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2 13:09:49阿盛

【轉載】《文訊》公開信 ─ 為珍貴史料找新家

 

親愛的朋友:

    20123月得知《文訊》現址將提前解約,必須短時間搬遷離開。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使我們措手不及。這段時間《文訊》得到各界友人和公部門的協助,臉書和部落格的許多朋友給我們加油打氣,許多朋友也建議我們改變營運的方針,以及解決目前困境的方法,這些意見都會做為我們繼續前進的參考,全體同仁銘感於心。

  在獨立經營的近十年中,除了基金會成立之初,獲得企業的短期贊助外,近七年我們努力做到自給自足的同時,仍不放棄對文學的理想,以及對作家的關懷與服務。如今碰到辦公空間及資料中心的問題,表示我們仍然努力及「財力」都不夠,因為我們無能力解決辦公空間及資料中心的問題。

  許多朋友建議我們將資料捐給國家或政府機構。我們很難解釋這些一點一滴累積的資料,和《文訊》的革命情感。從創刊開始,每期的「新書資訊」,介紹當月50~100本文學新書,並將全部新書買下來(在當時尚未有公關書的時代,近年來各出版社體恤《文訊》長年服務出版社,大都有公關書的提供),每本做一到兩百字的提要,這個工作持續近30年。文訊每位專訪的作家,照片、手稿,以及作品,都努力收齊;報紙只要有副刊的,我們都訂閱,每天有同事專門負責剪報,舉凡副刊、讀書版、文化版,我們除了留下整版原件,並按照日期逐日剪貼重要文化(文學)新聞;近三十年在文訊上發表文章的作家學者,手稿都完整保存;《文訊》向來以專題企畫見長,每企畫執行一個專題企畫,事先蒐集及事後相關史料、圖片完整保存;我們長期和五、六十種期刊交換,值得保存的完整留下,否則每月將重要文章剪輯分類;為了將散佚的、或即將消失的文學記憶保存,策劃各種專欄、展覽,藉作家的回憶書寫,保存原始圖片及檔案;策劃大型學術研討會、作家聯誼活動,因此保存大量作家、學者發表的文章,以及活動照片等等。

  當《文訊》專注於文學史料的蒐集及整理的工作到一定的質量時,就有條件承接政府委託的文學工具書或資料庫的專案;更因為長期從事文學工具書及資料庫的編纂以及建置工作,和作家保持全面的關注,對文壇大事、出版訊息,以及作家動態更能掌握,也因此累積了許多作家原始資料,以及作家相關評論及報導。當一位編輯或專案助理,為了工具書嚴謹的編纂體例,跑遍國內大小圖書館、研究單位,只為了查詢一位作家的一本著作的出版年月、或開本、頁數時,你會不敬重這得來不易的資料嗎?

  許多作家,有機會來訪《文訊》資料中心,看到書架上一整排自己的作品時,有些甚至是自己早年散佚的,內心是激動的、高興的。旅加作家東方白回台,至《文訊》資料室參觀,看到自己數十年創作百分之九十五完整呈現,感動之餘,下次回台他特別將《文訊》尚缺的兩本著作親自送給《文訊》,並說「現在除了我自己,全世界就《文訊》收藏我的作品最齊全了!」

  這些陳述,只是說明,我們典藏的數量,比起國家圖書館、台灣文學館,許多大學或研究單位,其實是非常小的、非常少的。但我們卻可以驕傲的說,在我們資料室的每一本書、每一本期刊、每一張照片,每一件手稿,都是活的,他們經過細心的企畫、巧妙的編輯,都活生生的呈現在文訊專題、專欄裡,他們被我們每位編輯及助理撫摸過,討論過,他們成為串連、銜接台灣文學史、出版史的重要功臣。因此,這些館藏資料,不是冷冰冰的數字,他是我們多年來實踐文學理想的副產品,他是跟隨著《文訊》的歷史逐漸累積,他是和台灣作家的創作歷程一起成長的。他不是有龐大的經費及預算,一次就可以購足的。

