消散。
明亮的心情讓我不再抗拒與婆婆交會的機會。在幾次與其分享食物後,她忽然靦腆笑說:「妳怎麼對我那麼好。」
此際,我終於憶起剛嫁入時,婆婆常留意我筷箸偏好夾取哪些佳肴,其後那些菜色便以鋪天蓋地之勢反覆現蹤於餐桌。我終於發現自己隨意棄置廚櫃的杯盤贈品,而婆婆卻從未動念丟棄。我終於聽到惜物念情的婆婆,居然主動提議回收舊物。
原來婆婆一開始就把我當作一家人了,然而我不是,我沒有給她空間。
同樣的「家與人」,怎麼樣才能成為「家人」,或許就是時時勤拂拭,清潔掉橫阻其中的陳見,才能看見。
當瘟疫蔓延,閉鎖屋室時,我清潔了環境,以及自己。
2021第二屆台灣房屋親情文學獎‧社會組佳作
下一篇:【得獎作品】交換 — 陳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