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作品】父親的服事 — 林育德
父親的衣著習慣是在家隨便,出外體面。出門基本款是襯衫西裝褲。若是稍微正式的場合,到鎮公所開會、參加他擔任主委的福德廟的慶典,或是坐車去外地看望子女,通常他就會皮鞋領帶三件式西裝,胸前口袋襟著金筆,翻領別上亮閃閃的紀念章,手中拎著公事包,全副行頭出馬。但一回到家,西褲吊掛鉤、襯衫外套上衣架,內衣內褲就是他的家居服。
平時,父親不只在家中穿著內衣褲走動。偶爾需要到家門口的稻埕,或去巷道另一端的柴房拿東西,他也是大大方方出出入入。從小我就內向害羞,有時都會替他覺得不好意思。
父親衣櫃的內容便是如此兩極,從最正式的領帶襯衫西褲西裝外套(都是講究的毛料或絲質,送洗衣店乾洗的),直接跳到貼身的內衣褲,幾無居間過渡的牛仔褲運動服休閒短褲等等一般家居時常穿的。印象中,他有一、兩件夾克,什麼大會的紀念品吧,但似乎沒見他穿過幾回。
其實父親對他的內衣褲的樣式也不隨便。長年他穿的是白色麻紗料的短袖內衣,胸口像一般短袖Polo衫有三顆扣子;內褲的樣式也特別,純白棉布材質,鬆鬆寬寬像現在的海灘褲大小,但不用鬆緊帶,而是以一條粗棉線當腰帶繫著。
大學上行銷課時,老師說廣告訴求的對象並非產品的使用者,而是購買者,且表情曖昧地舉當時流行包裝成子彈型的男性內褲為例,說一般男性的內褲都是女性代勞採購的,婚前是媽媽,婚後是太太。父親的貼身衣褲,也都是母親為他貼心備辦的。我長大後,市面上已經很難買到父親指定的那種內衣褲。但母親擺了一輩子的百貨攤,自然有她的管道。她會到台北後火車站,找熟識的中盤商幫忙調貨。後來實在買不到了,母親便到市場內找老裁縫特別訂製。訂製內衣褲,我年輕時覺得誇張,以往只在電影中見過,不過那是為了誇飾描繪黑幫老大卡彭的奢華炫富。但現已初老的我逐漸理解,父親對內衣樣式的堅持,乃至出門一定穿得體面,無關講究,不過是習慣罷了。
母親剛過世時,我們都很擔心一向被服侍慣了的父親要如何過生活。但他那時手腳靈活,起居都能自理,寧可獨居在老家。回去探望時,我們發現父親懶得洗碗,將用過的碗筷直接丟冰箱,下一餐繼續使用,讓我想起了「鰥夫生蛆」的日本俗語。在外地工作的二姊便自告奮勇,週末回去幫父親煮飯打掃。沒幾週,父親就嫌飯菜口味不合,又說二姊把廚房搞得亂糟糟,要她別再回去鬧了。
過了幾年,應當是母親遺留的庫存已用罄,回家時我看見陽台的曬衣架上,晾掛著父親自己去超市買來的四角大花內褲,於狀似無風的空氣中,微微搖盪。 ●
—2016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獎
【評審意見】
人子的目光 ◎阿盛
談父親的穿著,聚焦清楚,無贅語。父母親的情感,以生活小物件帶出,語調緩柔,結尾寫父親的不習慣與無奈,可見人子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