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觀的膚淺與道德的沉淪是生命教育興起的背景、人性本惡本體惡根本惡、藝術治療的原理
2011年4月15日 · <人生觀的膚淺與道德的沉淪是生命教育興起的背景> :
教育部修正《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生命教育概論課程綱要》稱:人生觀的膚淺與道德的沉淪是生命教育興起的背景,在這個背景下,上焉者只以名利追逐為人生目標,易於引發社會的結構性敗壞。下焉者既無能力追求名利,也無更寬廣之視野來追求超乎名利之人生價值,於是生命變得空洞而沒有方向,以致自傷傷人。案:這段內容出於教育部的課綱,展現了事態的嚴重。難怪:社會充斥了重物質、圖享樂、追求刺激的權利主義意識,完全棄置人生的價值與生命的意義,竟自我割斷個人內心深處的無盡藏自我,,,,,,,,然而,這是我最關心與最擔憂的事!
2015年4月15日 · <人性本惡、本體惡及根本惡(人的特殊形上學而仁的一般形上學- -深沉回應104.4.5史作檉教授美學講座)>:
康德<論永久和平>:
共同生活的人之間的和平狀態,並非自然狀態(status naturalis)。自然狀態,其實是一種戰爭狀態。也就是說,儘管並非一直有敵對行為之爆發,卻不斷有敵對行為之威脅。因此,和平狀態必須被建立。因為,放棄敵對行為,仍不足以保證和平狀態。而且,若非一個鄰居,由他人得到保證,(但這只有在一種法律狀態中,才可能發生。)這個鄰居,仍可能將他人(這個鄰居曾要求此人提出保證)當成一個敵人來對待(所有能相互影響的人,必須隸屬於某一公民憲章。)。(康德著,李明輝譯:《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4初版,頁177-178。)
又,康德《單純理性界限內的宗教》:
我們說一人為惡不是因為他作了一些惡的行為(違犯法則的行為),而是因為他所作的這些惡行為是這樣一類行為,即我們可以從它們那裏推斷出存在於他心中的那些惡格言。現在,雖然我們能在經驗中觀察到行為違犯法則,而且甚至(至少在我們自己處)亦能觀察到惡行為之為惡(為違犯法則)是有意志地(自覺地)被作成的;但是我們尚不能在經驗中觀察到那些惡格言之自身,甚至不能觀察到那些總是存在於我們自己心中的惡格言之自身。結果,這些惡行為之作者是一惡人這一判斷不能確定不移地基於經驗上。因此,要想去說一個人為惡人,以下的情形必定是可能的,即:先驗從某些行為,或從一簡單的有意作成的惡行為,去推斷到一惡的格言以為其基礎,且從此一惡的格言推斷到那存在於一切特殊的道德地惡的格言之執行者心中的那一般的根源(此一般的根源其自身復又是一格言),這必定是可能的。尤其是:論人的本性中向善的原初稟賦:動物性、人性性及人格性。更尤其是:論人的本性中趨惡的性癖:脆弱性、不純淨性及邪惡性。尤尤其是:人天生是惡的……論善的原則與惡的原則圍繞對人類的統治權所進行的鬥爭……從蒙恩前進到德性,並不是正確的道路。正確的道路,毋寧說是:從道德前進到蒙恩。(康德著,李秋零譯:《康德著作全集˙單純理性界限內的宗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2第1版。)
