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學美學(開卷語)
中國神學美學
中國神學美學(中國哲學史)綱要:
一˙緒言:
(一)源起。
(二)前人研究分析。
(三)問題意識。
(四)研究方法。
(五)宗教概論。
(六)大小邏輯。
二˙中國。(中文國畫唐裝筷子《易經》龍天壇平劇仁神位)
三˙神學。(超絕由上而下/超越由下而上的聖而不可知)
四˙美學。
五˙中國神學美學。
六˙結論。
<開卷語- -中國神學美學研究的價值>
人是怎麼了
今日的世界是怎麼了
真成了霍布斯的自然狀態(1)
所有的人對
所有的人作戰
因此
馬克思說徹底異化(2)
康德說啟蒙(3)
海德格說存有的遺忘(4)
均
弗如黑格爾的還原回歸(5)
因此
還原康德(6)
藉笛卡兒(7)
回歸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的蘇格拉底(8)
好奇的認識你自己(9)
卻還原回歸不了哲學本身而哲學危機(10)
知識無用論(11)
人成了馬克思徹底異化的佛洛伊德利比多(12)
這就是今日的世界
人
從康德的目的墜為工具(13)
豬仔(14)
詐騙輸出國(15)
竟是台灣精神的台灣價值(16)
故
研究中國神學美學
有其
時代的意義(17)
過去的價值(18)
未來的展望(19)
即立體十字打開的意義、價值與展望(20)
1.《利維坦》,霍布斯(1588-1679英國)著,朱敏章譯,臺北:臺灣商務,2002/09/15初版。案:自然狀態出於該著,主述自然狀態→社會狀態。其下所言,即自然狀態的意義,為該著的大前提及要點。唯,回應之道是契約。這是哲學基本問題的主張論著,卻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本探究未竟。實顯中西的根本差異之一,略歸於人性本惡、捨棄或負面之列如耶佛信仰而恩渡。(資源創造開拓/資源耗損搶奪)
2.異化首源於黑格爾(1770-1831德國)的精神教化,(《精神現象學˙序》無論屬於感性存在的或屬於單純的思想事物的,先將自己予以異化。)接著是費爾巴哈(1770-1831德國)歧出主張:耶穌是基督信仰的三一或神異化,乃神性與人性的耶穌。人是《聖經˙創世紀》的二次異化,只有人性,沒有神性。馬克思(1818-1883英國)接續,進一步謂之徹底異化,人喪失了人性與文化:歷史唯物論→唯物論。
3.1784康德(1724-1804德國)<回答這個問題:甚麼是啟蒙?>:人從自我造成的不成熟狀態中,解脫出來。不成熟是:缺少他人的教導,就沒能力運用自己的理智。(《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康德著,李明輝譯,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4初版。)案:此即歐洲中心的根源,尤其是上帝的選民。超尤其是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影子政府,特為全球化標誌關鍵點為佛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的利比多。
4.傳統的形上學及當代的研究者研究,多著重於存有者即自然物或人造物以至上帝等,其共通的存有卻鮮有研究、甚或遺忘。(《存在與時間》,海德格[1889-1976德國]著,王慶節等譯,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4初版。)
5.還原回歸,即以下的接著說,猶重文化還原回歸而曰濟、立體。
6.還原康德的二元論,尤其是二律悖反的西方傳統辯證觀與價值,尤尤其是内在悖反的内在價值論點,中國傳統大異於是。
7.藉笛卡兒的清晰明瞭,由我思故我在直返蘇柏亞而為自我知識的碩博士論文。
