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8 04:12:43阿盛

【阿盛】夜燕相思燈

所以啦,做人總要有一點本事才行;因為現實生活莫得滾笑,日月定準會升落,衣食卻無可能從天上掉下來。

人們就那樣做啊做,日光做到月亮。十戶九缺欠的年代,月放亮時便無事已算是命好,還有人得做到起更呢。受雇的洗衣婦,送出白天曬淨的衣服,帶回白天弄髒的衣服,夜裡水井邊搓搓洗洗。日放光可就人多了,人多必爭搶,誤時間,家中有老有幼,而且都餓不得哩。餓著老的,人說不孝,餓著小的,人說不仁,餓著做穡做工的丈夫呢,通常只能預備好挨罵甚至收受一頓拳腳。

可憐呢,都是人生父母養,但,天實為之,實命不同。怎麼個不同?有些人可以四體不勤而五榖不缺。角頭流氓或議員代表,兩者幾乎是輪流替換職業的。伸手拿錢,商家攤販按時繳交,學校規定註冊費,流氓規定保護費,天經地義,大道同理。

商家較沒問題,攤販常常經不起。腦筋簡單的攤販,乾脆,叫自己兒子入夥插幫,這一來,白天晚上都安心營生理。

晚上營生理,小鄉小鎮都一樣,概分在地與外地。而在地外地總集中在夜市一地。

夜市裡較常見的外地人,泰半是卜算術士、打拳武師。近山夜市也不時出現山地下來的黑面孔,專賣山產,毒蛇松鼠野豬野雞猴子帝雉等等,全是活的。黑面孔會說平地話。借問,吃這蛇有什麼作用?補身體。吃這雞有什麼特別?補身體。吃這帝雉松鼠有什麼效果?補身體。小童不知輕重:啊,吃猴子,啊,嚇死人啊。黑面孔作勢抓人,低沉嗓音:啊,再叫啊,狡獪啊,掠你去山上熬成猴膠啊。幾個大人笑樂了,手放鬆了,鈔票轉到黑面孔手上了。

打拳武師也會強調吃藥補身體。武師跑南北碼頭,短則半載一年幸會,長則三年兩載久仰。但一律賣跌打損傷丸散膏,另外,少不了,回春丹藥。看看觀者聚多了,武師磨磨磳磳,慢牛多屎尿,不急,卻也萬不能讓觀者發急。適當時候,武師說白開場:來,各位老大人少年兄,小弟某某某,真不才!-匡-小弟算來真頇顢,功夫學十幾年,一直無進步!-匡-總講一句,三腳貓兩腳鳥,勉強會走跳!-匡-希望大家莫棄嫌,種田人要拜土地,走江湖要敬在地!-匡!……說一堆客氣話。那,匡聲是什麼?小徒弟或武師妻女間斷敲鑼,助陣兼熱場。

表演武功,是人人愛看的。用喉部頂彎鐵條、上身捆滿鐵絲一口氣繃斷、平躺釘床由人持鎚敲身、耍大刀擊開錢幣小石頭,之類。接著賣藥了。

賣甘蔗的以牛車載物,車尾一盞小燈。夜市賣甘蔗不用秤的,用比價的。賣者隨意抽出一根,由人喊值,習慣上若無人出頭則賣者自喊一值:四角四角,有人添否?五角,好,五角五角……直到無人添加,雙方成交。成交後互不追悔,這得憑眼力了,甘蔗甜不甜、有無臭心,那是行家才知。小童緊捏著幾枚銀角,與大人較爭,一律公平,叔姪不認的。至於買了劣蔗回家一削見真章,那就得認父子了,認父子的意思是,為父的可以舉蔗打為子的尻川。為子的吃了一次虧,下次再到夜市喊甘蔗,尻川的瘀青未退呢,銀角握得更緊,嘴角合得更密,照樣舅甥不認比價,結果呢,想也知道,再次回家乖乖認父子。