案:康德在此提出根本惡及人類的未來,乃有意與基督宗教的原罪概念作疏理而為福德一致,為惡除去原理而在人間闢建永久和平- -幸福。特對明知故犯、怠惰、軟弱等找到原因而曰習性或性癖,為偏離法則而願意承擔,找到赦免或原諒尋覓正當性,信仰的代罪羔羊及救贖這才具意義而為真福。因此,康德此作既為基督宗教解愕,更為幸福奠基而謂從道德前進到蒙恩。但是,此既是人性的孟告之辨,更是荀子順是的人性本惡主張,(荀子人性本惡的真諦: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篇》的開章明義筆者詮釋循環之基根句讀,傳統至今的句讀係: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筆者以為:謬甚也。蓋,惡者,在此宜句讀為:音ㄨ ,何也。])乃福德一致的沉思而易墜入本體惡的陷阱中。即:為惡解愕,卻曳向性與天道的定義與證成問題,乃為中西文化差異的核心,實對人、天有不同的看法而有不同的文化也。其要即:運用同一性卻忌矛盾律的中西差異。這是說:思想與精神若是精進的,美、藝術與人、仁相縕,其即跟著精進,是謂繪事後素、文王操。這也才是人美之所在,乃訓練自己既竭美的盡善盡美,實藝術美學的意義矣。唯,其之可能的基礎與方法,正是人性論的根本主張,這也就是定義人的曳向也。(儒家以仁定義人而謂人而不仁如禮樂何)因此,大別世界文化乃三:喜馬拉雅山外的印佛弱文化,喜馬拉雅山內與向東至沿海的中國和文化,再由此向海外為西方的強文化。如:梁溯溟謂之早熟目的文化、早熟文化與幼稚文化者也。然而,梁氏未識仁也!核心意義是:
康德在闡釋人性的時候,既運用了同一性卻忌諱矛盾律,乃調和超越為超驗律(宗教信仰先驗),此即曳向的意義。在此,我們可以用熊十力先生《乾坤衍》的物質生命心靈複雜乾坤一元實體不敢不敬恭領受明了自己論點比照,更拉回《孟子》的終始條理。這就以動物性、人性及人格性稟賦言:康德根本惡的論點乃植基於此,明矣。(動物性、人性及人格性稟賦是根本惡的先天結構,這是同一性的真諦而欲以矛盾律排除,卻無能為力焉。)重點是:超越的可能基礎、方法與真實而為福德一致焉!(曳向宗教)即:人格如何從人性及動物性超越出來,卻不像荀子的順是陷溺為費馬尼佛拉達焉。其特以信仰及德行修為之,(動機、行為及其結果的無上命令故- -理神論而謂道德形上神學,乃修德以待神恩也。)黑格爾進而展現了樂觀的歷史哲學絕對精神,(真福)蕭邦展現了浪漫的小狗圓舞曲,(小確幸、美學或藝術)費爾巴哈馬克思尼采佛洛伊德拉康達利展示了悲劇的人性衰頹墮落!(慾望動物- -無以還原的異化物化)道家為自然境界,(逃離惡的糾結)佛教為境界空彼。(超越惡的輪迴)儒家以仁起論,(為仁由己求仁得仁人而不仁如禮樂何)孟子點出人性本善的真諦(仁人心固有四端可欲),荀子接續的人不學不知道隆禮勸學化性起偽,宋明發揚的誠性心理識先(伊川識在行先)識仁仁說盡仁(象山論語說:從心所欲不踰矩。)精一(陽明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為善,有為不善?先生曰:惡人之心,失其本體。問:析之有以極其精而不亂,然後合之有以盡其大而無餘,此言何如?先生曰:恐亦未盡,此理豈容分析,又何須湊合得?聖人說精一,自是盡。),當代熊十力先生的仁體體仁故國現代性,筆者接著以有限(人)倚學開展無限(仁)而謂仁的形上學。(即內在即超越)這都是同一性的直指仁體,從仁義禮智、義禮知信舉一三反一以貫之趨一仁也。(《孟子6.2.6》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案:仁心仁義禮智四端豁然貫通終始條理也,乃同一性的分析綜合清晰明瞭終始條理也。)因此:
前者是人的可見基本結構,此一基本結構是命的存在事實與現實。唯,該一基本結構本身就緼涵了超越的契機與可能,乃人之異於禽獸自覺覺醒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而先揆也。我等乃所願則學孔子的有為者亦若是,即先聖後聖其揆一也而覺悟焉。後者,其之不可見結構乃:性理、性與天道一以貫之從心所欲不踰矩也!這就是天命的存有義緼,特為超越的終極而即內在即超越,(拒絕或存而不論超絕)乃為其臭如蘭的生與生生不朽- -天人合一與循環論證的結合止不可共量及無限後退而為真相矣。因此,真相不能是神木的自然循環,更不能是境界或空彼而喻超絕實體,讓人性置於反人性、非人性、不人性、無人性下,這都自戕了人性而人的價值由是徹底瓦解。故,天人合一。蓋:
104.4.5筆者離開了史作檉美學講座後,他們就自在的上課了。問題是:科學既是無以回應個體化原理,尚無以回應形質論,更無以回應個別化原理。故,斷裂在科學想像及實驗室裏,強行的介入存在與存有,乃為運用同一性卻忌諱矛盾律切除不可控等。(負回饋學問)這雖有好處,僅是方便或權宜而已。尤其是:方程式的世界、大自然,乃文明的極端墮落:存有而存在,存在而理性,理性而工具理性,工具理性而邏輯數位,邏輯數位而波動,波動而永恆的回歸(類似唯物論)。(康德事業的全部精神即:活化同一性,反致一多斷裂更甚。)唯,如是的反述,哲學基本問題即不及格矣。乃:上帝死亡與人也死了,康德的根本惡或基督宗教信仰的夢魘,即成根本無、本體無的存在真相,該真相更成一無所有的連波動都沒有了。因此,根本無、本體無或空無(一無所有)的存在存有真相,這就出來了且儼然更盛上帝,儼為一切天地萬物神的最後歸路,這才是哲學真正面對的撒旦志業:挽救自己的向上帝獨享存在與存有挑戰而無須仰望祂。即:唯物論既無須證明存在、美(自我存在→自我意識→自我肯定→正向肯定而美善),更無存在不存在的問題。蓋,其無意識,尚無自我意識,更無性與天道一以貫之的意識。就此,上帝不是死亡而是根本的不存在,神學才以實在論為此背書,首先標立信仰的自因自在存在與存有而曰上帝。然而,這也正敲響了獨享而證實了撒旦的意義。撒旦即性與天道一以貫之的下學上達企擁自因自在者,乃反由上而下的分享完美性(上帝- -自因自在)另一自因自在之存在或存有者也。故,物質生命心靈複雜乾坤一元實體不敢不敬恭領受明了自己,這就是神,這尚是《易經》的生,這更是孔子與儒家的仁。就此,筆者的博士論文稱《孔子的生命哲學原理「仁」(識仁)之研究》,仁的內涵是:
一˙即內在即超越的仁:仁即和而不同的仁,非仁上有罪、空、無、自然及無神論等而係終極性的仁,乃仁和罪、空、無、自然及無神論等同質而謂和而不同,這是仁的宗教性第三度性與天道打開。
二˙內在的仁:仁人,此為開展的基底與基本模式,故國傳統謂之禮。
三˙形上學的宇宙論開展基底與基本模式:
(一)物理、化學、生理、心理、性理及性與天道一以貫之。
(二)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
(三)人、人心、社稷、國家、天下、文化、天地萬物或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存在與存有。
四˙形上學的本體論開展基底與基本模式:
(一)仁即無限在有限忠之下學上達的事實論。
(二)學:即本體即方法的下學上達本體與方法雙開放性。
(三)物質生命心靈複雜乾坤一元實體不敢不敬恭領受明了自己呈現自我,志學志應的誠哉是言也贊參生命與共民到于今受其賜下學上達一以貫之性與天道而己人立達見群龍無首吉美之至也盡善盡美其臭如蘭如其仁。
五˙形上學的宇宙論與本體論開展基底與基本模式:氣、水火、草木、禽獸、人、善、信、美、大、聖、神。
六˙二至五乃仁的一以貫之開展內容。
此乃形上學的結構,即存有或存在的存有分析而為仁義禮智、義禮知信皆仁也的清晰明瞭終始條理,特為知識論的最高境界而為仁的形上學也。(此即價值哲學,尤其是仁的第一因及終極價值意義。特為故國啟蒙的真諦:彝→禮→仁。[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先秦篇》]前者為伏羲畫卦的人文躍動,中者為周公的制禮作樂開啟人文,後者為郁郁乎文哉吾從周的啟蒙完成而祭如在惟敬惟和三才兼三才。乃:未知生焉知死矣。)
