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4 09:55:03阿盛

【文友新作】鹿草初印象 — 何田玉





 從82快速道路進入鹿草鄉以後,越走越少路燈,但是道路卻很寬,路面又好。黑暗中,依稀有些人家透出燈光,藉由車燈,看到現代化了的一間間農舍。晚上九點多到碧潭國小附近,友人家。是一幢透天三層樓,左右兩幢是族親所有,長輩們雖已分家,但是仍舊住在一起,在同一個圍牆內。我以為大家都睡了,沒想到客廳裡坐滿家人,好熱鬧,都在等我們到來,林媽媽靦腆又熱情的為我們介紹家人。
 夜裡下雨,風雨夾帶青草味進入房屋內,大通鋪,有溫暖的棉被,但下雨讓我有些失望,一夜翻轉,我期待著趕快能看到晴朗白天的鹿草鄉。清晨,雨沒有停,我想,雨中撐一把傘散步也好,既然是來吃拜拜,就到寺廟走一圈。
 沿路常看到閩南式老屋,都是住家。心中很是欣喜,老屋沒有隨潮流變化,堅持挺立著。卻又擔憂,老屋還能承受多少次大風雨。有些改建的新屋,保留原來平房的黑瓦紅牆形式。
 老人家閑靜地坐或立在家門口,靜靜看著路過的人,雨下著,在巷弄間,遠遠看見前方有神明出巡,有一乩童在前面揮舞著,我從來只有遠遠看的經驗,我停下腳步,有些緊張,想,只要恭敬的心就好。隊伍經過眼前,我看見乩童臉上布滿血跡,我把它幻想是神明的彩繪,這列小隊伍在小雨中慢慢地巡邏。
 走到宮廟,我敬香三拜神明,雨勢這時變大了,友人帶我們從廟後面一條小路回去。看見了碧潭,雨滴潭上見,友人姐弟兩人回憶說著孩童時。街道平直又乾淨,戶戶門前有曬菜曬穀的庭院,另有一小區種些青菜、小番茄、絲瓜,看得出是特別規劃,相當整齊,我在城市中的堤防邊、社區內所看見的青菜蔬果區,周圍總顯得雜亂。
 友人特別介紹「甘仔蜜」,我張望一直找,我說哪有橘子啊,大家大聲地取笑我,告訴我,就是小番茄,我覺得真有趣,小小顆的黃紅番茄,有個名字叫「甘仔蜜」。友人又帶我們尋找仙桃,不一會,開心看見一顆黃色大果,以為是仙桃,實際卻是檸檬,友人說我們是城市佬不識貨,尤其是我,逗得大伙都笑開了,就這樣一路走回友人的家。
 林媽媽在庭院準備了四桌,因為下雨,林媽媽深怕雨阻擋了客人,尤其是她的親人,特別交代她的兒子媳婦開車去接她的妹妹、兄弟。庭院外是一片玉米田,遠望看到一高架路線,右邊是堤防,友人說那高架就是高鐵鐵路,正說著,陰雨迷離中看見細小的白色高鐵車廂移動咻的不見,又那麼不真實,我懷疑到底看見的是不是。他說堤防外就是八掌溪,曾經颱風或是大雨時,大水淹過堤防,造成災害,這幾年又加高堤防高度。我腦中浮現,溪水狂,夾帶汙泥淹沒玉米田,淹入村莊農家。雨繼續落著,似乎有絲絲的憂。
 友人說起日出,不用到阿里山看日出,在家門口就可以看到,那太陽就像一個紅球,從田地那一頭躍出,一眨眼就往上跳;日落也是,夕陽也是一路跳落直到不見。我實在喜歡他用「跳」來形容太陽的出沒,想,一定要在朗朗晴天來看看。我不免奢望留在這個純樸恬靜的村落,但是午宴後就要北返,不過,我會再安排來很多很多次。

 
中華副刊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