  這些史料,是我們接近作家、親近文學,建構台灣文學長河的媒介,我們互相依傍,因此,才不可分割。下面,整理近日以來我們尋覓新家的歷程,並且感謝每一雙溫暖的手。

敬祝

佳節平安

 

 文訊雜誌總編輯封德屏暨

同體同仁敬上

 


 

文訊新家尋覓歷程 

   

 感謝這段期間,許多單位、朋友的幫忙,提供了好幾個地方,希望能為《文訊》,以及30年來隨著《文訊》不斷成長的資料,尋覓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以下是這段時間探訪的過程及結果,特別提供關心我們的朋友知曉。

  ◎三月中旬

  第一雙溫暖的手是紀州庵鄰近的螢橋國中,莊志明校長和周主任主動告知目前校方有一些空教室可供規劃利用;我們去看了教室,位於邊間的4樓,不會影響到學生的作息、而且坪數符合所需、空間明亮、通風,近捷運台電大樓站,交通方便。可惜因為《文訊》資料中心所藏多為圖書、期刊,目前教室樓板結構不足以載重密集式書庫,故無法合作使用。

  在這段期間,我們求助於台北市財政局台北市文化局。文化局表示,無適當的閒置空間,所以請台北市教育局一同幫忙;財政局提供了三處公有市場的樓上、教育局也委請國教科和中教科提供國中、小學,尚有足夠坪數的閒置教室學校名單,讓我們先行連繫和探勘,可是在實際聯繫時得到的回覆都是學校目前已規劃使用,並無多餘的空間。

  ◎四月底

   在學者的引薦幫忙之下,我們拜訪了位於公館圓環附近的民族國中,這裡是目前為止探勘了幾處,最為適當的地方,獨棟樓層,不打擾學生、

1F教室可打通供資料中心使用,2樓可以提供作為辦公室,雖然目前1樓寄放台北市教育局檔案室的檔案,校長表示,這批檔案,教育局預計搬遷他處,剩下來的工作就是結構補強了。但很遺憾後來又接獲校方告知,教育局今年無搬遷預算,短期內無法提供進駐使用。

  ◎五月底

   從朋友處得知位於大同區的民權國中有棟前身為衛生所的獨棟樓,目前閒置,且有獨立的進出口,我們便馬上前去拜訪;單層樓面約

30、扣除通道和公用空間,可使用的辦公或書庫約10餘坪,目前僅能提供二層樓面;如欲使用仍得先解決漏水和加強樓板結構的問題。雖然陳校長熱情積極,無奈校方實無多餘的空間。

  ◎六月四

  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司長前來《文訊》了解情況,並承諾協調幫忙尋找空間。614,《中國時報》文化新聞版以「文訊被迫搬家  史料無處可去」頭條報導文訊遭遇的現況。見報當天恰巧接獲新北市文化局同仁的來電,告知文化部協請他們尋覓新北市區適合的場地,建議我們前往板橋435藝文特區的自強樓。隔天早上,文訊同仁立即前往。自強樓共有二層樓面,原為早年受訓學員宿舍,目前一樓有16間,每間坪數

5,目前可提供使用的為7間房;二樓空間同於一樓,但大部分房間漏水嚴重,但因產權屬於台北市,且合約只餘一年,目前尚無修繕計劃,且房與房之間也因結構而無法打通使用,實際能提供的坪數亦不足,只好失望返回。

  ◎六月十九

   文訊同仁再度前往台北市教育局介紹的興福國中,只是該校所能提供的空間仍不敷使用。


       雖然目前《文訊》的問題仍處在膠著狀態,但我們相信天無絕人之路。

   許多朋友、師長的協助及鼓勵,你們的每一句話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有關《文訊》搬遷現況簡表

有關《文訊》空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