科學哲學,在此是乏論的。但是,這卻是哲學基本問題(沉思)之一啊。這,也是史教授一直稱的箭頭之前、文明之前之形上學根本問題,其在此皈依了老子而歧出了哲學。卻用哲學語言,闡釋歧出的哲學問題,尤其是根本問題,乃在本體與現象中混淆的論述,僅以信仰的老子統合混淆而迷於玄之又玄(混沌)。(美)實在說起來,這確實不同於基督宗教的創造說及佛教的緣起等。但是,大爆炸、混沌(宇宙塵或星雲等)、機械律、邏輯(數學)是怎麼來的呢?科學的自性,到底是什麼呢?它是存在或存有之所出嗎?它是大爆炸的源頭而謂母嗎?問題是:母又怎麼來呢?切記:這不是雞蛋問題的母子問題?這是父子問題,乃為基督宗教的創世論……筆者思索與研究上述的問題,已有40多年的歷史了。好在,眼前已經有了清晰明瞭的觀點了,乃能根本的與史教授對話……就此,筆者走了以後,史教授就真的自在了。這就讓他自在咯……但是,上述的問題,史教授可曾意識到呢?就筆者凝聽他的講座及研究其著言,是未……
就此,我們該看104.4.5史作檉美學講座,筆者與史教授的對話緣起:
三種現象世界:
一˙自然現象世界:看到精確性。
二˙文明現象世界:數學的說清楚。
三˙人的現象世界:想像力。
人的現象被逼出來的時候,才能知道人跟自然的關係在哪裡,這就是老子的人了。我總算把上次的問題,講清楚了,可以了。所以,清楚了,清楚了鮜?嗯!中國哲學,為什麼困難?就是困難在這裡,它不是文字以後的事情。
筆者回應稱:我有一個問題……
嘿嘿嘿!史教授笑著面對筆者。
你的第二個文明現象和第三個人的現象,這兩個之間,有點攪混了。我在理解這邊的時候,我做了幾套邏輯:
第一套邏輯是物理邏輯
第二套邏輯是化學邏輯
第三套邏輯是生理邏輯
第四套邏輯是心理邏輯
第五套邏輯是文化(性理)邏輯
第六套邏輯是宗教超越(性與天道一以貫之)邏輯
你是用後來的解釋前面的,你用分析的解釋綜合的,顛倒、顛倒!
你現在說我的說法,正好就是你說我的說法!因為,不管是自然現象,或者是文明現象,都是人文的產物。如果是人文的產物……
我還沒有講完,不要現在插進來……
哈哈哈!
我一點都沒有顛倒,我顛倒的話,今天就講不出來。這三個東西,統統都是文明現象。是不是我說反了,我們說的東西,大概都包含在這裏面了,我並沒有把這個顛倒。
因為,在數學裏面,這叫做聯立方程式。 你把這六套邏輯統合起來,那才是智慧。你現在把三個文明,統合起來用一個文明來講,我也可以同意。但是,你怎麼把這三套邏輯系統,統合起來呢?
我只能說:我們兩個的方向不同,可以吧!你可以用你的邏輯統合起來,我不這樣做,我是盡量把可以講的東西,歸為一類,你是把可以講的東西,歸於類的類裏面。你反過來,從分析、從後面講過來。我也知道,我這樣講,也是分析。大概,緊密性,比較高一點、統合性比較高一點。我不是說,我不是分析。我不是說,我沒有顛倒,我也是顛倒。這三個是分析,後面這個也是分析,這就顛倒(錯亂)。但是,我們必須這樣分開。明明,天就是天,人就是人,地就是地。這三個加在一起,你把三個都當作文明現象的時候,真正的人,才被逼了出來。不是在這六個統合裏頭,你必須要懂數學,必須面對自然現象。數學裏面,它忽略人的可能性、潛在。你把這三個統合起來的時候,我們才能了解什麼叫做文明。問題是,別把它當文明本身。你想要把文明分析出,再做一次。我不想這樣子做,我的意思很簡單,把文明概括起來,這就找到人。你什麼時候,把人逼出來的時候,你才知道人和自然的關係在那裡?這個,是不是也是自然現象?自然也是文明現象?自然還是人的現象?它不通過人,這些文明怎麼做得出來呢?所以,我現在講的人,不是現象裏的人。