為人還是六親皆認較好。小鄉小鎮的老歲人一直這麼說,人若六親不認,免去算命推運。其理比識甘蔗好歹還簡單。夜市內的卜算術士卻不這麼認為,術士通常如此論: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命是注定不移的,運是能夠改好的,好風水第蔭子孫,好積德有好報應,會讀書便得出脫……云云。常去夜市聽講這般云云的芸芸眾生,幾個不在人生苦海浮沉呢,心癢算個命吧。術士如是云云,反正是正沖反沖、留意口舌、勿近溪水、目前運未濟、忍耐待來年……。云完了,即使不知所云,給紅吧,紅即是紅包,正式名目是討運紅包禮。術士的說法,道破天機,自己損失,這紅包禮給得過少是不好的,對被算命的人是不好的。

那該多給錢嗎?別想。十戶九散赤的年代,幾家好業人?有錢才不去算命哪。待到來年,運仍未開,這才嘀咕,當初的紅也許確實不夠紅,嗯,最好連鞭去夜市行行看看。術士換了一個生混人,生混人的云云倒是熟耳的很,一命二運三風水四讀書五積德。咦,積德退步啦,讀書進步啦,幸好前三名成績不變。聽聽,心又癢啦。這術士學問好得多,孔聖人在陳蔡絕糧的事也曉得:孔子遊列國時沖犯了太歲星驛馬星另外什麼星,只差沒有犯到紅鸞星……。如是云云,云畢了,給添吧,添即添福祿,正式名堂是添福祿之財禮。這添財禮給得愈多愈好,對被算命的人愈好。

好像是約定俗成,小鄉小鎮的夜市邊,總有小旅社,專供外地來的術士武師手藝人住宿。本地人多營吃食攤,收攤返家。小旅社房間真小,頂大的不過六疊日式榻榻米,單人房概皆不到三疊。儉省的江湖人,一家四口擠在四疊房,小子可以直躺,大人需得屈臥。小旅社服務生,依日領時期習慣叫女中,女中們當然無一是女中畢業的,識得宿客名字已是不錯的了。可是識人有一套,等閒學不來。幾號房住幾人、幾號房幾時該付租金、幾號房客是幾號人物,盡記在心。就算欠錢開溜,女中之佼佼者亦有辦法追跡找人,這厲害。江湖一點訣,跑得了掛單和尚,跑不了收留寺廟,女中一業,彼此年年月月互通聲息,此地溜掉的江湖人,必在彼地營生住宿,一旦發現,緊急通報並確認,江湖人只能認了。

小旅社女中往往兼業,該業一般稱為二十一,因為皮條客俗呼三七,比三八少一點,三八無藥醫,三七則有錢賺。這錢好賺,江湖人若非必要,不帶家眷,抑是根本沒家眷,女中大有機會做抽頭生意。在地人是不准子弟進出小旅社的,可是官府嚴反而盜賊多,狠一些的女中,透過那些角頭流氓打廣告,血氣方剛的青年不曉事而想曉那件事,鼓勇去一次,從此告別純真的美麗與哀愁,甚至染上花柳病,只敢對密醫告白。

女中大概只不敢惹一種人,來路不明且不明何為的奇怪江湖人。夜市一角,奇怪人蹲坐地上,面前幾本線裝古書,賣書嗎?不對,說書嗎?不對,解書嗎?不對。眼瞧四方,口喊玄機玄機,算命嗎?又不對。偶爾有人好奇攀談:老兄哥,你做什麼?唉,玄機啊。到底是什麼?唉,普通人不知啊。然後雙方低語一番,奇怪人取毛筆於紙上寫四字,中華民國。這位人客兄貴姓?姓陳。陳桑,在地人?三代以上在地。年歲?四十出頭囉。喔,陳桑,二二八有經歷過?有啊。草頭姓來了以後,陳桑感覺怎麼樣?……。奇怪人摸底清楚,開始放心說了:中華民國四個字,看,號做中華,兩字都是單足企立,未得站久,民國是人民之國,陳桑,這世情敢真是人民之國?……。小童旁聽無所謂,不過,時代大亂潮剛平息不久,小童多少也知道奇怪人約略是何種人。若有長相口音明顯是大陸籍者經過,奇怪人即刻噤聲。小童更明白了,草頭姓指姓蔣,只是不知何以奇怪人要做這事。

事實就是事實,不用諱言。夜市中的怪人,還多著哩。手藝人極少不怪,牛醫兼賣自製牛具的、挽面的、刺繡的、編簑衣的、編草蓆的、剪紙花紙人的、做木椅木杓木屐的、修補製作烘爐的……,都有怪脾氣。靠手藝賺食,不用太過討好人。

刺繡的一針一線低頭不語,成品價值標示在貼紙上,未許討價。挽面的不招呼客人,客人坐下,馬上動手。編簑衣的兀自編結,一問只一答,專心手中棕簑,分心會亂分寸。務農客人挑挑撿撿,中意了:師傅,幾塊?八十。俗一點啦師傅?八十。唉呀師傅,七十?八十。七十二?八十。七十五?八十。客人啞巴叫親人,怎麼叫都是啊莫啊莫。再試一次,七十八?八十。停了一下,補一句:雨淋到,吃藥不只二三十。客人傻住了,有這樣科頭傲慢的人,講話像是釘五寸孝子釘,一下槌就回不來了。好啦好啦,八十,喏,八張青牛,算算看喔。

半似賣藝半似乞討的是彈月琴或拉胡琴或吹竹笛的人。身旁點蠟燭或油燈,通常身處夜市最偏僻所在。好地段輪不到的。佇足理會的聽者三兩個。用以接受施捨的碗盤一定有破裂。藝精談不上,成調則過得去,人呢,通概疾障,但不特意做態示可悲,多少維持起碼做人的尊嚴。唯一的小詐是表演之前自己丟幾個五角二角一角錢幣在盤碗裡,那表示有聽者已慷慨賞賜了,目的當然希望他人學樣,好歹也留下一些。十戶九無餘的年代,能大方投錢的人,有限。大人們剛剛從戰火燒光一切的惡夢裡逐漸緩慢定神醒過來,小童呢,貪吃脆橄時爾偶敢偷幾角錢,同情心雖多,終究伸手入袋躊躇良久,轉身。

老天以外,多心小童才知道那些賣藝乞討人怎麼過生活。小童如小狗,好奇,於是跟蹤探尋,鄉鎮郊野,竹管糊泥屋,泥落竹露,略為傾斜,拉胡琴的老歲人小步小步點腳進入未關的竹門。貼身窺窗內,一竹床,兩木椅,床上一蓆一被,椅下一爐一鍋一碗,沒了。竹屋外十公尺,大大小小饅頭堆,大饅頭有大碑,小饅頭無護圍。怎麼回事呢,恁多曾經活著的人身邊只住一個現在活著的人,不懂。回家嚅囁告訴大人,大人靜靜聽,靜靜聽完了,無言。

掠龍的有時也到夜市角邊站。市街少,人口少,掠龍的盲者總不超過兩三個。暮色初濃,開始持杖行街路,絕不喊叫,手握半尺長竹筒,以細棍叩打,叩叩叩叩叩,聽到便知是誰。有些錢又有些筋骨病痛的人家,派人來拉,是拉不是請,掠龍人不熟門戶,得拉著走,賤業者又用不著以禮請。若到夜市站,依風俗,不可當場當眾按摩,男女皆同,客人說明後,拉起便走,去自家屋內。價錢不一定,不太離譜就行。青盲人計較不過明眼人,稍稍討多,主人若激氣,誰拉掠龍者出大門?

行行業業有門檻,硬跨也是不行的。掠龍者有禮無禮都勿視,卻老天補其不足,有禮無禮都銳聽。什麼人曾橫暴鄙吝對待,什麼人的聲音即過耳不忘,那什麼人再發作腰痠背痛,存個心眼另派人去拉,拉得動,一到其人家門,老天另補的特殊觸覺隨即產生功能,掠龍者不進去了,請找別人吧。臨時至何處另找?龍脊胯腰痠痛會咬心肝的,這就軟語半請了:價錢多上次一倍好嗎?唉呀,多兩倍比較合理。好吧好吧,明明是刁工,青盲牛吃好草,哼。掠龍者此時突然失聰了,裝做未聞,討生活呀,討生活受點小氣沒關係。何況本來就真盲,且由人說去,畢竟粗魯人的錢也是錢。

真正的斯文人而在夜市裡討生活,該是那些讀過漢學堂的老先生。代筆作書信。小桌一方,毛筆鉛筆數管,客人十中八九是婦女,是另一類青盲牛,見字猶如未見。有事要交代出遠門的女兒、正在服兵役的兒子、去覓職的丈夫等等,唯有求人一途。代筆老先生通常每星期輪換一回,那是為了使老友人人得以混口飯吃。老先生問明白了,視收信對象使用文言或語體,行文語氣必然符合寄收雙方的輩分與親疏程度。與客人熟稔了,還能聊聊對方家事。聊著聊著,老阿祖流淚擤鼻涕,老先生陪著嘆息,可不是假意喔,眼眶真紅了。

十戶九艱難的年代,小鄉小鎮居民,論起來無親也是故。老先生老阿祖都從清朝走到民國,皇帝大去了,天皇大去了,老人依舊在,在夜市碰頭,依舊過苦日子。斯文人總是斯文人,客人說無錢,毫不矯揉的如常代筆。小童立一側注視著,蝙蝠有時誤闖向燈:哪呢,夜婆夜婆。老先生招招手:細漢兄,來,老貨教你,那叫夜蝠,這樣寫,嗯,古早人較文雅,也叫夜燕,知曉如何叫夜燕嗎?像金烏玉兔一樣雅稱,因為夜蝠有點像燕子,然而呢,燕子不在夜晚出來……。小童有些懂有些不懂:學校老師說,夜市的人攏總是夜貓子哩。嗯,北京語夜貓子,是指暗光鳥麼?哪呢,不知道哩。嗯,老貨我曾孫今年讀小學囉,細漢兄,你幾歲?十歲。嗯,相差一甲子外,一甲子六十年,你知否?知啊。嗯,真好真好,可取喔,佳哉佳哉。

收取保護費後,不勤不缺的角頭小弟搖肩擺胸走了,老先生繼續老臣在哉的端坐。夜市收攤概約十時左右,再晚沒人啦。老先生常說,報紙的語體文亂寫,什麼老神在在,愛滾笑,應該是老臣在哉,戲劇裡借來用的,只要老臣還在,就一切不用擔心,所以叫做……。小童聽著想著,都是人生父母養,老先生一肚子學問本事,如今代人提筆賺幾個錢,可憐呢,套用老先生的文詞,天實為之啊。

實命不同。夜市收攤,早已起更囉,還有人在工作呢。放亮的月,明過幾盞由人家門窗透出來的五燭光燈。彈棉被的、做豆腐的、洗衣服的、餵牛吃夜草的、賣菸酒什物的……人們就那樣做啊做。夜蝠飛來飛去找吃的,在近中天的月下,三隻兩隻仰升,三隻兩隻俯落。生活好像也是這樣,起起伏伏,天經地義。所以啦,老歲人白天樹下吟唱老曲嘆相思:等君等到月斜西,相思親像火燒材;憐伊出外為衣食,怎好怨嗟未轉來。



本文刊於 -2006-04-08~09- 中時人間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