8.正是6&7,乃回歸亞里斯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臘)實體和柏拉圖(前429-前347古希臘)理型到蘇格拉底(前470-前399古希臘)。由是為黑格爾的理念,旣回應了二律悖反,更回應了辯證的納瑟西斯和伊底帕斯意義。即:超回應了超越與内在的柏拉圖及亞里斯多德之蘇格拉底為黑格爾的哲學危機,尤其是馬克思的徹底異化。
9.哲學危機即:好奇和認識你自己,都是哲學的原義。即:究竟認識自己的主張及其立場之表白。此處,蘇格拉底只是提出了該一意義。接著,柏拉圖給出了理型的參考案。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指出:實體。(《西洋哲學史》,柯普斯登著,傅佩榮等譯,臺北:黎明出版公司,1986.1初版。)由是為:合法化危機,旣使無該危機,亦是知識無用論或不能說明什麼,甚而狗咬狗。那就別談認識自己了。尤其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認識你自己。由是為:理性的誤推祂或躍入情意聖而悖理矣。因為,此即註8的意義。
10.在註2的異化中,黑格爾解放了愛與和解的給出了精神異化的理念教化美學自由意義。尤其是馬克思的徹底異化,乃為哲學危機的真諦。蓋,愛即神學或中世哲學,和解即西方由古希臘迄今一路嗡嗡、辯證或多元主義,尤其是當下的大數據或程式數位編碼AI,均須和解。否則,即:知識無用論、李歐塔(1924-1998法國)及哈伯瑪斯(1929~德國)的合法化危機,理念無法感性的呈現而徹底異化利比多:哲學危機、世界危機、新冠病毒、俄烏戰爭、台海危機、新冷戰標誌了當下。
11.既無法說明、預測什麼,還無法提供具體可行的方案或技巧。反而會形成思行的障礙或反思行,更無法形成理論或學術。尤其是註10的徹底異化,特為哲學危機的真諦而知識無用論。
12.從註2、9、10及11來看,人由是無法標示自己了,更不能說或主張什麼,這確實是哲學危機。(啞巴)因此,佛洛伊德開出潛意識,更認定慾望即生命的原始本能與動機而謂利比多。乃:人是慾望的動物而從黑格爾歧出了理性或意識。
13.你要這樣的行動,不論是你人格中的人性,還是任何其他人格中的人性,任何時候都用做目的而絕不能做為手段。(《道德形而上學奠基》,康德著,楊雲飛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7.1第1版。)案:這就是目的與手段(工具)的引用,特說明綜合命題的意義。
14.台版豬仔案效應,警政署痛打詐團黑幫,1週逮1254人。(2022.11.14《自由時報》)案:這就是拙作一路行文下來的最後例證,尤以切身的台灣實況做例子舉證。
15.日黑幫來台學詐騙,網友諷:台灣之光技術輸出。(2018.5.4《自由時報》)尤其是《維基˙臺灣詐騙集團》:以臺灣人為主體或以臺灣為基地的跨國性詐騙集團,其成員主要來自臺灣、中國大陸、泰國和越南等地。以電信詐騙手法為主,該技術起源於臺灣。案:同上,而問題更嚴重。
16.註14&15,正說明了當下的台灣價值,乃為文明的時代精神表現。唯,大家都為此搖頭與歎氣,乃有去年的1126出一口惡氣意義。為什麼?乃執政黨去中國化教育的結果,尤其是鮭魚和豬仔反主體異化(變化氣質)。
17.正因為如此,尤其是為未來計。乃為人類找出神和美的當下意義,由是謂中國。蓋,只有在中國哲學及其歷史中,才能找到這樣的資源及事例來而反例如罪空自然,真正提供了因應參考主張。為當前的茫然: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延宕,世界經濟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全球治理嚴重缺失,糧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機疊加,人類發展面臨重大挑戰。(2022.11.15《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2/1116/c64094-32567049.html)為眼下,找到提供中國傳統智慧的意義。(仁濟理念)因為,這是時下最急迫的大事,讓我們看到與經歷現在的厄事,乃不得不令我們憂心當下與未來!