現象裏的人,是隱含的人,是括弧裏的人,是分析歷程裡的人。中國人講的人,是在這裏的人而不是現象裏的人。這個人,才和自然界相關。這、這,我們才能知道老子的真正意思,直接相關,中間沒有其他,都包括在文明現象裏頭了。文明,這就是地,你分析在地裏如何如何,這是人文、是方法論的討論。不過,它講那個可能的人。這個人,就是老子、周朝。哇塞,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史教授面對後來講波動的另一位聽者)懂不懂,他沒有想到有多困難。你講的那個,(史教授再面對筆者)我也知道,文王、重卦,是一樣的意思。他是從方法論出來,我是不贊成的,我不喜歡。
我的理解,他是直接從那個地方(人本身)返回去,(指著後面的人說)他直接從人的地方開始,那時候才能講存在……
你這樣說,我也可以講,這是形上學、科學裏的人,(案:這是存在本身,乃人的特殊形上學而仁的一般形上學。)我剛才有說這個問題啊!那是邏輯帶出數學,不是數學帶出邏輯,是把整個自然解釋出來。他們講的是自然宇宙,我們講的是人的世界,差別是在這裡。所以,沒有關係,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各不相干。在我來說,就是這個意思。中國人講的價值,後來講道德,就是這些東西。時間,也在這裡。沒有關係,你可以搖頭,嘻嘻!
2017年4月15日 · <真剝削筆者的黨權鐵證如下(本黨黨職候選人連署制度已行之多年而本黨轉進臺北更已超過一甲子多年>:
國民黨本黨信箱 您已投書成功,感謝您的來信!
感謝您的來信,系統已發出一封投書受理確認信給你,請至您的信箱 as98765456789as@yahoo.com.tw 執行投書受理啟用作業此投書方可生效,若您尚未收到投書受理確認信請與我們連絡。謝謝!
投書編號:20170415009
投書對象:主席信箱
您的大名:楊冀華
主旨:真剝削筆者的黨權鐵證如下
內容:
<真剝削筆者的黨權鐵證如下>:
中國國民黨組織發展委員會:
本黨黨職候選人連署制度已行之多年!
並不代表它就對
尤其是
是非
對錯
真假
善惡
公平
正義
真理
人格
開放機會與資源
選賢與能
這才是
中國國民黨的國民黨魂
尤其是
黨內既得利益者霸佔資源不放
那還談什麼中國國民黨的國民
那就更別談
民有
民治
民享了
因為
我以前只盡義務
犧牲享受
然而犧牲了半百
本黨從南京轉進到臺北
現在更有
中國國民黨去中國化疑慮
尤其是毫無招架能力的318與723
正基於此
我現在繼熊十力前輩的足跡前進
卻發現
本黨資源被無能的
既得利益者霸佔著不放
以
本黨黨職候選人連署制度已行之多年
剝奪我的黨權
但是
本黨已數十年沒有小組活動了
更缺組際活動
尤缺新北整體黨內黨務活動(非一般行政)
這叫個體戶如何連署
本黨黨職候選人連署制度已行之多年
這擺明了是
剝奪了我的黨權
剝奪了其他有意服務本黨的黨員之黨權
因此
新黨出走成立
親民黨亦出走成立
民國黨還出走成立
連勝文的效應已經發生了
洪主席的總統候選人剝奪效應亦發生了
現在
既得利益者為保衛自己的既得利益
不惜犧牲本黨
中國國民黨去中國化
中國國民黨喪民有民治民享化
中國國民黨既得利益者世襲化
這就是
真剝削筆者的黨權鐵證如上
然而
本黨黨職候選人連署制度已行之多年
本黨轉進臺北更已超過了一甲子多年
無以惜取歷史教訓的人及單位
必成歷史的灰燼
被時代淘汰
您們這些黨工、黨職人員
您們能讓上述的化成真嗎
您們要當國民黨的罪人嗎
同志們
革命尚未成功的時代
已經過去了
正是我們挑起歷史的
神聖使命的時代來臨
欲參選黨代表的 楊冀華敬上106.4.15.1259
<藝術治療的原理(318後遺症的臺大關門、道德勇氣淪喪反省藝療深叩)>: