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農村,除了少數幾間草厝,大部分是ㄇ型磚瓦屋三合院,多數在埕尾一邊是煙樓,一邊是豬稠,沒有多餘的裝飾。正中是一片曬榖場,兩側也常置放稻草堆或柴薪草絪,多少農人的一生便在這樣的屋宅中度過。
慢悠悠的牛車,當年我曾經坐在車上顛簸路過一戶戶人家,看著家家的門口埕,首先是正廳門首大大的姓氏堂號,江夏堂是黃姓,潁川堂是陳姓,清河堂張家,隴西堂李家,太原堂是王家,這些都是和同學的名姓一一對照記下來的。屋舍再怎麼簡陋,那堂號也是金漆閃閃光亮,是紀念著遠古的輝煌也期望著發光的未來吧。再看下來是水槽邊有婦人洗衣,牛稠邊男人拿竹筒餵灌耕牛,小小孩在埕上玩耍,老阿嬤端著飯碗坐在矮凳上等著餵他們吃飯。即便門口埕無人,也有雞鴨四處走動留守著,堂號之下的五片「掛春」微微掀動。我便是這樣一家一戶的日常閑靜風景,一路看過來又看過去。
而最美麗且縈懷難忘的風景,是在冬日豔陽天,九重葛開得爛漫時,稻埕上晾曬棉被各色衣物,蘿蔔乾,高麗菜乾,紅豆,花生,柴薪,也曬著老人小孩和貓狗,阿公推著嬰兒車走在路上與人閒話。家常,活潑而恆久的印象。
但是這些美麗風景逐漸消失了,住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房屋,也隨著人老去了,疲乏了,以至終於坍塌了。有些人家在門庭建了新屋,遮掩了老屋的舊門面。也有些老房子,人不在了,屋子也落寞了,久了也就成了廢墟。有些沒了屋頂像無牙老人癟癟的笑臉,或是大半傾圮,只留下敗落的牆壁輪廓,像殘餘的骨架,仍然站立著。人們走過,並不喟嘆或者談論,彷彿那是必然而日常的存在。
的確,日常即存在著必然的衰敗。
頹牆內坍塌的磚頭與泥塊相互堆疊。木材濃重的腐朽霉氣,馬陸左右晃盪,蟑螂螞蟻忙著沿牆角疾行,種種昆蟲們在此營造家園。
動物糞便的臭,潘汁的臭酸味,還有教人不禁掩鼻的怪味道四處飄揚。不爛的塑膠垃圾積澱著濃黑的厚塵。蜘蛛在結網。沒有抽屜的桌子布滿長長短短的裂痕。
屋旁的芒果樹強壯地開滿了黃花穗。楊桃樹下溢滿黃熟的楊桃果香和落果發酵的酸味,黃蜂和果蠅飽食之後嗡嗡營營緩慢而優雅地盤飛。
老黑狗趴伏地上,也懶得動一動,像是在想著一隻狗該想的事情,憂傷的兩眼有著歲月的祕密。麻雀和白頭翁在屋簷間喧鬧,聽來卻更顯得空寂荒涼。
紅磚的紅,灰泥的灰,紅灰兩色的老屋半壁牆面生長著牽牛花和不知名的爬藤植物,或鮮綠或枯褐地攀附著凋敝,生命與枯亡和諧地並存,存在著一種殘酷之美,頹唐之美,生命之美,也呈現了人與物曾經生活的句點。
曾經驚訝,記憶中高聳的大瓦厝,何以如今都如此老舊低矮?回鄉時最害怕看到的是,老厝屋簷下坐著曬太陽眼神空茫的老人。那樣的形象令人悚然愀心,也襯托出老人背後的老屋更加衰落。是時光還是什麼改變了我們心中的比例尺與眼界?但當眼睛被陽光下閃亮的磁磚所刺痛,在新式住宅中看不到建築的美感和情感時,我寧願回到從小住慣的磚瓦老屋。老屋的氣味和結構我再熟悉不過,夜裡閉著眼睛都能知道走到那裡該轉彎,到那裡該抬腳跨過門檻。磚牆與陽光、雨水、歲月密合,揉成細緻溫潤光澤的紅,每每在南下的車行中,遠遠望見在一片竹叢中或是田野出現一座紅磚老瓦厝時,特別能觸動回鄉的心情,那樣的磚頭紅專屬於老屋老家老地方。
回到老家,門前桂花當開,簇簇小小白白的花蕊掩映在濃綠的葉片中,靜靜地綻放芬芳,有一陣,無一陣,渲染在它周遭幾步遠的地方,人在花香裡穿行。那味道潛伏在衣袖裡,在髮絲間,在大家圍桌而啃的玉米上,也漂浮在冬日溫暖的屋簷下。
然而,睡夢中我聽見了石灰掉落在天花板上,窗邊不知是紡織娘還是蟋蟀的叫聲;白天一隻蜥蝪在灶台上流連,見到有人來了,轉過頭來兩眼骨碌碌動了動,優雅地從紗窗下的破洞爬走。夜裡老鼠不慌不忙沿著牆角一往直前,帶著彷彿要趕赴什麼盛會似的神氣。屋裡牆壁處處有石灰片以一種危險的平衡支撐著,將落未落地懸在壁上。
老房子也不曾考慮到無障礙空間,房與房之間的戶定,如今成為老人行動的障礙。誰知會有這麼一天,舉步要跨過那個戶定,但那雙腳卻因操勞因退化而瘦弱且僵硬,腳要抬高那麼幾公分的努力,竟是對老人一次次的衝擊和傷害,那是痛,從腳傳到心內的鈍痛。老人在最熟悉的環境裡遇到最陌生的難題,卻也沒有想要去改造環境來適應人的需要,「戶定有字」,不可輕易更動。因為節儉的習性,也因為僵固的觀念,老人們過著一種既不向前也不回頭的日子,在老地方。
午睡乍醒,忽聞老屋後風吹龍眼樹的沙沙聲,那種心情啊……
那種心情,為什麼那麼悲涼,像一顆心漂浮在落葉之上,隨著落葉翻滾,該如何留住微風中的桂花香?該如何撫慰老人身體上的痠痛?又該如何記憶美麗的磚頭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