18.正是前註的意義,我們不得不思:徹底的回應之道。然而,瞻望眼下的世界,臺灣當下的困厄,正來於世界的動盪與不安。好在,我們是中國的正朔,有著通史的意義,這也就是過去的歷史真義了。問題是:大公雞當下的意義,正缺乏了通史的意義。因此,臺灣當仁不讓矣。
19.從這一路思索下來,我們的目的就浮現了:
一˙仁濟理念。
二˙七重還原回歸黑格爾哲學。(甲)
三˙以中國文化統一中國。(乙)
四˙臺灣的世界第三條路。
五˙四維八德。
六˙中國神學美學。
20.立體的十字打開乃筆者標誌熊十力(1885-1968中國)哲學的普遍性或普世價值意義,尤其是跨學科及跨文化(他者)。十字打開者,文出《象山集˙象山語錄上》孟子十字打開,更無隱遁。蓋,時不同也。案:此即學問的縱貫與橫攝系統的雙重打開而可通傳的本體、方法與起點三開放和而不同矣。此中的重點是:學孔子之下學上達一以貫之性與天道基礎,迄今乃為跨學科及跨文化矣。鑰匙是:概念的內涵、外延與關係的自身符應真理觀與命題之融貫真理觀及實用真理觀。
<中國神學美學研究的價值補充>
祂的真實有二:
一˙禮的永祀永錫曰神鬼。
二˙從心所欲不踰矩曰仁。
因此,祂的原理是:
仁。
傳一:物質生命心靈複雜乾坤一元實體不敢不敬恭領受明了自己。(熊十力)
傳二:仁即無限在有限忠之下學上達的事實論。(筆者)
中國的學術傳統:
經傳注疏註
經揭旨
傳解釋經
注解釋傳
疏解釋注
註解釋字辭句
註自明
疏說明
注詮釋
傳證明
仁的乾坤亦有二義:
一˙氣→水火→草木→禽獸→人→義→善→信→美→大→聖→神。
二˙天氣下降謂之魂,地氣上升謂之魄。魂魄和合相與,誕生天地萬物,人生天地之中。魂兮歸天,魄兮歸地,謂之死。聖死為神,賢死為鬼。永祀永錫,神鬼無不善。(釋氏乘虛而入後:神善鬼惡矣。)因為,生活的目的是:生時轉化魂魄為性德,死後性德為禮裡的聖賢神鬼。切記:魂飛魄散,斷絕可能。因此,性則有善惡,存善積善為德。故,德則無不善,鬼神無不善,乃禮的永祀永錫。盡善盡美者,從心所欲不踰矩於「氣→水火→草木→禽獸→人→義→善→信→美→大→聖→神」的出入其間。所以,入則不踰矩,出則從心所欲,美之至也。
題外話:
教人
教心性
教認知
教存在
教德倫
教模仿
教技能
培育才幹
培育創造力而文質彬彬的才德兼備文武全才(王陽明[1472-1529中國])
乃源頭活水的原創力不斷
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懮
這就是中國神學美學的本義
註:
甲˙仁濟理念的濟之方法即七重還原回歸黑格爾哲學:
一˙第一重即解放愛與和解。(一與多)
二˙第二重即還原康德由笛卡兒(1596-1650瑞典)回歸原哲學。
三˙第三重即還原二元辯證為同一性與統一性。
四˙第四重即回歸亞里斯多德實體及柏拉圖理型的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而為理念。
五˙第五重即還原《歷史哲學》從中國到日耳曼,乃回歸到由誤解的中國:
(一)斷代史。(《孟子˙公孫丑下22》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又,《孟子˙盡心下84》孟子曰: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
(二)文物史。(具有歷史與藝術價值的文獻物件)
為通史的中國。(《論語˙為政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六˙第六重即還原《哲學史》的數語孔子(前551-前479中國)回歸到簡介孔子。(簡介即化約,乃哲學的意義,尤其是哲學史的開頭。)
七˙第七重即仁濟理念。(中西合一→中希合璧)
乙˙中國通史:
中
↓
彝
↓
禮
↓
仁
↓
問仁為仁仁難
↓
識仁仁說
↓
仁體體仁
↓
仁的形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