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9 23:37:02阿盛

【新鮮貨】文學新人─李志薔

Q:文學新人們,你要什麼?

A:早期純文學書籍還是出版市場閱讀大宗的年代,文壇前輩多把文學當成一種「志業」,而非「行業」。理由無他,當文學變成一種行業,便得承載許多商業考量,喪失其理想性與自主性。然而現今文學閱讀漸漸萎縮成小眾的年代,新進者千方百計想把文學搞成一種「行業」,理由亦無它,當網路媒介大量降低書寫門檻,能不能衝破出版限制、產生作品的價值,便成為作家能否立足的重要指標之一。

根據一項針對三十歲以下年輕族群所做的工作價值取向調查顯示,現今年輕人最重視的企業精神依序為:一、賺錢;二、影響力;三、創新;四、社會貢獻。文藝創作的特質敬排末座(三、四名),可見整體社會價值取向世俗化之嚴重程度。

比如針對某國家文藝獎得主詩人的作品,文藝青年A坦言:「獎金比較實在啦!詩人一生出版不過十餘本詩集,且多為文化局出版,扣除贈閱交換,真正讀者僅文化精英上百人,評論家數十人而已。」某高中生B說:「選入國文課本又怎樣?考完聯考就忘了呀!」他們真正羨幕的,是擁有眾多讀者的暢銷作家,要不然,也要是經常在報章媒體露臉的那種。

金錢、聲名人人愛,只是寫作原本不是富貴路。套句史蒂芬.金所說的:「在寫作的當下,我並沒有想到錢的問題。錢,是以後發生的事。」

PS:所以,趁著還沒發生之前,容我再問一次:文學新人們,你到底要什麼?


本文刊於 2005-04-19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百日不斷電」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