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新作】我與兩岸大貓熊的緣分 — 劉鈺
我跟大貓熊有緣,有次碰到陳園長,他希望我能參與大貓熊的研究計畫。我應允了。每星期一的早上,我跟研究生走後門,拜託穿著防護衣的工作人員,採集園內團團、圓圓剛大出來的糞便。貓熊的糞便不臭,有點竹子的香味。為了接近大貓熊,工作人員多以蘋果或胡蘿蔔,逐步引誘大貓熊前來,讓牠們習慣獸醫隔著圍柵進行採集檢體,甚至抽血,雖然要花點時間,但耐心終獲回報。
兩年後,研究報告出爐,團團、圓圓移居台北後,牠們的食物逐漸以本土竹種取代四川的,我們研究其中糞便中的細菌種類,發現與原生地圈養的貓熊有所不同。之後,趁著圓圓發情,配合檢測牠體內血液中性激素的變化,我們以同樣的方法分析牠的糞便,結果發現發情時的雌貓熊,糞便中細菌種類的歧異度,會隨著激素的增高而逐漸降低,也就是說,性激素會影響腸道內的細菌種類由多變少。
我拜訪過好幾個貓熊園,其中福州大貓熊園讓我印象最深刻。它位在市中心的小山坡上,面積不大,但功能俱全。我跟負責人陳主任相識多年,兩人共同進行過以益生菌餵食老年大貓熊的研究,發現益生菌能增進牠們對竹子的消化率。大貓熊除因為長期啃食竹子,牙齒磨損很快,到了老年,消化力逐漸退化,必須改善其飲食結構及增加運動量,藉以延長牠們的壽命。
福州大貓熊園中圈養了許多年齡較大的貓熊,元老級的巴斯30歲,相當於人類的120歲,去年死在園內。巴斯生前曾代表大陸到美國,進行宣導野生動物保育的巡迴展。園內還有動物劇場,演員均由員工擔綱,我欣賞過一齣由真實故事改編的舞台劇,劇情描述年節期間,園內獸醫的父親與大貓熊同時得了重病,獸醫放棄回家照顧父親,選擇緊急治療大貓熊。結果兩全其美,貓熊痊癒、老人家也康復了。演員們雖非科班,演技倒也維妙維肖。
大貓熊原本置於熊科內,後又獨立成大貓熊科,最近基因體研究發現,牠們其實與熊科動物比較接近,所以確定的分類地位還在研究。大陸稱此國寶為熊貓,雖有其歷史背景,但並不妥當,因為牠們不是貓科動物。
由於公大貓熊的陰莖短小,在野外交配時的姿勢和角度是讓母貓熊懷孕成功與否的關鍵,加上大貓熊交配過程很戲劇化,兩隻主角看對眼的很容易成功,不對盤的還會相互激烈打鬥。人工授精的技術發展後,圈養大貓熊產仔的成功機率不斷增加,台北動物園的圓圓就是用這種方式懷孕產出圓仔的。5歲的圓仔馬上就要進入生育年齡,希望牠能順利懷孕及產仔,為兩岸合作保育野生動物的歷史再添新猷。
中國時報 2018.11.28
下一篇:【文友新作】最後的旅程 — 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